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阳军区某高炮旅.新闻报道工作“满园春色”.连续三年被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连续7年夺得“前进杯”。他们用1500多篇新闻稿件,诠释了部队新闻写作的一片繁荣景象。该旅官兵说:“这是旅党委关心、支持报道工作取得的好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磊 《军事记者》2007,(6):68-68
他从事新闻工作仅两年,就发表稿件200多篇,其中还有多篇稿件在全国和军区大型征文竞赛中获奖。他就是成都军区某炮兵团一级士官、成都军区战旗报社特约记者刘少奎。  相似文献   

3.
雷鸣剑 《军事记者》2004,(11):25-27
在新闻界,大家都以作品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乃至中国新闻奖为荣。但是,限于近乎苛刻的筛选条件、严格的评比标准、规定的字数篇目等等因素,能够一路过“关”,闯入获奖名单的作品,确实是凤毛麟角。悉心拜读近几年中国新闻奖、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作品集,在随作者一起分享采写新闻稿件的酸、甜、苦、辣的同时,我侧重反思了这些获奖作品对我们采写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报人曾说:记者写稿要有点“辩证法”。调入报社当记者一年多来,写了一些稿件,也有一些体会,也确实尝到了应用“辩证法”的甜头。下面,我就所写的几篇稿件,谈几点体会。“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刚进报社,社领导找我谈心,谆谆告诫我要从过去的新闻干事进入现在的角色,实  相似文献   

5.
消息是报纸上的常用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作为一名记或通讯员.要想使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尽快发表.让报纸多发自己的稿件.最快的捷径、最拿手的技艺、最见效的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上熟练掌握消息的写作技巧,运用消息这种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6.
王玉森 《新闻窗》2011,(2):44-44
报社新闻编辑是对外发布综合信息的重要基础岗位,直接影响稿件质量和报社形象。随着报业市场化运作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编辑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从事的是县级报纸编辑工作,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怎样当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各新闻单位都在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推出新的举措,争取读、争取观众,对稿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见报率和获奖率的难度也相对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立足现实,在新闻稿件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努力写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作品来.正在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主攻方向。本拟结合采写工作实际,对新闻如何出“数”,出“金”、出“新”、出“彩”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起,军事新闻图片已越来越成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上一个主要的新闻品种,围绕部队军事训练这个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中,无论是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可以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加以宣传。作为军区报社的一名编辑,笔者经常接触到部队新闻干事的图片来稿,从来稿情况看:一是数量少;二是主题表现“平”、“浅”、“死”。“平” 是指平面化,“浅”是指深度不够,“死” 是指缺乏动感表现。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反映工作专题,内容雷同、主题轻微模糊的稿件多达80%以上,图片难以走上版面,主题表现力不够是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对提高军事新闻图片主题表现力的几点思考,和部队新闻干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凡给报社投稿者,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早日见诸报端或都能够发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不断提高见报率呢?现在企业界有一句行话,叫做以销定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投稿,也就是说,通讯员在投稿之前,除了在稿件质量上狠下些功夫外,还要对各家报纸进行分析研究,看其设些什么栏目,喜欢哪方面内容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0.
汝鸣 《新闻世界》2004,(10):75-75
“错了!”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认为我搞错了。因为,人们在删改新闻稿件中,通常是说“忍痛割爱”,意思是说为了使章更加精炼,更能突出主题,或由于版面限制,不得不忍痛删除自己作品中的某些“得意之笔”。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种删除本来就应该称作“忍痛割赘”。  相似文献   

11.
我刚开始搞报道时,总是偷偷地写,悄悄地寄,怕稿件写得不好让人笑话。可这样写来写去,进步不大,稿件投出去每每如泥牛入海。后来,我克服了虚荣心理,丢下面子,写好一篇稿件后,主动向老新闻干事请教,到报社请编辑老师指点,稿件命中率大大提高,以使我能从一名报道员成为一名军区报社的编辑。  相似文献   

12.
于昭阳 《记者摇篮》2005,(12):46-46
总编室是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执行部门,具体贯彻编委会关于办报的各项决定、意见,组织和实施报道计划,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计划、稿件和版面,协调印刷、发行、广告等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总编室是一个报社的参谋部,是新闻稿件的加工、组装“车间”。报社及总编辑的办报思想,报纸的定  相似文献   

13.
报社经常会收到一些基层通讯员的来稿,将本单位的经验、做法“一二三四”罗列一通,没有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细节,这样“简报式”的稿件报社不会采用。那么如何实现从“工作简报”到“新闻消息”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14.
翻阅一些基层通讯员的新闻(消息)来稿,我们发现:来稿的信息含量少,是当前影响新闻稿件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例如,有篇寄自某省军区的学员来稿写道:“八·一”前夕,某省党政领导集体走访省军区机关部队。展开慰问活动,并和一些官兵一起过了“军事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些前卫的记者带头写“散文化”新闻,一些主张创新的报社也优先刊登“散文化”新闻。许多新闻稿件因“散文化”笔法的运用增强了感染力,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很多版面因此多了看点,很是“抓人”。  相似文献   

16.
在编校国际新闻稿件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个地区与时差错位的问题。2006年11月30日晚我值夜班时,对一个已上版的新闻标题《“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12月7日升空》的准确性产生了疑问。消息来自新华社的通稿,标题是本报制作的,主要的新闻要素(何事、何时、何人、何因)都具备,但我仔细琢磨,发现“何时”和“何地”上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讯员采写一篇稿件发给新闻单位后,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希望稿子早日发表。那么,编辑是否看中这篇稿件,新闻单位是否采用这篇稿件,其标准是什么呢?这条标准就是看这篇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简单地说,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质量。或者说,  相似文献   

18.
雷雨 《军事记者》2003,(4):34-35,62
新闻报道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因此,坚持辩证法和两点论,注重克服和防止稿件中可能出现的片面性,是一项经常的基本的要求。尤须应该注意的是,在一个时期可能是一条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另一个时期宣传就具有片面性;局部的成功做法、经验措施,站在全局角度考虑可能就有片面性;有时甚至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由于时机把握不当,度把握得不好,也可能会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止和克服稿件中可能出现的片面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  相似文献   

19.
惠鑫 《新闻传播》2006,(9):63-63
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博客这种新型传媒方式的兴起,平面媒体的信息源空前丰富,如何选取可用信息、如何选取新闻稿件,成为越来越困难的事。但和新闻稿件相比,新闻图片的选择标准更加难以确定。一位同行说过,一个好的新闻图片的标准应该是:看一眼就能够看清楚,看一眼就能够记住,看一眼就想仔细地看下去。  相似文献   

20.
袁海涛 《新闻窗》2011,(1):37-37
报纸的夜班编辑室,可以说是报纸的产成品组装车间.第二天要发表的所有新闻稿件都在这里组装进报纸版面。在这里工作的夜班编辑,可以说是新闻产品的工程师、对稿件选择、稿件编辑、标题制作、报纸版式等关系报纸质量的各个方面均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