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韩玺  韩文婷 《现代情报》2021,41(1):78-87
[目的/意义] 在线医评信息对构建互联网医疗信任十分重要,但目前医评网站中医生人均评论十分有限。因此,探索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法/过程] 对34位健康信息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得到45个初始概念、15个范畴及对应的用户认知、用户个体特征、医疗环境和医生特征4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户生成在线医评信息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医疗政策、医疗服务提供者、网络医疗平台和网络用户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激励对策。研究结果对在线医评信息生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促进在线医评信息的生成提供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作为健康信息的一种,在线医评信息对用户医疗决策十分重要。研究用户查寻在线医评信息的过程,挖掘存在的障碍,有助于优化医评网站设计、促进医生在线服务和满足用户健康信息查寻需求。[方法/过程]采用检索实验、内容分析、发声思考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查寻表现、查寻阶段和查寻障碍3个方面分析在线医评信息这一特定情景下用户的查寻行为及存在问题。[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和健康信息检索技能与在线医评信息查寻表现正向相关。在线医评信息查寻过程模型包括医生初筛、医评信息检索、浏览、对比、验证和利用6个阶段。健康信息检索技能和甄别能力弱、医评网站评论数量少、医院官网和医评网站可用性差以及医评网站与线下医疗服务融合程度低是影响用户查寻在线医评信息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用户利用在线医评信息是网络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探索医评信息特征如何影响用户采纳行为有助于促进在线医疗平台的优化和服务发展。[方法/过程]基于ELM模型和信任转移理论,采用2*2*2的组间实验设计方法开展情景决策实验,收集有效问卷539份,并利用Smart PLS开展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结论]事实型(vs抽象型)评论和真实姓*(vs昵称)的评论人标识可以提升感知内容客观性和具体评论人可信度,并进一步提升用户对评论的有用性感知和后续采纳意愿。对网站的信任可以通过一般评论人群体信任向具体评论人信任进行转移。用户性别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特征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评论特征对用户认知及后续采纳的影响。研究提出的措施可以帮助在线医疗平台优化设计以促进用户对医评信息的采纳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有效实现多源异构在线健康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是开展健康信息知识型服务的重要基础。[方法/过程]首先,根据信息生成方式提炼出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中健康信息的主要特征;其次,依据用户对医疗健康信息探索实践的目标、任务与过程,将用户在线健康信息需求进行层级划分;最后,建立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响应机制。[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用户需求的多源在线健康社区信息多层级融合框架,并从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及决策级融合逐层剖析在线健康信息多层级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构建维度模型,有利于促进用户对在线健康信息的使用和健康信息服务的推广。[方法/过程]本研究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的相关文献,利用系统评价法,结合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梳理并抽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因素,构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维度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接受驱动情境主要包括目标导向、认知范式、外源刺激及情感趋同。据此,为优化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实现对用户特征的精准刻画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在在线健康社区中的参与特征和信息需求。[方法/过程]爬取在线健康社区患者问诊与评论数据,综合使用BERTopic短文本话题分析模型、LDA主题分析方法构建用户画像的病症主题、问诊需求以及情感倾向三个标签来精准挖掘在线健康社区中新疆地区居民的网络问诊需求,揭示网络问诊特征。[结果/结论]所得画像有助于医疗服务提供方进一步分析用户的病情和情感状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为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参考,以推动实现高度个性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持续优化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态度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有助于揭露在线健康社区中用户的健康信息态度,为相关机构推进在线健康社区的平台建设与资源管理优化提供思路。[方法/过程]以ABC态度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基础理论,以好大夫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取用户健康信息态度的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构建并分析出用户健康信息态度的形成机理。[结果/结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态度由认知(感知信息内容质量、感知信息效用价值与信息来源可信度)、情感(愉悦度与唤醒度)和采纳行为三要素构成。健康信息态度的形成机理包括以下4类:大众性态度的形成,用户以中心认知为主,边缘认知为辅,情感反应偏向愉悦度;习惯性态度的形成,用户主要采用边缘认知的方式处理信息,情感反应中愉悦度和唤醒度均有出现;常规性态度的形成,愉悦度更能激发用户对健康信息采纳的及时性,唤醒度则反映用户对健康信息采纳的迟滞性;小群体态度的形成,愉悦度对激发用户边缘认知的作用效果更显著,唤醒度则在促进用户中心认知方面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对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进行研究,为提升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基于系统评价法,借助NVivo12软件对33份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梳理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构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受个人实施成本、个人心理因素、信息因素及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据此,从系统导向和用户导向总结相关启示并绘制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效果生态环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从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兴趣的动态迁移性出发,将时间特征融入社交关系和个人偏好,完善在线健康社区个性化推荐算法,进一步提高用户获取健康信息的准确性。[方法/过程]首先,从用户社交关系出发,构建融入时间特征的用户影响关系网络;其次,依据用户个人偏好,构建融入时间特征的用户话题帖匹配矩阵;最后,将两者融合得到用户话题帖兴趣评分矩阵,据此形成每个用户的TOP-N推荐列表。[结果/结论]构建的融合时间特征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可提高推荐的准确度,提升在线健康社区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旨在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运用用户画像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丁香医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在线健康社区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对在线负面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分析,能够有助于揭示在线评论的作用机理,更加有效地发挥在线评论的应用价值。[过程/方法]以京东商城(jd.com)搜索型和体验型商品的在线负面评论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层回归模型,从形式特征、内容特征、文本特征、反馈特征等4个维度出发,探索不同因素对在线负面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商品类型调节作用下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负面评论的影响因素受商品类型调节,会对有用性产生非线性复杂影响,导致作用度存在差异。对于搜索型商品,在线负面评论中评论等级、回复次数和评论长度等影响因素的有用性明显;而对于体验型商品,在线负面评论中附加图片、详尽地客观描述能够促进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 we use a hybrid sentiment analysis approach to identify and assess service quality dimensions (i.e., 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quality) in unstructured textual reviews and employ econometric methods to theorize and test the impact of these service quality signals on online physician selection. By analyzing a data set with 246,294 reviews based on 5,452 physicians in 8 disease markets from an online health consultation platform, this study reports that technical and functional quality cues are important market signals used by patients to select online physicians. More importantly, this study provide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 effects of these signals on online physician selection are substantially contingent on disease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ty. Furthermore, this market competition effect is moderated by the level of disease risk. This study contributes insight into patients' physician choice behavior by introducing the role of market-level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guides online health consultation platforms in developing operational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atient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3.
安静  郑荣  杨明中 《现代情报》2017,37(1):106-111
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面对海量的网络销售商家和平台,如何甄别出有效的在线评论信息从而提高网购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开展对在线评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消费者个体特征与在线评论有效性”这一主线,构建消费者个体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设计测量量表,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和行为特征均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统计特征对在线评论有效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魏华  高劲松  万辉 《情报科学》2020,38(5):161-168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索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在线评论的商业价值、促进绿色产品的消费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TAM和ELM为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因素和消费者个体特质因素,构建电商平台消费者绿色产品在线评论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评论质量和社会影响均对感知评论有用性产生正向影响,评论源可信度与感知评论有用性的关系不显著,感知评论有用性和社会影响又对评论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产品卷入度会调节消费者评论有用性的感知,而专业知识未能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有用投票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在飞  徐峰 《现代情报》2014,34(1):18-22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物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导致了信息过载等问题。因此,判断和识别评论信息的有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文本挖掘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评论信息特征和评论者信息两个角度,对在线评论获得有用投票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亚马逊商城的用户评论样本,具体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评论评分对在线评论的有用投票数具有负向影响,而评论信息丰富性和历史评论有用性评价对其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昂  赵志杰 《现代情报》2019,39(10):38-45
[目的/意义]在线评论在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日益显著,探索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对消费者和商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信号传递理论为框架,从与评论内容、评论者和反馈有关的信号构建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模型,同时考虑商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信号环境的影响。[结果/结论]通过亚马逊中国网站获取客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负面评论、评论字数越多、评论含有图片、评论者对信息有披露、评论者排名越靠前、评论回应数量越多则评论有用性越高,商品类型在评论情感倾向、评论图片对评论有用性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信号影响评论有用性受到信号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宇灿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4,34(10):166-17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动机拥挤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体验型商品为例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评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针对B2C和C2C分别收集了203份和202份有效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并对比和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在两种电子商务类型中,帮助其他消费者的愉悦感、网站服务均与体验型商品的消费者在线评价参与意愿正相关,而影响商家的愉悦感、自我提升、经济回报、认知成本和执行成本对消费者是否参与在线评价无显著影响;②相对于B2C,C2C交易中帮助其他消费者的愉悦感与消费者在线评价参与意愿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强,而网站服务与消费者在线评价参与意愿之间的正向关系则较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许多在线购物网站的评论系统都增加了追加评论的功能,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显著增多。然而,以往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次性在线评论的研究,较少研究关注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本文聚焦于含追加的在线评论,基于归因理论、负面偏差效应等理论,运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索含追加的在线评论有用性感知的影响因素与消费者对其主观认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含负面追加评论的评论信息、初次评论与追加评论情感不一致的评论信息、初次评论与追加评论时间间隔较长的评论信息的关注程度更大,有用性感知更高。另外,眼动实验给出了更为复杂的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