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全国涌现数千个众创空间,聚集了数十万创客团队和近200万创客,这种新经济现象需要理论解答。现有文献多集中在较为宏观的视角,研究众创空间特性和机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究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实地调研了国内若干个众创空间,对创客个人创新自我效能感、知识共享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创新行为有直接影响,还通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创客创新行为,众创空间的创新支持在模型中起到二阶段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利用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众创空间"或"创客空间"为主题的422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图谱分析等,分析国内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和热点及其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开展合作研究少,仅有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团队但涉及领域较窄;第二,国外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快速增长期且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而国内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文献数量增速放缓;第三,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创客空间+技术孵化""创客空间+教育",而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众创空间+教育服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绩效提升";第四,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是教育、硬件DIY、工程教学,国内则是生态系统、绩效评价、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等,但国内外研究都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结果迈进,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3.
利用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众创空间”或“创客空间”为主题的422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图谱分析等,分析国内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和热点及其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仅有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团队但涉及领域较窄;第二,国外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快速增长期且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而国内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文献数量增速放缓;第三,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创客空间+技术孵化”“创客空间+教育”,而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众创空间+教育服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绩效提升”;第四,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是教育、硬件DIY、工程教学,国内则是生态系统、绩效评价、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等,但国内外研究都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结果迈进,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4.
基于个体—情境交互理论,创客的创新行为是外部情境与其个体特质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现有文献并没有对这一交互关系如何影响创新行为进行讨论。论文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氛围、创客调节焦点与创客创新行为之间的交互模型,并利用两次调研所收集到的264份来自于众创空间的有效问卷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为众创空间如何提高创新氛围孵育服务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实证指导。结果显示:(1)在众创空间情境下,促进焦点对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防御焦点对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2)社区支持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以及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3)任务导向仅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但对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没有影响;(4)创客赋权会强化高促进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但会抑制高防御焦点创客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图谱的创客空间研究热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客空间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为了解国内创客空间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2013-2016年)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III软件,针对期刊、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合部分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信息,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炼出创客空间的概念、运营形态、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等研究主题;结合突现节点视阈下的理论研究、文献数据视阈下的比较研究、社会环境视阈下的现实研究,厘清创客空间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2013年~2016年在期刊上发表的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的文献,从年代分布、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文献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校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主体,开始创办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载体,但是院系层面建立的创客空间不多,对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首先对创客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对高职院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归纳出创客空间的一般特征,结合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创客空间为例,提出了二级学院(系部)层面建立创客空间的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8.
曾敬 《现代情报》2017,37(3):116-118
创客空间移动化是创客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之一。研究旨在调研"移动式创客空间"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图书馆界的服务拓展提供借鉴。本文结合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移动式创客空间的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优势所在。研究结果显示,国外已经对移动空间的建设、运行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形成了固定模式,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图书馆界建设移动创客空间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认为,移动式创客空间克服了图书馆以往建设创客空间面临的诸多挑战,图书馆在移动式创客空间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文化与创客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催生创新组织形式的不断演变。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创新活动的边界,正在蓬勃发展的"创客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文献调研、历史分析与参与式观察,追溯创客运动发展的历史,对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的概念、模式及特征展开初步分析,进而总结了创客空间的创新模式。通过介绍国内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展示当下国内与创客相关的群体及其活动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催生创新组织形式的不断演变。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重构了传统的制造业和创新活动的边界,正在蓬勃发展的"创客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文献调研、历史分析与参与式观察,本文追溯创客运动发展的历史,对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的概念、模式及特征展开初步分析,进而总结了创客空间的创新模式。本文认为,创客运动的发展根植于不断扩展的全球"创客空间"网络,显示出了以开源、大众创新为特征的新型创新模式,成为数字世界真正颠覆实体世界的助推器。本质上,创客运动代表了公众参与创新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1.
共词分析法与文献被引次数结合研究专题领域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晗  王晓瑜  崔雷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3):378-380,426
本文选取消化性溃疡为研究对象,在PubMed数据库中下载相关文献,利用自编的程序处理所下载的数据,得到高频主题词共词矩阵;再用系统聚类法对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分析了各热点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及与被引次数的关系。实验证明:高频主题词共词聚类分析及战略坐标都是研究学科热点的有力工具,与主题的被引次数结合使用,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要素效率理论,测度30个省份技术创新转化的单要素效率,得到我国技术创新转化中专利的单效率是0.34。由于专利转化效率具有空间相关性,基于技术相似度、区域经济关联度及制度相似度等设定多重空间权重矩阵,使用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专利转化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专利转化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估计的空间溢出系数存在差异,其中技术相似度和区域经济关联度构建的空间权重空间溢出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智琦  陈悦  姜照华  刘则渊 《科学学研究》2015,33(11):1612-1620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某技术主题下的前沿技术领域与核心技术领域进行识别。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89-2013年间每五年混合动力汽车的20个主要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Python编程对其进行处理,构建专利引用矩阵,据此测算出各技术领域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识别出了这期间的前沿技术与核心技术领域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并对主要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Proquest数据库中国外数字信息资源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自编程序处理所得数据,得到高频主题词共词矩阵;再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算法,得到国外数字信息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许琦  顾新建 《科研管理》2015,36(6):10-19
从专利引证的视角,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衡量专利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从定量分析入手对专利产业化的概率进行辨析。论证了专利产业化的判别与评价原理。专利引证网络的时间无关性、不可约性以及引证路径单向性满足马尔可夫链收敛的条件。运用马尔可夫链对专利引证网络的随机浏览过程进行建模。建立了专利引证网络与马尔可夫链的对应关系,将专利产业化概率的计算过程转化为计算马尔可夫链转移矩阵稳态分布的过程,设计了转移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迭代算法。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专利数据库中采集了235项1976年至2006年授权的半导体制造领域电子发射器制造技术的相关专利,分析了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专利数据集中查询得到592条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专利产业化概率模型切实有效,与专利产业化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以作为专利产业化可能性的一种指示。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为数据来源,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1995—2010年的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他们之间的共被引矩阵,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标准化后的共引矩阵进行分析,描绘出了中国科学史界研究群体的分类图谱。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作者共引分析的推荐系统研究知识图谱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共引分析是文献研究中所采用的重要和有效方法。本文针对推荐系统领域的研究,用基于作者共引分析的方法构建知识图谱。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提取1997-2014年的推荐系统研究文章,生成作者共引矩阵后转化为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再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构建推荐系统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表明,推荐系统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相关学者人数与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是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个性化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和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算法等方向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周知 《情报探索》2014,(10):46-49
选取我国经济最发达10个城市的新浪微博认证用户作为样本,通过对130名认证用户的计算机品牌用户共关注的分析调查,得出一个用户共关注矩阵,并据此展开研究。用户共关注分析包括3个部分,构造矩阵形成共同关注相异矩阵、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经过处理分析得出计算机品牌企业市场竞争状况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对比分析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知名大学科研合作网络特征,旨在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收集我国“双一流”大学与美国部分知名大学2014—2018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校际合著论文,构建频次矩阵、Salton指数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Ucinet、Netdrew、Pajek、VOSviewer等工具,从科研合作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分析、聚类分析四个角度对两者的科研合作网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我国“双一流”大学之间已建立起广泛的科研合作,但与美国知名大学相比,我国“双一流”大学存在科研合作强度弱、科研合作参与度较低、科研合作分布不均衡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2022,359(18):10849-10866
This paper considers neural network solutions of a category of matrix equation called periodic Sylvester matrix equation (PSME), which appear in the process of periodic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 linear gradient-based neural network (GNN) model aimed at solving the PSME is constructed, whose state is able to converge to the unknown matrix of the equ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a better convergence effect, the linear GNN model is extended to a nonlinear form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appropriate activation functions, and its convergence is proved throug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convergence effects presented by the model with various activation functions are also explored and analyzed, for instance, the global exponential convergence and the global finite time convergence can be realized. Finally, th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GNN model for solving the PSM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superiority in terms of the convergence effect presented by the model with different activatio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