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姝瑾  郭鹏  王福 《现代情报》2018,38(11):25-32
[目的/意义]虽然目前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得到了改观,且场景化要素不断丰富、应用不断深入,但是用户信息素养及信息需求期望也在不断改变,在双方或多方作用的不断演进中,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也日渐呈现出新的障碍因素,如何有效把握及控制这些因素是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研究较为关注的话题。[方法/过程]为此,以系统论为着眼点,将移动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基于出声思考法将信息接受阻碍编码为信息接受来源阻碍、信息接受过程阻碍、信息接受效用阻碍3个维度,并基于此,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阻碍机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阻碍因素的控制对策,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服务空间再造及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福  刘川 《现代情报》2017,37(3):13-20
[目的/意义]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绩效。为向用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特性和机理进行分析。[方法/过程] 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跨学科特点和内涵,借助于信息接受情境的链模式、域模式和场模式为基础,构建信息接受的生物学作用机理、情境计算机理和情境适配机理,从而分别形成其信息接受情境模型。[结果/结论] 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数据处理,提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配置、信息接受情境适配和信息接受情境优化方法。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计算为导向,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相关概念对于移动图书馆场景建设、场景改造、场景重构、场景识别、场景画像和场景推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在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对相关概念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认识。[方法/过程]为此,以现有相关文献为基础,结合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实际应用,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将相关概念予以明确。[结果/结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概念的界定为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研究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摆脱现有研究的缺陷和困境。  相似文献   

4.
王福  李全 《情报科学》2020,38(2):88-93
【目的/意义】现有移动图书馆服务并未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其被弃用和卸载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 这种现状,业内兴起了对其服务创新的研究,并迅速形成热点。现有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视角有多种,但 是鲜见有从场景化适配视角出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为此,基于移动图书馆场景的概念 界定出发,在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属性特征揭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场景化适配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框架。【结果/ 结论】从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视角出发,依据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创新框架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进行迭 代。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触点和痛点,使移动图书馆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虽然移动政务系统资源的碎片化,功能的交互化以及服务的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被弃用和卸载的情形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因为移动政务系统并没有为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推送合适的信息,表现为其所提供服务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方法/过程] 为此,采用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的方法对移动政务系统场景化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对不同用户聚类的基础上挖掘不同类型用户频繁接入的场景,并基于挖掘出的规律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结果/结论] 移动政务系统的场景化服务既能为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任何信息,也可以为用户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推送适当的信息,移动政务系统场景化服务就是要从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式转向满足用户的场景化信息需求,由以用户为中心转向于以场景为中心,最终提升移动政务用户信息接受的愉悦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随着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这使得用户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偏好也渐进地发生着改变,然而图书馆未能及时地捕捉这一变化,也未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信息接受期望的变化,致使用户的体验性较差。[方法/过程]为此,以区块链理论、情境理论和场景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的变化,从区块链的数据去中心性、对称加密和共识机制、不可篡改性以及安全可靠性等特点出发探讨了其在图书馆场景中的应用。[结果/结论]以不同场景应用为切入点,对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场景、知识产权保护场景、网络学习场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图书馆的场景化服务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福  刘俊华  王建国 《现代情报》2021,40(12):74-83
[目的/意义] 随着场景化要素在产学研共同体中渐进地嵌入,使信息共享作为促进产学研共同体成员间协同创新的血液功能越来越明显,激发着产学研共同体价值创造的新动能,使产学研共同体信息共享具有了场景化效用和适配化可能。[方法/过程] 为此,将信息共享场景、信息共享情境纳入产学研共同体信息共享研究之中,从产学研共同体信息共享的内涵出发,发掘了产学研共同体的场景化形成机理,设计了产学研共同体信息共享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 以现有相关文献为基础,咨询产学研共同体领域专家和信息领域专家形成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提炼了"企业-高校" "高校-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企业"3个场景的信息共享适配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福  高化  刘俊华  李哲  王科唯  韩丽萍 《情报科学》2021,39(11):150-156
【 目的/意义】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场景化服务离不开对其影响的各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挖掘。在 此基础上,借助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动态地调节各类影响因素的配置关系和配置方式,形成移动音频有 声阅读平台的场景化功效。【方法/过程】为此,将服务三要素以及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信息期望纳入移动音频有 声阅读平台服务的研究视野,综合运用集成和适配的方法,构建了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的服务机理模型。【结果/ 结论】以喜马拉雅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为例,对本文构建的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服务机理模型进行实证,结果 表明集成和适配是有声平台的服务方向;设计和规划了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台服务路径,对移动音频有声阅读平 台服务予以启示。【创新/局限】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进行的案例研究,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为优化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为用户群体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建设需求提供导向。[方法/过程] 基于对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本文界定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等概念,重点论述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各要素间的层次关系、生态结构及其信息资源流动,并以图书馆微博为例,分析其微博信息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信息流转路径。[结果/结论] 形成社会化媒体及图书馆微博信息资源流动路径图,有助于探寻社会化媒体的生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明均仁  张俊 《现代情报》2018,38(12):48-5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影响过程,了解移动图书馆潜在用户与真实用户间的转变过程,对于图书馆改进、完善以及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使用量与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面向武汉市高校师生,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Anylogic 8软件,通过控制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反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推广效率、主体影响因子、接触率、接受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移动图书馆在系统特征、界面特征等7个特征上的不足对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晓华 《现代情报》2017,37(12):126-130
[目的/意义]新媒体的移动性、社交性以及其时空的不断丰富和延展,激发着用户信息需求期望的变革和信息行为的演进。原有的机械式交互获取信息方式逐渐被情感式交互和智慧式交互所取代,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远的变革。[方法/过程]为了有效地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价值取向的变革趋势,本研究运用演绎归纳的方法挖掘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探究信息行为的新变化,并对其归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呈现为多维度、立体化演进的态势,用户信息行为的价值取向趋于场景化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构建维度模型,有利于促进用户对在线健康信息的使用和健康信息服务的推广。[方法/过程]本研究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的相关文献,利用系统评价法,结合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梳理并抽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因素,构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维度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主要包括目标导向、认知范式、外源刺激及情感趋同。据此,为优化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学术用户画像是对用户访问使用学术资源行为的较全面的刻画。本文尝试构建图书馆学术用户画像的信息行为标签和研究兴趣标签,来准确定位学术用户的信息需求,以便推荐合适的学术资源。[方法/过程]具体方法是全面获取用户的访问日志并进行清洗处理,然后构建从学术用户信息行为出发的用户画像标签体系,进一步研究构建了基于研究兴趣关联的信息资源推荐服务。[结果/结论]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用户信息获取效率,提高图书馆学术资源推荐服务的质量,并为结合其它资源全面构建图书馆学术用户画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默 《现代情报》2019,39(5):89-96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用户需要精确智能的检索工具,而移动视觉搜索技术能够满足用户以视觉资源数据为中心的检索需求。[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资源识别技术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模式模型,并设计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结论]将深度学习融入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系统中,可以整合多源异构视觉数据、贴合用户个性化偏好以及提高移动视觉搜索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构建移动云存储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移动云存储服务的不同质量要素进行分类,为促进移动云存储服务质量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技术质量、功能质量、交互质量、环境质量4个维度构建移动云存储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Kano模型对移动云存储服务质量要素进行分类,借助SII-DDI象限矩阵将服务质量要素进行决策优先级排序。[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在20个质量要素中,2个为基本质量要素,8个为期望质量要素,4个为魅力质量要素,6个为无谓质量要素。决策优先级最低的是系统完善性和用户指南,最高的是系统响应性,其次是系统可靠性、安全保障、网络泛在性和设备反应速率。为提高用户满意度,移动云存储服务提供商需不断调查了解并尽可能满足用户的基本质量要素需求,重点提高环境要素中的期望质量要素,积极寻找发掘并提升改进用户的魅力质量要素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丁松云  王勇  柯青 《现代情报》2019,39(3):35-45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微博用户信息行为,为相关部门在信息传播管控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本文从用户使用微博时产生的情绪刺激角度对用户微博信息分享意愿和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基于过程评估理论和情境评估模型构建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情绪模型。[结果]研究表明,用户的情绪刺激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新颖性、规范、目标、内在舒适性和应对潜力的评估;用户对新颖性、目标和内在舒适性的评估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分享意愿;用户的分享意愿对情绪刺激有显著复发效应。[局限]本文构建的研究模型主要验证刺激、评估、结果3个组件的相互影响,未具体研究评估组件内部5个组件间的相互作用;且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源自于高学历青年群体。[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情绪刺激对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意愿所产生的影响。情绪既是微博用户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及情绪波动,又是促使用户产生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消费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移动音乐平台的发展迎来新的增长点。本文基于PPM模型,以网易云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用户在移动音乐平台之间的转移行为。[方法/过程]本文将不满意度作为推动因素(Push Factor),将财务转移成本和关系转移成本作为锚定因素(Mooring Factor),将网络义务性和相对匮乏性作为拉动因素(Pull Factor),假设其对用户的转移过程有影响,其中相对匮乏性由情感相对匮乏性、经济相对匮乏性和功能相对匮乏性所反映。[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不满意度、网络义务性和相对匮乏性都正向显著影响移动音乐平台用户的转移意愿,且用户的转移意愿正向显著影响其实际转移行为,而转移成本则对用户的转移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