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搞业余写作只有二年多时间。1989年,我去河南日报记者处刘传钦那里探友,他送给我一些《新闻爱好者》月刊,并说:“看看这刊物,业余想写点东西很有好处。”从比读《新闻爱好者》成为我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有力地增强了我学写新闻报道的念头。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我在学习写作上  相似文献   

2.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把我引进新闻大门。我叫崔峰,是个农民,也是个新闻爱好者,种地之余,总想写点东西投给县广播站.但由于不懂新闻知识,写的稿大部分进了废纸篓。198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新闻知识》,一读之下,如获至宝,当即订了《新闻知识》,废寝忘食地边学习、边写作,终于我的处女作《真想写稿并不难》,在1985年9月号《新闻知识》上发表。从此,我便与《新闻知识》结下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年年都订《新闻知识》。投稿面扩大到《陕农报》、《通讯员报》、《老军报》、《农家信使》等报刊,单是1989年1—10月在《陕农报》、《陕西地方志通讯》发表新闻稿就有14篇。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编辑部: 最近,听说在全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持的1988年晚报头题大赛中,《西安晚报》的一篇新闻稿《英廉洁,你在哪里?》获得二等奖。我作为晚报的一员,自然也是高兴的,特意找到这篇文章,准备写点褒奖推荐性的文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篇文章,我一时真不知写些什么好。当了大半辈子记者,酸甜苦辣都尝遍了,可以写的东西当然不会没有,只是平平淡淡的不值得写,“不堪回首”的不愿写,人云亦云的不想写。想来想去,还是写点切身感受吧。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市报人》2006,(6):F0004-F0004
《自贡日报》、《今日晚报》简介 《自贡日报》是中共自贡市委机关报,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下辖一报一刊一所一网站(《今日晚报》、《新闻求索》、数字化媒体研究所和www.zgrb.net新闻网站).现为对开四版周六刊(其中周二、周三、周五为对开八版)。目前,《自贡日报》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有内设机构10个。  相似文献   

7.
我是初中六七级毕业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深知要写点文章,只读书而不练笔是不会登堂入室的。去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发现了陕西日报社主力的《新闻知识》第八期,读了“自学与  相似文献   

8.
老朋友打来电话,要我为《新闻天地》"老记茶馆"写点东西,指名要写采访胡耀邦的稿子。我虽然一口承应了,却一时找不到因几次搬家不知塞在哪里的采访本而无法动笔。时间毕竟过去十三年了,记忆虽然十分清晰,但岁月磨平了细节。我不能凭印象来写伟人的话,希望尽可能精确记忆。终于在盛暑的一个晚上,我翻箱倒柜在一大堆旧资料中找到了想要找的材料,并写下了这篇《桥牌朋友》。 1988年除夕,我从北京学习归来回到长沙,妻子告诉我,副省长俞海潮找了我几次。俞副省长是我的老领导,他在长岭炼油厂当厂长时,我是岳阳化工总厂的新闻干  相似文献   

9.
《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通迅(刊登在《陕西日报》1985年2月4日1版)。陕报负责同志在一次全社大会上表扬这篇通迅“具有陕北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此稿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后,《新闻知识》编辑部多次约我写点经验体会文章,实感盛情难却,再推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是新闻战线上一名新兵(1983年7月大学毕业分到陕报),写不出什么经验,只能说说自己采写此稿的一些感想。我大学毕业改行当了新闻记者,一到报社  相似文献   

10.
学艺十五年     
我学习写新闻报道,十五年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70年,我应征入伍后在连队当文书,领导经常让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不会啊!就跑到团新闻干事那里去请教。新闻干事讲的,乍一听心里似乎明白些,可是铺下稿纸还是老虎啃天没处下牙.怎么办呢?我决定从头做起,先学着写日记,每天写一篇,一写就是七年.写日记觉得顺手点儿了又学着写广播稿.再到后来,发现了新鲜事,就写出来往《战友报》、《河北日报》等新闻单位投稿.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冒了一次名     
几年来,每当看到《刊中报》时,我总是暗自脸红,因为我曾冒了一次名:拿别人的作品冒充自己的大作。 初入军营的我,在训练执勤之余,经常写点小文章,虽也算是“笔耕不辍”,战果却只是驻地日报的几篇“豆腐块”。那年年底,我无意中看到第10期《新闻与成才》的《刊中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稿费》的小小说。我眼睛一亮:作者是陆卫东,与我只有一字之差。我想,反正是文学作品,又没标明单位,谁能肯定不是我写的?于是,我壮着胆拿杂志给指导员刘富强看,还振振有辞地介绍:“名字被印错了一个字。”由于中队历史上从未在中央级报刊“…  相似文献   

12.
说干     
日前《新闻实践》编辑同志约我为“忘年交”写点什么。我想说一个“干”字,就是如何干新闻工作?这是我40年来的一个重要感受。 安安心心地干 我干新闻工作,并非出于自愿。解放前我在湖北师范学院数学系读书时,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了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地下斗争。武汉  相似文献   

13.
何友顺 《军事记者》2001,(11):46-46
我就自己参加函授学习的方法和学习写新闻的体会向老师汇报。 我自报名以来,坚持写日记,并根据看电视新闻、《世纪初年走边关》、《解放军报》以及现实生活中对我有所触及的都写点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练笔。 我边看教材边作笔记,利用星期天,八小时以外时间学习,已把《新闻写作学简明教程》读完,并做好笔记。收到每期的《军事记者》总是一口气读完,并认真做好作业题,并把上面有关内容整理笔记上。《新闻伦理学讲座》吸引着我,对初学新闻写作者尤为重要。 我在去年就有剪报的习惯,那时因为从事职业的原因,专业性较强。这次…  相似文献   

14.
记者,不只是写稿王绍据1995年3月28日,闽东日报一版头条刊登我来写的新闻特写《50万元贷款落户记》,此稿获1995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996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中福建报刊类唯一获奖的一篇作品。许多同仁要我就此稿的采写过...  相似文献   

15.
焕业老友送给我一本他的新闻作品集《豫南走笔》,我怀着赞赏的心情认真拜读。其中有不少过去散见于报刊的篇目都非常熟悉。现在重读倍感亲切,不禁产生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从长沙参加一九八五年全国好新闻复评工作回来,《新闻知识》要我写点什么。因为后面还有定评,现在写似乎为时早了点,加之我参加的主要是对通讯作品一个方面的评选。要写,也只能是些零碎的感受。这届好新闻评选,仍是以“真、短、快、活、强”五个字作为基本评选标准,要求评出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上乘之作。五字标准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代表党  相似文献   

17.
贵在坚持     
我是个残疾人,是个“半路出家”的农民通讯员。以前,我只是爱读书,喜看报,好写写画画。自1990年起,我订阅了《新闻爱好者》和《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写作的辅导刊物,受益匪浅。从此,我真正成为一名新闻爱好者。 我受《新闻爱好者》的启迪很深,对那些名作家、名记者的“新闻生活”很羡慕,决心扎根“通讯员园地”,深入“文字病院”,进行新闻写  相似文献   

18.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已刊发的内容雷同。但这颇难,别人写过的不许再写,便越到后来越难写。灵机一动,不妨来点求异思维,别人往高度上攀登,向深层次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三题     
这次得了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新闻战线》的同志一定要我写点什么。推辞之后想了想,觉得不能不写。写,是对范长江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新闻界的同志、领导的关心信任表达感谢之情。记者:意味着一种责任获奖,特别要感谢人民日报,是人民日报这20...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我接连有4篇作品在区内外获奖。新闻单位的同行要我谈谈体会,实在有点心怯。我到《石河子报》任记者刚满一年。之前,当过农工、文教、教过书、任过新闻干事,歪歪扭扭,写了几百篇稿件,方领会到一点,要扎扎实实深入实际,也要老老实实多学习多思索。当个小报记者,说来既难也不难,要写点常规式的报道,抄抄文件材料,跟着首长迎来送往自然不难;然而,要想深入到基层,挖掘出真正的新闻,并写出独到的有鲜明特色的作品,确也不易。今年4月5日清明节,我和一位新疆日报记者一大早赶到周总理纪念碑,想通过采访悼念活动,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领袖的怀念之情。整整一天时间,我们“泡”在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