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32)
目的/意义:图书馆智能化机器人技术是符合图书馆智能化4.0时代的现代图书馆新技术,代表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图书馆咨询问答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则是图书馆利用的先导类型。方法/过程:文章对图书馆咨询问答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及其功能与作用,图书馆咨询问答智能化机器人的系统设计、结构设计与语料库设计,图书馆咨询问答智能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案例等方面,从技术探讨和案例应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目的是为全面认识和了解图书馆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微信平台自动问答机器人语言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微信自动问答机器人可以为读者提供24小时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图书馆的受关注度。本文针对自动问答技术中语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编写一套针对图书馆问答机器人的语言体系,设计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自动问答机器人来实现全时段虚拟咨询,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3.
鲍劼  宋迎法  都平平  王静 《现代情报》2018,38(10):115-120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实现高校图书馆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智慧化服务,可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可行的参考案例。[方法/过程]运用语音技术、四元麦克风阵列、语音知识库、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技术,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设计与实现了高校图书馆智能服务机器人,并探讨智能服务机器人提供智慧化服务的新模式。[结果/结论]实践证明,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语音互动、智能咨询、信息播报、路线导引等智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互动体验,创新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同的分类算法针对特性迥异的语料数据进行分类,其分类效果往往不同。通过研究分类算法针对专门语料库与自建语料库分类效果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提出一种提高分类性能的新途径。从不同语料库的自动分类对比入手,定义类别聚类密度、类别复杂度、类别清晰度三个指标对语料库信息进行度量,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三个指标与分类性能的关系,得出语料的各项指标对不同分类算法分类性能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类别清晰度的交叠类文本分类方法以验证指标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该三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分类算法的分类性能。语料类别的聚类密度越高,复杂度越低,类别清晰度越高,其表现出的分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王天润 《内江科技》2009,30(1):163-163
语料的收集途径主要是平时所用翻译语料和网上的电子文本的收集,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应该建立自己的小型语料库,其语料分类首先要考虑自己翻译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翻译教学小型语料库的使用,将会大大提高翻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法律框架网络语料库系统构建的目的是实现对法律语料的处理,从而为法律语言学及法律查询者提供强而有力的检索工具。本文提出了法律框架网络语料库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语料选取原则,并讨论了系统设计模型、数据库设计以及实现功能,尤其是语料统计功能、知识发现功能使该系统具有比一般语料库系统更为复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袁煜 《人天科学研究》2011,10(1):186-188
正则表达式的应用贯穿于基于语料库的外语研究与教学实践,从语料准备、语料标注、到建库、库文件管理、语料检索都离不开这种功能强大的形式语言。研究通过示例介绍了正则表达在语料处理、语料库课堂教学及基于语料库的个性化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应用,并针对初学正则表达式的外语研究、教学人员给出了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及其咨询意向的分析研究将读者服务这个议题引向深入,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和学科化的服务,从而探索将高校图书馆建设成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文化传承中心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日花 《情报科学》2021,39(10):76-87
【目的/意义】解决自动问答系统构建过程中数据集构建成本高的问题,以及自动问答过程中仅考虑问题或 答案本身相关性的局限。【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融合标注问答库和社区问答数据的数据集构建方法,构建问题关 键词-问题-答案-答案簇多层异构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自动问答算法。获取图书馆语料进行处理作 为实验数据,将BERT-Cos、AINN、BiMPM模型作为对比对象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验得到了各 模型在图书馆自动问答任务上的效果,本文所提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他模型,模型准确率达87.85%。【创 新/局限】本文提出的多数据源融合数据集构建方法和自动问答模型在问答任务中相对于已有方法具有更好的表 现,同时根据模型效果分析给出用户提问词长建议。  相似文献   

10.
情报语言的兼容与互换问题是21世纪情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互联网时代,当代情报语言的兼容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比较国内外情报检索语言兼容互换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基于大规模已标引好的语料,对多个不同的分类体系进行自动转换,并且设计了一种基于大语料库的多分类体系自动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全面采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文献,对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热点技术及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及专利类型进行统计,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环境、行业标准基础、技术研发水平进行分析。在揭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预测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人员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农业机器人发展情况调研,分析了目前农业机器人具有的作业季节性、作业环境复杂性、作业对象娇嫩性和复杂性、使用对象特殊性等几大特点,根据农业机器人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差异将农业机器人大致分为行走系列农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系列机器两大类,并介绍和总结了各类机器人的功能,同时介绍了我国各类农业机器人、以及日本、美国和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机器人,指出目前农业机器人推广与普及的瓶颈主要是农业机器人制造成本问题和农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问题。最后对农业机器人发展趋势进行讨论,提出今后农业机器人应侧重于开放式的结构及控制系统,农业生产标准化研究与机器人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器人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个别学者对国外技术的跟踪;80年代国家层面开始以"七五计划"为契机对军工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了顶层设计;90年代国家"863计划"加大了对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从此开创了中国智能机器人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路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中与机器人相关的政策出台背景、实施过程、技术路线及成效,从而反思中国机器人产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实体语义关系分类是信息抽取重要任务之一,将非结构化文本转化成结构化知识,是构建领域本体、知识图谱、开发问答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工作。[方法/过程]本文详细梳理了实体语义关系分类的发展历程,从技术方法、应用领域两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近5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热门的深度学习方法抛弃了传统浅层机器学习方法繁琐的特征工程,自动学习文本特征,实验发现,在神经网络模型中融入词法、句法特征、引入注意力机制能有效提升关系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5.
喷涂机器人作为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需要计算机科学、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支撑,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回顾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难题,争取早日实现航空制造领域喷涂机器人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机器人产业为研究对象,追溯机器人产业在深圳的发展历程.运用ArcGIS软件分析深圳市机器人企业POI数据,得出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特征,产业园区、商务办公楼与产学研基地影响企业区位选择.进一步归纳园区型、综合型和创新型三类机器人产业集聚模式与空间形式,探索机器人产业对城市发展与结构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发现机器人产业促进城市空间、产业、劳动力结构优化与品质提升.提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以更好地指导各地城市产业升级转型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当前机器人研究遇到的瓶颈,机器人与神经科学交叉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为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可以作为现有方法和理论框架的一种补充。文章对"类脑"智能机器人的潜在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中科院自动化所机器人团队的工作对"类脑"智能机器人研究初步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文章提出,从功能和性能出发的机器人和与神经科学交叉的机器人可以平衡发展,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