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些年,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弥补了传统信息系统(IS)研究存在的不足,降低了传统研究自我报告方法的测量误差,客观并准确地测量用户决策的心理加工过程,推进了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介绍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神经信息系统研究(NeuroIS),力图帮助IS研究者更好地了解NeuroIS国内外研究现状,洞察进入NeuroIS这一前沿领域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基础。通过收集并阅读NeuroIS自提出以来至今的文献,回顾并总结其发展历程、学科定位、常用研究工具和研究问题,论述NeuroIS研究应该明确的定位和工具选择的方法,并对现有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梳理,最后提出NeuroIS未来研究的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研究了大数据环境下个体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探索新媒体环境对个体投资用户的决策影响。[方法/过程]基于开放式股票投资在线社交网络(OSN)的视角,分析、确定个体投资用户的主要信息获取行为,以及影响个体投资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提出研究假设,进行数据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个体投资者决策的信息获取行为偏好。[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同个体投资者对信息获取行为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个人分析能力不同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存在差异;个性化推荐是对个体投资者决策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信息获取行为。  相似文献   

3.
谭旸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09,39(12):160-169
[目的/意义] 本文对认知负荷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相关重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为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并分别讨论每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认知负荷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检索研究、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信息系统效能评估3个方面。目前的研究存在"应用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用户的信息系统使用的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缺少对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的定量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拓展应用认知负荷理论进行信息系统使用研究的研究情境、探究更多种类的信息检索工具对用户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削减用户的认知负荷的辅助工具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辩护性评论是针对一阶段负面评论进行反驳和纠正的二阶段在线评论。在冲突视角下探究辩护性评论信息的产生及传播动力机制,能够完善在线评论研究体系,为网络中冲突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在线评论和冲突相关文献,结合在线评论传播动机和冲突的特点对辩护性评论的传播动机、驱动路径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根据辩护性评论传播者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的强度,可将辩护性评论分为4种类型,其传播动机分为品牌认同、品牌依恋,利他主义、追求公正,自我提升,自我表达和环境提升;在辩护性评论生成过程中,用户在认知和情绪两条驱动路径下对信息加工,形成评论的主题、具体内容和情绪基础;最后将辩护性评论的传播过程分解为4个阶段及6个环节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张泰瑞  陈渝 《现代情报》2019,39(8):92-102
[目的/意义]探索式学术信息搜索是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过程中重要一环。结合有限理性理论,探究用户对信息复杂性刺激的应对,进而构建学术信息搜索行为理论模型。[方法/过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提炼影响因素,采用线上专家学者访谈方式确定研究采用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基于外部刺激(S)—机体认知(O)—行为反应(R)3个层次,通过二阶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显示信息维度和方法维度刺激显著增强期望确认,而期望确认促进学术信息搜索行为,但是感知示能性会显著减弱外部刺激对期望确认的影响。结果证明学术搜索行为不是简单的需求-搜索行为,而是受到认知期望与认知能力影响的有限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掌握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互行为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知识构建4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关注网络的宏观视角、行动者权力、方法论框架、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4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丁松云  王勇  柯青 《现代情报》2019,39(3):35-45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微博用户信息行为,为相关部门在信息传播管控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本文从用户使用微博时产生的情绪刺激角度对用户微博信息分享意愿和动机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基于过程评估理论和情境评估模型构建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情绪模型。[结果]研究表明,用户的情绪刺激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新颖性、规范、目标、内在舒适性和应对潜力的评估;用户对新颖性、目标和内在舒适性的评估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分享意愿;用户的分享意愿对情绪刺激有显著复发效应。[局限]本文构建的研究模型主要验证刺激、评估、结果3个组件的相互影响,未具体研究评估组件内部5个组件间的相互作用;且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源自于高学历青年群体。[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情绪刺激对微博用户信息分享意愿所产生的影响。情绪既是微博用户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及情绪波动,又是促使用户产生信息分享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大学生课业任务类型和认知层次对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应对不同课程类型、作业类型和作业要求的认知层次的目标时的信息行为特征和体验,从而为优化学习型搜索系统、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北京大学本科生课业信息搜寻行为问卷,收集了来自162门课程的作业信息和学生完成这些作业的信息搜寻行为,探究了课程特征、作业类型和作业的认知层次与学生课业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课程类型和作业的认知层次与学生课业信息搜寻的信息源选择和信息使用行为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文章从教学和信息系统及其服务优化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创新/价值]借用认知学习理论,将认知过程和知识分类两个维度引入到信息行为分析中,探讨了课业任务特征与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以揭示脑认知功能的神经基础为目标的前沿学科。目前相关研究逐渐迈入"基因—分子—细胞—环路—行为"的跨学科、多层次时代,从分子、细胞水平到系统和整体水平揭示大脑认知功能的工作原理。围绕认知神经科学前沿及交叉,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71期"双清论坛"的研讨成果,基于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从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基本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情绪和情感的神经机制、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研发等方面阐述了我国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认知神经科学前沿及交叉中亟需解决的若干挑战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欣悦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18,38(9):155-162
[目的/意义]民族志决策树理论提供了解释群体的实际决策和选择行为的有效理论和方法论。对民族志决策树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未来研究者正确把握并有效发挥其研究潜力。[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信息系统领域应用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的文献进行述评,总结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信息系统领域对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的行为研究和用户流失因素研究两方面。应用实践中存在"模型创建阶段缺乏充分的民族志研究循环"、"得到的决策树模型略显单薄"、"模型检验阶段缺乏有效的二次检验"、"对决策动机分析不足导致模型缺乏解释力"等问题。因此,信息系统领域的未来研究,一方面需要改进民族志决策树的建模与检验方法,"合理利用访谈技巧,提高决策标准的启发效率","在分层树状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模型结构和维度","利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减少主观臆测性","结合民族志描述和认知理论,提高模型解释力"。另一方面,有必要在广度上丰富民族志决策树理论的应用实践,深度上挖掘决策标准和约束条件背后的研究问题,拓展民族志决策树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social media have invigorated the way knowledge is shared within organizations to the extent that we have to rethink and reasses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paper uses the strategy as practice lens guided by the interpretivist philosophy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l social media practices on knowledge sharing and work process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he paper us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case study of a telecom organization in Tanzania to gain 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informal social media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IS) literature by asserting that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re achieved by mundane knowledge sharing mediated by informal social media us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lso,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IS literature by highlighting how emerging informal practices are essential to daily processes withi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2.
李响 《现代情报》2018,38(11):84-89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儿童搜索引擎在搜索过程中对儿童认知和情感引导上的缺乏,提出了一个符合儿童认知、情感和感官需求的具有社交化智能的儿童搜索引擎设计方法,为儿童搜索引擎设计和研发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使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儿童信息检索实验,根据儿童在完成3种类型实验任务时的认知、情感表现,结合儿童教育与发展理论,分析了认知、情感和感官要素对儿童检索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从认知、情感和感官3个维度进行儿童搜索引擎设计。[结果/结论]为能更顺利地完成信息检索任务,儿童需要具有认知引导与共情功能的搜索引擎辅助检索活动进行,帮助他们在检索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  相似文献   

13.
理解和促进人类心理发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近10余年来,发展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日益交叉融合,衍生了新兴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理解人类心智的起源、发展变化规律、神经生理和社会心理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为有效促进人类心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研究者主要在大脑结构、功能发育与心理行为发展、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心理行为发展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由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我国应积极主动地把握新学科的发展机遇.结合国家人口素质提升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国家科技的宏观布局、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型联合攻关项目的开展以及理论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等多个层面,大力促进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我国这一领域在国际上占据前沿位置,并为满足国家人口战略的重大需求提供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孟蝶  张艳 《现代情报》2019,39(4):42-50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强关系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分析视角,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经验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3个步骤提取概念、范畴来构建概念模型,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系统不满意度等情境因素和感知隐私风险、心理疲劳、使用沉溺等认知因素促进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群体规范、附加功能价值、转换障碍等情境因素和信息需求、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等认知因素抑制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用户在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的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产生取消提示、屏蔽、节制使用、潜水、间断使用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此外,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关系特征和使用特征等个体因素对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与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目前已成为网络环境下用户搜寻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探析用户知识采纳行为有助于提升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组织与服务能力,对社区的运营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知乎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等过程,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采纳行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自我认知、平台认知、社会认知三个维度对用户知识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通过认知有用性、认知易用性两个中介变量和技术、情感因素两个调节变量分别刺激用户知识采纳的意愿,从而影响知识采纳行为。【创新/局限】从认知视域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索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但采集的知乎的样本容量较小,概念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未经过大样本检验。  相似文献   

16.
李浩  许紫开  周璐 《科学学研究》2019,37(4):590-596
各类创新群体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群体创新机制也成为了的重要研究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提供基础理论和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发展群体创新机制。本文从管理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刊物中选出对研究主题有贡献的源文献,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群体合作本质上来源于脑机制,并打开了群体创新过程机制背后的脑机制黑箱,解释了渐进性创新过程中的分析性思维机制和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顿悟思维机制,揭示了群体创新中变革型和伦理型领导机制的神经机理,并呈现了群体创新情绪氛围和信任氛围的培育机理。未来,跨学科研究将提供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模式,将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和创新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群体创新研究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神经伦理学是神经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之间新的交叉研究领域。神经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科学和技术工具的迅猛发展使得大脑研究领域中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等正越来越快地被转化到医学、心理行为研究、公共生活等领域中,并且在促进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神经科学技术潜在的可能性、应用的新颖性和后果的不确定性,这些新知识、方法和技术工具等的会聚可能带来一系列重大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在文献计量、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神经伦理学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和实践挑战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神经伦理学,促进我国神经科学技术的负责任创新,保护公众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全面了解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有利于深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按照内容分析法,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当前侧重于探究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拓展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进一步动态解释与预测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