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以崭新的视角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认可度。将真人图书馆视为复杂系统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序参量原理和混沌理论,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予以研究。其中,运用序参量原理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形成认同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在原因;运用混沌理论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隐性知识高效转移的深层机理。通过对其内在因素和深层机理的分析,图书馆得以提供更人文化的服务、控制和干预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顺和  陈文辉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303-303,305
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特最和图书馆存在的各种隐性知识,并就如何管理隐性知识对读者服务提供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知识分类、隐性知识传递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将促进有益于工作人员和学生发展的隐性知识共享、传递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支持企业隐性知识交流与转化的IT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茂星  刘红丽 《现代情报》2006,26(11):187-190
本文介绍了隐性知识的内涵及其交流与转化的概念,通过对IT在隐性知识交流与转化中的作用分析,构建了一个支持企业隐性知识交流和转化的IT系统框架,并对该系统框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其隐性知识库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图书馆和学术机构中,隐性知识交流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目前的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和不足。文章通过分析隐性知识交流的研究现状,指出这些障碍和不足,并提出社会化推荐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和个人间的隐性知识交流,解决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知识服务发展开辟新赛道,元宇宙与隐性知识的完美契合,使其成为技术赋能隐性知识服务的最佳模式。[研究方法]首先分析隐性知识服务元宇宙构建须遵循的原则,然后融合复叠知识场、服务场和交互场构建服务元宇宙概念模型。该模型集资源空间、服务空间、技术空间和管理空间为一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具身体验、虚拟实验、真人图书等多维度、多感官的隐性知识服务。最后,从知识需求意识、元宇宙场景和基于伪体验的认知建构阐释隐性知识服务元宇宙的相关机理。[研究结论]隐性知识服务元宇宙的构建方案能够促使组织构建起更加完备、智能的隐性知识服务网络,提高组织隐性知识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李长玲 《情报科学》2004,22(3):279-281,326
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同样也必须加强其内外部的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本文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艳军  邹香菊 《现代情报》2010,30(3):14-15,18
隐性知识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文章通过阐述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并从隐性知识自身特性、个人和组织三方面分析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应从知识存储、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知识环节来加强管理,促使学科馆员个人隐性知识向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认知和情感信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和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促进知识共享是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应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326份知识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探讨认知和情感信任对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情感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更显著,认知信任对显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杨昌斌 《情报探索》2009,(3):107-108
从创造良好的图书馆民族地方性知识服务环境,改革现有以普遍性知识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加强隐性的民族地方性知识的挖掘与解读,构建民族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链接、交流与融合平台等4个方面.对提升图书馆民族地方性知识服务质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兰敬 《现代情报》2008,28(1):28-31
隐性知识是创造新知识的重要源泉,是一个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资源.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是促进知识创新、增值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的涵义、特征和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本质与方式,深入探讨了提高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成效的策略:①建设图书馆组织文化,②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③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⑤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⑥开发知识共享方式,加速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Human Library(真人图书馆)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一种阅读模式,读者“以人为书”,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阅读,以达到相互沟通,增强理解,消除偏见,促进和谐的目的。依托离退休教职工的隐性知识资源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可以实现大学生、离退休教职工、图书馆及高校的共赢,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模式的意义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新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徐丹 《现代情报》2011,31(2):30-33
以布鲁克斯的知识结构方程理论为基础,经过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知识结构存在相似度高、层级性强、交互性差以及知识层次跨越性小等特点。在研究有关图书馆知识服务本质及服务模式等诸多要素的条件下,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读者互助知识服务模式。即通过利用高校图书馆读者自身的知识源,采取读者互助、图书馆搭建知识服务平台、专家把关的互动模式来达到使读者知识自然增值的目的,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起到在知识服务中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有效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多元化及其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庆华 《现代情报》2009,29(2):138-141
地方高校图书馆是多元化的图书馆,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多元化、馆员的多元化、馆舍布局的多元化、读者的多元化,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有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运用知识转化理论构建学科知识社区模型,推动数字图书馆与学科门户的融合式知识服务发展,通过学科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管理,实现学科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陈臣 《现代情报》2017,37(8):85
[目的/意义]为从大数据中发现潜在规律和提取有用的知识,并有效解决图书馆在个性化智慧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过程]面对读者的智慧阅读需求,本文研究了图书馆在个性化智慧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大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并论述了智慧图书馆各服务层的功能。[结果/结论]该体系可实现资源和服务的高度融合,显著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能够依据读者需求智慧化地定制服务,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智慧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创新,读者参与是其服务创新爆发点,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过程势必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创新绩效。为此,在分析读者参与3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读者知识以及其知识转移绩效,构建一个模型,重点分析了读者参与的3个维度对读者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图书馆服务创新绩效的效果,指出读者知识转移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绩效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对信息构建、知识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构建的基本认识,阐述了军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基于知识构建的军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