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胡君 《今传媒》2006,(3):29-30
一、社区行活动要素2004年10月17日,《武汉晚报》的工作人员走进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在本地报纸中率先发起了社区行系列活动,该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成为《武汉晚报》的一个品牌,为受众所熟悉。该活动以走进居民社区为形式,以该报“新闻148”、“田巧萍导医”、“  相似文献   

2.
城市晚报如何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每一个毛孔?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把城市晚报打造成社区媒体即社区报,需要培养一大批通民情、知民意、为民服务的社区记者,需要城市晚报动用自身力量完善和发展社区生态,并使晚报本身成为社区生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社区报要办下去,必须突破许多人通常认为的这样一个框框:所谓社区报就是报道社区里“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那些事。2009年4月,绍兴晚报在全省媒体中首创了“报中报”——《绍兴晚报·社区报》,逢周四出版,每期8个版。三年来,《社区报》尝试通过“精挑选题”、“举办活动”、“强化服务”等手段,试图跳出这一窠臼。  相似文献   

4.
我国晚报发展势头仍很迅猛,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50多家。但在与日报这里专指党委机关报、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快报、时报、生活报等、专业行业报以及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大众传媒的竞争中,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已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晚报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社区”的建设者———报人,与“居住者”—…  相似文献   

5.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5月28日,《郑州晚报·登封晨刊》(后改名为《郑州晚报·登封播报》)首期报纸出街,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30多期,广告收入100多万元。作为《登封晚报》的一叠(D叠),以社区报的形式出报,它的影响和意义在哪里?在"传统媒体走向衰退"的论调中,社区报能否打开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作为形式上的社区报,《郑州晚报·登封播报》能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冲击,平面媒体的发展遭遇瓶颈,。应运而生的社区报,也许是目前不少都市报尝试的一条新路。本文以河南地区第一份社区报《郑州晚报?社区报》的出生和成长为切入点,探讨社区报发展过程及盈利模式,为城市都市报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新闻版,“老娘舅”作为固定的栏目与读者见面。2010年7月19日,《南湖晚报》创办了社区报,成立了“老娘舅”工作室,“老娘舅”专栏作为社区报的主打栏目,无论是刊发频度还是行文包装上,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9.
在庆祝武汉晚报复刊20周年的日子里,武汉晚报又迎来一件喜事。9月14日,经武汉市公交监察办批准,武汉晚报门前的“解放村站”正式更名为“武汉晚报站”。  相似文献   

10.
阳婷  王卫明  马岚 《东南传播》2011,(4):115-117
本文以《南昌日报》和《南昌晚报》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南昌媒体社区新闻报道现状与特点。两报在报道体裁、报道题材以及新闻线索来源三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昌晚报》早期有过社区新闻专版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本文通过解析其新闻专版的运作来探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为南昌媒体乃至其他二线城市媒体更好地开展社区新闻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7,(3):56-56
近日,上海第一张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在试刊9个月后,正式创刊。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新闻晨报》正式立项,开始筹备推出社区报.当年8月底,开始在上海三个街道试运作社区报项目,通过与每个街道谈判,设计科学的运营流程和独立的内容模式,为不同社区量身定做个性化报纸.作为主报的延伸产品,社区报实现了平面媒体在渠道拓展、新闻业态上的一次探索. 试运行3年多以来,《新闻晨报》的社区报项目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新闻晨报》已经与上海35家街道和单位开展合作,推出了35个个性化版本的社区报,其中30份社区报为每月一期,周家桥、五角场、花木、南京西路、大宁等街道的五份报纸已成为双周刊.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来,"社区报"模式正被国内外媒体推崇.2009年4月,<绍兴晚报>创办"报中报"--<社区报>.创刊至今已办70余期,逢周四出版,每期一叠8个版(含广告,实际刊发报道内容量为5~6个版). 一年多来,<社区报>"摸着石头过河".开通专门社区热线,建立社区QQ群(正筹划建立"社区网"),开设"社区红人馆""台门故事""社区论坛""刺猜球"等特色栏目,招聘首批市民记者、通讯员,逐渐形成"题材内容可看、形式包装可读、立意小中见大、服务亲密无间、活动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理念,在社会上已形成一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社区手机报的现状 中国社区手机报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几种主要类型的社区手机报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的纸介质社区报,发展缓慢,单独的社区手机报更是少见,大多数社区报内容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社区版中.现在主要成型的是国内第一家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办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版》、天津《滨海时报》、深圳《南山日报》等社区报纸,作为媒体现代化的新一代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现象理所应当地对媒体产生了影响,敏感的媒体自然要作出必要响应,对社区新闻的重视、配备专职社区记者、开设社区版乃至开办社区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体现象。近年来,《平顶山晚报》在强化社区新闻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并有许多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宋宾娜 《新闻实践》2013,(11):42-45
核心阅读:创办地方版或社区版成为包括钱江晚报、新闻晚报、齐鲁晚报、新闻晨报等众多国内主流都市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一种探索。用分众传播、准确定位、个性服务来满足小区域内读者的要求。为此,钱江晚报于2009年6月创办《宁波城事》版、2010年7月创办《金华城事》版、2012年6月创办《今日下沙》版。然而,在互联网背案下,原有的社区报模式优势已不明显,办好社区报,必须有新的认识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晚社区报》《家报》和《都市资讯报》等5类报纸。《新晚报》是哈报集团系列报刊之一,在全国晚报综合类排名中位居前十五名,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几家晚报之一,是房地产、医药保健、IT、汽车、金融保险、旅游等广告市场的首选平面媒体,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发行量。晚报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年发行量40万  相似文献   

18.
陈旭钦 《新闻记者》2001,(10):37-39
我 国的晚报目前仍保持着发展势头。但由于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 ,已经使受众进入“分众化”传播时代 ,传媒的“窄播”趋势日益明显 ,不少人远离了晚报。如何营造“媒体社区” ?这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 ,同时关系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传媒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晚报营造“媒体社区”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理念 ,“社区”的建设者———报人 ,与“居住者”———受众一起互动 ,报社真正敞开“社区”大门 ,使“居住者”对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有认同感 ,呈现一种开放式办报的新气象。一、“媒体社区”概念的提…  相似文献   

19.
刘加 《传媒》2002,(10):18-19
刘:这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话题,我们来谈并非最合适。但《南山日报》作为首家国家正式批准的城市社区传媒,肩负着探索办好城市社区报之路的重任,而要办好城市社区报就必须首先搞清城市社区的概念,这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高:近年来,“城市社区”这个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标志着计划经济“单位包干制” 正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闻     
《成都日报》正式发行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成都报业市场增添了一份崭新的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日报》,原对开16版的《成都晚报》从市委机关报的职能中剥离出来,改为4开32版的都市综合类报。据了解,《成都日报》准备投资2000万元运作,其中层骨干与采编人员大多是原成都晚报的人马。现在,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的构架已基本形成:即由成都日报为龙头和核心,成都商报、成都晚报为重要子报,此外还有成都时代出版社以及几家杂志社组成。 今日快报推出 首席记者制 武汉《今日快报》推出首席记者制.首席记者在试用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