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7,(2):42-42
据1月12日《新闻晨报》报道:东方卫视将聘请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阳光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担任新闻节目特约主持人,不定期参与主持东方卫视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道。杨澜驾驭重大新闻的能力以及国际化的主持风格吸引了东方卫视的视线,由杨澜主持的名牌节目《杨澜访谈录》在东方卫视播出以来赢得广泛赞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徽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4,(2):13-13
@电视节目创新引擎(电视节目创新引擎网官方微博):【大型电视节目正在成为下一个的投资热点?】东方卫视喜剧真人秀《笑傲江湖》联合制作里有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欢乐传媒这些年貌似在拍电影,华录百纳主要拍电视剧,加上此前华谊兄弟参与《私人订制》等,这些电影电视剧公司纷纷参与节目制作,什么信号?电影电视剧市场化程度高,大型节目是下一个!?  相似文献   

3.
惠雨燕 《视听界》2013,(2):100-101
近年来,情感访谈类节目风靡全国,如江苏卫视的《人间》、贵州卫视的《人生》、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女性是主要观众。其特点:谈话主题平民化、私密化,通常是普通人讲述自己遭遇的情感危机、心理困惑、家庭和婚姻矛盾等,期望借助电视这个媒介平台解决个人面临的现实危机、生活困惑;节目现场通常有主持人、讲述嘉宾、专家(心理、法律)、当事人等多方介入,主持人及专家参与现场调解,  相似文献   

4.
《非诚勿扰》的话题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熊忠辉 《视听界》2010,(3):49-52
在这个天气变化无常的春天,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成为了全国观众的话题和谈资。根据央视-索福瑞34城市收视率调查统计,节目收视率最高达到了2.82%,成为全国卫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冠军。不少观众表示质疑:这个节目到底是相亲还是表演秀?本文无意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恒军  冯洋 《当代传播》2012,(5):108-110
人物专访类节目是目前全球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之一。近年来,虽然此类节目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缺陷依然十分明显:精品匮乏、主持人与嘉宾缺乏、话题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等问题困扰着节目的进一步发展。阳光卫视创办于2001年的《杨澜访谈录》12年来采访了600多位嘉宾,成为中国电视史上历时最长的高端人物访谈类节目。究其成功的奥秘,主持人语言艺术的成功运用,居功甚伟。本文主要研究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在节目中精彩运用的具体表现,以期给同道者启迪。  相似文献   

6.
贾琳  董珺 《新闻传播》2010,(5):141-141
想起《星光大道》,脑海中便浮现毕福剑的憨笑;说起汪涵。就不自觉的想起《天天向上》。如果说一档优秀的主持人节目成就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主持人。那么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也同样会造就一档高收视的主持人节目。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以下“主持人节目”简称为“节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闻话语节目经历了当事人接受采访的单口时代:主持人参与话题的对口时代后,进入了新闻谈话节目的群口时代,颠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单线传播模式,拒绝既定的宣讲内容,创造一个不仅让当事人有话说,并让多元思想代表现场针锋相对的“大谈话场”,无疑是对新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新的挑战和考验。那么新闻谈话节目群口时代的主持人要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呢?为此,凤凰卫视2006年开播的《一虎一席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杭晨 《新闻世界》2023,(2):74-77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明星化泛滥的现状下,河南卫视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植根文化沃土,深耕文化节目,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本文梳理了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整体发展脉络,分析了河南卫视为何选择“文化立台”这一频道定位,重点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开山之作《梨园春》和近年成为爆款的《唐宫夜宴》这两档节目为例,从两档节目的共性因素来一窥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成功之所在,创新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准确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节目或者一位主持人成功的关键,在以情感沟通交流为主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制作中对其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品牌栏目《约会万人迷》为例,探讨相亲交友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要求、角色定位,试图对于同类节目乃至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电视相亲节目是指由电视台策划制作的为未婚男女提供相亲平台的电视节目。电视相亲节目邀请自愿报名参加节目的男女嘉宾来到录制现场,通过一定的环节互动与交流,使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配对成功,从而达到相亲的目的。①目前比较著名的电视相亲节目有: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爱情连连看》、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百里挑一》等。  相似文献   

11.
陈序 《新闻记者》2005,(2):71-73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总结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由于那时候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很少,所以观众只能仰望主持人和节目本身。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观众已从仰望者变成了评价者,并开始参与节目。第三阶段是《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2.
林玲 《东南传播》2013,(8):62-63
2010年以来,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潮。与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类型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这种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本文从"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选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究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热播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春节期间,各卫视为抢夺收视阵地纷纷出奇出新。大年初一,浙版《西游记》同日登陆浙江、安徽、山东和福建东南卫视;同类节目争相播出,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PK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时刻准备着》PK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主持人频跳槽,继李响、马可、李好之后,近日彭字也确定抛弃湖南卫视投奔江苏卫视。而湖南台的最新举措是:签下来自央视的主持人方琼,这也是继央视主持人曹颖后,  相似文献   

14.
周红华 《新闻传播》2009,(8):147-147
从央视的《讲述》开始,各种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倾向日益凸显。新闻节目、谈话节目、科教节目、娱乐节目等都纷纷把故事化作为节目的理念。如央视的《走近科学》、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益。本文论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倾向及其泛化后的弊端.并提出了电视节目故事化中进行创新的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改事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记者摇篮》2009,(7):82-82
近年来,故事类电视节目不断发展壮大,中央电视台有《财富故事会》、《讲述》,江西卫视有《传奇故事》,辽宁卫视有《王刚讲故事》,直至2009年初吉林卫视又开办了一档名为《牛群:》的栏目。之所以各家电视台前赴后继,纷纷上马故事类电视节目,是因为这类节目确实给各电视台带来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可以说,故事类电视节目在占领了各家电视媒体荧屏的同时,也深深占据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年初,由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团队制作的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电视节目《最强大脑》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在电视观众对于表演类真人秀节目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最强大脑》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作为口号,将科学作为主打方向,成功的把江苏卫视打造为科学智力类节目的一个品牌。本文将以该节目为例探究我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故事”走俏中国电视荧屏。为数相当多的节目、栏目、频道纷纷打出故事牌。除了铺天盖地的电视剧在讲着各种各样虚构的故事外,新闻有故事化新闻(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纪录片在讲述真实的故事(中央台的《讲述》),谈话类节目故事化趋势越加明显(中央台的《聊天》、湖南台的《真情》)。法制类节目更是以案件重演的方式大张旗鼓地讲故事。甚至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如少儿节目、服务节目、科教节目等等也在故事化。一些频道如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则大摆龙门阵,把“故事”升格为频道定位的高度。为什么在电视界会出现这股“故事”热潮?面对这个新现象。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故事化”电视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你得有个家     
要问谁是中国现在最出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说:《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九九兔年春节晚会上,崔永元这个才被人们知道一年多,又颇像绕口令般不太好念的名字,却和中国大牌小品明星赵本山、宋丹丹一样响亮。这三位联袂演出的节目是春节晚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崔永元也因此成为全国观众心目中的明星。有人会说,有《实话实说》,才有崔永元,这话不假,但如果少了崔永元,《实话实说》又会是什么样呢?在《实话实说》开办初期,曾有几位主持人轮流上阵,他们也都身手不凡,可观众和导演看来,还是崔永元更合适,换了挺…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超级访问》的热播,李静成为了观众十分喜爱的主持人,她的成功对于正确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她既是主持人又是制片人的身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真诚幽默个性的空间,个体角色与媒介角色的完美融合使得节目与主持人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20.
名人访谈类节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为代表,访谈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型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