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陆续开通了移动图书馆APP服务,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的应用现状,指出国内图书馆建设APP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手机APP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类APP的出现,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了大学生的标配,手机互联网的使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手机互联网针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对智能终端代表智能手机的创新扩散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TAM技术接受模型提出假设,构建模型,通过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智能手机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问卷和假设模型都通过了效验,除移动互联网这一假设命题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假设变量都通过的显著性检验,对智能手机创新扩散的探讨将有助于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和扩散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1移动电子支付概述 移动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大数据三个明显特性,并由三个重要因素组成,第一是无线宽带,必须有足够的带宽,才能构成互联网的发展;第二是智能手机,没有智能手机,靠家庭电脑、传统的打电话的手机,形不成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第三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正是这三大要素支撑起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手机打车、代驾、家政服务等基于人、基于位置、基于明确需求的各类服务应用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讨论安卓智能手机程序—天气预报APP的设计过程,探索APP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在手机上成功安装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化以及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APP作为一种盈利模式开始被更多的互联网运营商看重,APP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为促进利用智能手机APP提高教学与管理效率,本文对智能手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地理教学相关APP功能分类,以及如何利用手机APP来辅助地理教学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原有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局限性,根据移动互联网产品特点进行改进,构建适用于迭代产品扩散的改进模型。利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实际数据对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仿真软件中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揭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扩散特点。对比原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结果说明产品迭代扩散改进模型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和移动革命影响着航空公司的服务营销。本文分别从手机应用程序、移动大数据营销、口碑营销、众包、众筹这四分方面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航空公司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手机APP在数字化校园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APP的功能不断丰富,智能手机APP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本文首先对智能手机APP在数字化校园应用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智能手机APP在数字化校园中创新应用的相关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智能手机APP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以及移动技术的日渐成熟,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新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智能手机拥有情况,以及大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状况。针对调查结果,结合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应用趋势,给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导致网络口碑的产生,网络口碑成为继Bass模型中大众传媒和传统口碑之后的一种新兴的创新信息传播渠道,然而目前鲜有文献深入研究网络口碑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本文在Bass模型中两大创新信息渠道基础上,加上网络口碑渠道,对原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可以计算出3种信息渠道的影响力大小。以中国网上购物扩散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网上购物扩散中3种信息渠道所起作用大小进行排序,并分析这种排序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创新推广企业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莉婷 《现代情报》2014,34(3):41-46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社交网络中网络口碑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力学机制。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采用系统动力学,建立社会资本——网络口碑——购买意愿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社会化电子商务平台中,能够很好地提升网络口碑的传播效果,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4.
王建荣 《科技广场》2012,(5):141-144
利用推送技术根据用户需要,有目的、定制以及个性化地为用户提供信息主动服务。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信息的推送通知服务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许健才  洪洲  宋诚英 《大众科技》2013,(11):148-150,5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我校承担了《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发和引进了一大批优质社区教育视频课程。文章就如何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区课程学习平台进行了分析探索,并给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使社交、购物、新闻等移动APP 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使移动支付变得简单。一方面移动APP 促进用户把线下的商务休闲活动转移到线上,另一方面用户与移动APP之间的交互促成了新的商业营销模式———社交化电商营销。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商品和用户是一种推荐关系,如何进行社交化电商营销已成为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以京东、网易新闻、Facebook为例,介绍一种最新社交化电商营销模式,并在分析国内外模式差异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我国企业未来开展移动互联网社交化电商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phone soon will be launched. Marketers are concerned about customer acceptance, and, in particular, about the main factors that determine whether customers will upgrade their mobile phones, which will affect the diffusion of 3G, 4G, and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phones. We integrated post- and pre-adoption theories, upgrading and value-based theory and chose 2G and 3G users to examine customers' plans to upgrade their current phones, and found that value assessments can affect mobile users' plans to upgrade to next-generation versions. When 2G mobile user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urrent model, they were not willing to upgrade to 3G mobile phones. They tend to upgrade by leapfrogging the next generation product as an indirect result of their positive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urrent mode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2G mobile users consider the 3G mobile phone to be a transitional product, and will wait for future options that are expected to perform better than those present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9.
购后行为的维度与差异:基于不同消费情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毕振力  袁登华 《软科学》2011,25(8):139-144
将口碑、重购和溢价作为购后行为的测量维度。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购后行为生成机制模型。通过不同消费情景下的模型实证,揭示了三个测量维度在体现购后行为潜变量特质上的差别和外因变量对三个测量维度作用的差别。进一步阐述了实证结果对管理决策的启示,包括如何处理用户锁定与品牌建设的关系,追求销量与追求溢价的关系,统筹购后行为显性行为与隐性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Personal mobile devices such as cellular phones, smart phones and PMPs have advanced incredibly in the past decade. The mobile technologies make research on the life log and user-context awareness feasible. In other words, sensors in mobile devices can collect the variety of user’s information, and various works have been conducted using that information. Most of works used a user’s location information as the most useful clue to recognize the user context. However,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works usually depends on a GPS receiver that has limited function, because it cannot localize a person in a building and thus low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ser-context awareness. This paper develops a system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nd to infer a user’s hidden information more accurately using Bayesian network and indoor-location information. Also,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technique for localization in a building using a decision tree and signals for the Wireless LAN because the decision tree has many advantages which outweigh other localiz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