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李明  刘杰  秦大伟 《内江科技》2012,(12):18-19
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注入的低温液态CO2与地层岩石及储层流体存在传热作用,为了有效预测注气引起井筒的温度变化,需要对注气井筒传热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更正说明     
正本刊2014年第02期(总期292)第122页刊发的《考虑井筒实际温度和压力耦合作用的循环压耗模型》一文作者署名许麟,单位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因编辑工作疏忽作者署名错误,该文作者应为许闿麟,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3.
王峰 《内江科技》2013,34(3):129-130
稠油井开采多以掺稀举升为主,油井掺稀用量大,掺入稀油量控制。对此,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筒温度分布对掺稀用量的优化及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推导掺稀后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为油田优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佳寅  孙雷 《内江科技》2011,32(7):18+44-18,44
本文考虑井筒中流体相分离和井筒-沿井深近井筒介质(海面以上空气段、海水段、地层段)间传热影响的气井、凝析气井井筒传热模型研究,结合质量连续性方程与动量平衡方程对井筒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稳态理论、气-液-液三相相平衡闪蒸计算和数值积分方法,给出模型具体求解方法。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到温度和压力随关井时间的井筒分布,并将井口关井压力科学地折算到井底,为油藏的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导出了描述稠油热采井井筒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得到井筒温度分布的解析解,显示井筒温度分布服从指数函数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热流体注入量,反映了井筒内流动和传热特征。应用本模型可得到不同蒸汽注入量条件下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计算方法简便快捷,方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CO_2气体的热物性参数受压力与温度影响较大。运用S-W与Vesovic方程对二氧化碳气体在不同压力温度下进行密度,黏度,导热系数与定压热容的参数计算,在各温度压力下得到热物性参数的变化曲线。运用计算精度较高的P-R方程得到二氧化碳密度数据,与S-W方程的计算误差进行对比,P-R方程的误差最大值达到了5.204%,不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而S-W方程的计算误差小于0.25%。S-W与Vesovic在预测二氧化碳热物性参数上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为二氧化碳气井生产,提高采收率等井筒温度压力精准预测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良义  李秀菊 《科技风》2013,(12):149-150
针对井筒检查孔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采用了钻前修建钻塔底座,选择合理的钻具组合,强化套管作业过程。按照不同地层,选用不同的泥浆性能的技术措施,从而顺利完成了井检孔的施工,施工质量达到了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根据抽水试验成果,运用稳定流的裘布依公式进行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采用大井法进行井筒涌水量的预算。预算井筒涌水量为3384.72m3/d,该成果与流量测井结果较为吻合,可以作为建井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小军 《内江科技》2013,(6):136+85
高压油藏面临作业难、压井作业地层漏失和油层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高压油井的不压井作业和油层的有效保护,研制了地层隔离阀。通过机械开关控制地层隔离阀中球的旋转,实现油管通道的开启和关闭,隔断了作业井筒与油层。现场应用3井次,作业一次性成功率100%,保护油层免于污染,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一叶轮外径雷诺数为5.9×106,马赫数为0.8的离心压缩机级进行了性能实验测量,得到了离心压缩机的温度、压力、效率、压比等性能参数。应用计算流体软件中的SIMPLEC算法,并在压缩机内动静耦合区域采用多重参考系法、在近壁区速度及温度的计算中采用壁面函数法,对离心压缩机整机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相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0.
赵军 《今日科苑》2009,(20):71-71
本文针对注汽井井下蒸汽参数的常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倒推法评价隔热管隔热性能的方法,通过一段可知实际热损失情况的井筒,推算隔热管的平均隔热参数,并将该系数引申到全井或同一组管柱的其它井进行井下蒸汽参数计算,使计算过程摒弃了多种隔热因素的影响,解释结果更贴近实际,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1.
气井一点法试井工艺技术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已广泛应用于大牛地气田气井产能预测和评价,一点法试井只要求测取稳定的地层压力、一个工作制度下的稳定流压,但一点法对资料的分析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统计性,分析误差较大。特别是大牛地气田属于低渗透气藏,压力恢复缓慢,所测的地层静压值偏低,求产开井3天以上多数井测取不到稳定的流压,所取流压值偏高,计算的无阻流量均偏高。因而根据一点法所得到的产能方程来预测地层产能往往偏大,经验统计表明,开井时间越长,所求的无阻流量越低。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张翠兰  赵玉龙 《内江科技》2011,32(7):21+29-21,29
本文通过水平井井筒压降模型,应用动量守恒定理,通过气藏压裂水平井地层渗流和水平井筒管流的耦合得到产能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运用该模型对西南油气田某低渗气藏进行了实际计算,同时分析了井筒半径、水平段长度、裂缝半长等参数对井筒压力损失和水平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筒内的压力损失对压裂水平气井的生产动态有一定的影响;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存在一个最佳长度值,裂缝半长也存在一个最佳长度值。  相似文献   

13.
渤南低渗透油田油井普遍结蜡,在油井洗井清蜡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低,入井液往往大量进入地层,造成油井水锁等问题。防顶卡瓦和Y221封隔器,配套防倒灌底阀及沉降管、丝堵组成的保护低渗透油藏的工艺管柱,可以防止入井液对地层的伤害,减少管柱上部井筒液柱对地层的回压,放大生产压差,提高地层供液能力;现场应用表明不仅能避免入井液对地层的伤害,还提高了低渗透油藏采油速度,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朔 《内江科技》2014,35(9):69-69
流压远低于饱和压力时,在油井附近形成脱气圈,渗流条件发生变化,地层内两相流变为油气水三相流。在原油脱气情况下,油相相对渗透率不仅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也是含气饱和度的函数,因此用油水两相相渗曲线计算的采液指数存在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用油层气油比修正采液指数,计算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廷彦 《科技风》2012,(12):140-141
西安煤业公司六区暗主付井这两个井筒是永久巷道担负着运料、入风、提煤作用.其上方有煤柱,随着矿井的开采,储量减少,进入了残采阶段,准备采井筒煤柱,开采时对井筒有影响,因此,从矿压角度去分析来压原因,对井筒煤柱的合理回收及减轻对井筒的破坏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6,(3):30-32
本文从四个方面(水深、隔水管环空压耗、节流管汇压耗和气侵循环排气)探讨深水窄钻井液密度窗口的原因,随后又在传统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环空压耗、气侵以及节流管汇压耗对深水钻井井身结构设计的影响,在井身结构设计中引入压井循环压耗当量密度。改进后的新方法更符合深水钻井特点,设计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技术研究是针对井筒中原油析蜡、积聚后,对井筒和流程系统升温清洗,保持油井正常生产的热力清蜡技术研究。本技术与目前现有的清蜡工艺相比,其工艺技术性能先进,杆柱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具有清蜡效果好、不伤害地层、不停井施工、经济适用等技术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建立了考虑地层砂对流体粘度影响的井筒中地层砂传输的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井简流速越高,携砂能力越强;井斜在45°Ц75°之间的井段砂砾最难携带,而水平段的临界携砂速度紧高于直井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宁东地区某矿风井井筒为依托,该井筒因淹水由普通工法改为冻结法凿井,为准确掌握该井筒冻结过程中冻土发展情况,对盐水温度、冻结圈径内外冻土温度压力进行了跟踪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该淹水井筒盐水温度和冻土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淹水井筒施工提出一些建议,这些方案和结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6,(9):27-28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常用措施,埋藏深、温度高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岩反应速度较快,有效酸蚀缝长较短。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地层,为促进返排,酸压中常采用伴注液氮方式。由于液氮温度低,液氮除了起到促进返排作用之外,还能起到降低液体和裂缝面温度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酸岩反应速度,增加活酸作用距离。但目前缺乏有关液氮伴注降温、降低酸岩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本文针对酸压中液氮伴注降低温度和酸岩反应速度方面进行研究,为酸压中液氮伴注设计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对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