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意义] 面向区域科技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构建基于多资源整合、多机构联动、多信息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方法/过程]根据区域科技创新主体需求,以大数据、互联网+等为支撑,构建以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主导,多方资源协作共享的竞争情报联动服务体系。[结果/结论] 结合在区域科技创新驱动下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区域竞争情报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联动供给服务模式,旨在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索情报研究场景式服务及其发展路径,助推科技情报服务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科技情报项目的投入产出绩效。[方法/过程]剖析信息增值服务业态的“场景”内涵,阐释场景化科技情报服务在价值创造逻辑上的变化;研究情报服务场景化要素,构建场景式情报服务体系模型并进行实例阐释;并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场景式情报服务的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场景式作为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促使服务价值功能创造、服务价值体验传递、服务价值供给主体发生改变;服务内容通过体系模型中的形式化表达转化为符合场景要素的服务方案,可作为新实践当中的实现方式;项目驱动或服务驱动的情报项目管理方式对科技情报服务转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娟 《现代情报》2019,39(5):123-130
[目的/意义]情报服务是大数据时代企业共享服务中心增值服务的重要内容,工程化思维下的共享服务中心的情报机能研究,不仅拓展了现代企业共享服务中心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创新视野,对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数据资源+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为导向,对企业共享服务中心情报机能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包括企业共享服务中心情报机能的工程化流程要素分析,基于情报流的企业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模型与工程化要素协同情报机能模型构建。[结果/结论]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共享服务中心情报机能的发挥依赖于多源数据融合支持、先进方法工具协同支撑、专家智慧的汇集参与。目前企业共享服务中心情报服务研究不足,应从工程化视角强化企业共享服务中心情报机能,助力企业管理和战略决策,促进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大数据时代对智库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构建适应现代智库运行的情报服务体系,能够提升智库的情报服务水平,同时为我国智库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指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传统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处理方法、服务模式和智库主体这4个方面的分析,认为现代智库的服务运作应协同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结果/结论]本文最后构建了基于协同理论的智库情报创新服务体系,智库通过此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能够形成一种用户和智库监督互利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智库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ChatGPT的出现,引领生成式AI迅速渗透至各行各业,重塑产业形态。在此背景下,情报学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影响。探讨生成式AI驱动下的情报学研究与实践走向,旨在为情报学更好地迎接AI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从研究问题、数据源、研究范式3个角度讨论生成式AI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其次,从综合性知识服务、学术信息服务、决策情报服务与社会信息服务4个层面,深入分析生成式AI将为情报实践工作带来的变化;最后,结合ChatGPT的局限性,讨论了情报学在融合生成式AI时应考量的问题,以及情报学可做的贡献。[结果/结论]生成式AI很可能会给情报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如果应对得当,就能够促进情报学的提升,创新情报服务模式。情报学应积极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探索与生成式AI交叉融合的路径,但与此同时需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面向国家安全与发展决策支持的情报服务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情报服务,应强化情报服务的体系化建设,由此才能符合战略情报的基本要求,才能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决策支持需求。[方法/过程]分析了情报服务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即包括情报流程、服务要素、情报功能、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等,并且这五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结果/结论]提出了包含决策驱动的情报流程、任务聚焦式的情报融合、预测型情报功能开发、虚实结合的情报服务模式和面向能力提升的军民情报融合的体制机制5个要素的情报服务体系框架,力图使所构建的情报服务体系框架具有完整性、层次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刘婕  彭国超 《情报杂志》2021,(4):119-125,162
[目的/意义]标准信息在服务国家经济技术发展、应对公共应急突发事件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究标准情报服务的发展和演化路径是提升标准情报服务的基础。[方法/过程]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对219篇文献从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五个方面分析其演化路径。运用VOSviewer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呈现了我国标准情报服务研究热点的演化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标准情报服务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变革阶段的发展,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都经历了深刻变革,与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规律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信息服务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用户需求日益复杂多元,分析信息服务融合的实现模式,利用信息服务融合规则对现有服务模块进行逻辑组合,产生新的或增值的服务,能够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及知识发现。[方法/过程] 从信息服务融合的概念理论研究入手,形成对信息服务融合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服务融合的内外驱动机制,有助于明确不同驱动力下的融合规律,进而推动融合组织实现模式研究。[结果/结论] 信息服务融合实现模式包含基于模块重用、用户定制及自适应学习的动态信息服务融合3个层次,逐层深入,能够有效揭示信息服务融合的发展路径,为组织实现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峰 《情报杂志》2023,(6):73-79+118
[研究目的]从竞争情报视角研究“产业大脑”的服务模式,为面向产业的情报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典型产业大脑专业服务提供商案例研究、访谈调研等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包括对本选题涉及的已有情报学领域特别是竞争情报分支领域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也包括对典型“产业大脑”专业服务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信息资料的系统研究。遴选A、B、C三家典型产业大脑专业服务公司,通过腾讯视频会议、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微信交流等方式对其服务产品深入研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产业大脑”部分用户交流,研究用户的“产业大脑”服务需求和使用评价。[研究结论]从实现技术与数据支撑、情报用户、情报服务产品线、典型服务案例、条件保障等角度,研究分析出“产业大脑”竞争情报服务模式若干特点,提出“产业大脑”是传统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的全新范式,为新形势下传统产业情报服务工作以至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明  贺伟  豆洪青 《现代情报》2017,37(12):84-89
[目的/意义]面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为小微企业构建基于多资源整合、多机构联动、多信息共享的竞争情报服务体系。[方法/过程]本文从科技型小微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出发,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区域优势及学科优势,以高校图书馆为联动服务中枢,以大数据、互联网+"知识、技术、经济"溢出网络为支撑,构建由小微企业个体单元需求为主导,多方资源协作共享的竞争情报联动服务体系。[结果/结论]结合基于高校图书馆驱动的小微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小微企业竞争情报线下数据融合、线上协同服务的服务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讨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与时代同行共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整体影响出发,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下我国科技情报工作思维、机制、模式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变革。[结果/结论]大数据改变情报工作思维、人工智能增强情报判断能力、移动互联网创新情报工作模式、传输和计算速度飞跃增进情报与决策联动关系;新技术革命既是一个提升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参谋""智囊"形象和地位的良好机遇,又是一次对情报战略预见、决策引领能力的严峻挑战,更是一场情报生产革新之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信息时代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新模式。[方法/过程]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将科技情报工作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科技情报工作在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需要融入于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知识积累、知识组织、知识评价、知识发现、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等环节,在促进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利用的同时,提升科技情报工作自身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创新软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理论依据和方法建议,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开拓新形态和新的应用领域。[方法/过程]通过研究竞争情报的过程与竞争情报活动,创新软环境的主体构成要素与环境构成要素,在它们的关系之间探索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建设的可能途径,并搭建其作用原理图,以此为依据详细阐述了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具体作用途径。[结果/结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作用途径:竞争情报过程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创新软环境水平;竞争情报活动通过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环境构成要素从而实现提升创新软环境的作用。这两种方式形成了一个竞争情报提升创新软环境的统一系统,为创新软环境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分析情报在引领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过程中的研究热点,能为研究人员充分认识情报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并为了解当前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利用主题发现和文本挖掘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热点,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情报工作的地位、转型、学科建设和体系构建、服务路径和工具、改革等方面内容。[结果/结论]分析结果得出:重新定位情报服务国家总体安全的作用,智库、开源情报、军民融合、大数据成为情报工作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的路径和工具;在情报工作内容和过程方面,面向国家战略决策并以任务聚焦为目标进行机构、领域、区域融合;为更好服务国家安全、发展和创新,应重视人才培养、情报融合、科学技术,并在情报机制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战略情报分析主要是由情报专家人工分析为主,在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还比较薄弱,文章结合情报分析过程,提出基于孙子情报分析理论构建标签体系,作为信息系统设计实现的一种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孙子情报分析理论、标签的定义、战略情报分析过程描述了战略情报分析标签体系的构建及其作用,提出了以顶层标签作为切入点构建战略问题分析模型,以及战略情报分析计算模型。[研究结论]标签体系应用广泛,以孙子情报分析理论的“道、天、地、将、法”为基础构建战略情报分析标签体系,进行战略问题分析建模与计算,对战略情报分析研究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满足情报3.0时代用户对科技情报服务个性化与智能化的要求,采用用户画像方法挖掘科技情报用户情报需求与偏好。[方法] 以TAM理论的两个关键因素(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为理论基础,通过挖掘科技情报用户行为日志数据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挖掘科技情报用户在不同情境下的科技情报需求偏好以及搜索行为习惯,以专家访谈法为基础,基于VSM理论构建科技情报用户画像模型。[结果] 通过协同过滤算法对不同场景的科技情报用户进行服务推送。[结论] 运用标签云技术(Tagxedo技术)为处于不同场景的科技情报用户定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是情报3.0时代一种有效的智能化服务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新时期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生转化与提升,图书馆功能转化 与提升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功能转化与提 升的途径,立足于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同时根据社 会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探讨了功能转化与提升的策略,从对接高校战略决策发展需求、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科技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文献计量分析、具有复合能力的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户需求和 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从传统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一般 服务功能转化为辅助学科建设、人才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文献计量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教育育人、校园文化 建设等智慧型知识服务。并以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转化与提升途径及策略 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安全可靠情报信息共享模式以增强情报信息共享程度,优化情报体系整体能力。[方法/过程]结合区块链加密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共享源信息信息段的链上共享模型;同时为有效传输源信息负载,提出一种基于地址访问情报信息中心的链下访问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情报信息共享模型具有安全、可控、高效、可信等特点,为推动跨机构情报信息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疫苗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跃升为大国之间的正面对抗领域。国家安全视阈的疫苗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使竞争情报的服务对象提升到了国家安全高度,具有典型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该文首先分析了疫苗产业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路径;进而从情报理论探析和情报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入手,基于国家安全视阈阐述了对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思考。[研究结论]疫苗产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各相关主体应着眼国家安全大局,综合关注产业链内外部条件,明确情报规划目标,高效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提升相关情报产品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