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欣 《百科知识》2015,(3):38-40
<正>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在中国,这个艾滋病日还添加了副主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从"3个90%"解读"零艾滋"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快速通道:在2030年以前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战略目标,人类有望于2015年后终结艾滋  相似文献   

2.
正"艾滋孤儿"是指因艾滋病而失去父亲或母亲,或失去双亲的14岁以下的儿童,往往还包括因监护人患病无力承担抚养义务致使儿童被抚养权难以得到保障的儿童。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把他们称为"艾滋病造成的孤儿",简称"艾滋孤儿"。艾滋孤儿既含有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患有艾滋病的儿童,也包含尚未感染病毒的儿童。大量存在的艾滋孤儿艾滋病是人类在新时代面对的共同灾难。当病魔之手伸入小小家庭,对  相似文献   

3.
专利检索结果表明,我国已初步拥有自主开发抗艾滋病药物的能力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2011年11月8日,在2011年全国报刊媒体禁毒防艾宣传培训工作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一个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人突然之间便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他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德国柏林接受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令人惊奇的是,经过骨髓移植后,他的艾滋病居然被神奇地"治好"了。艾滋病这个长久以来被医生和科学家们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成功地治愈了?"柏林病人",黑暗中的曙光?艾滋病一直是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眼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艾滋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传播,它无情地吞噬着社会财富和人们的生命。面对其高传染性及不可治愈性,认识艾滋,主动预防,远离艾滋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毒品与艾滋病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远离毒品热爱生命,预防艾滋珍惜生活"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国度。但近年来毒品和艾滋问题并没有减少,自2007年以来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且幅度较快,案件数从2007年的3.8万件增加到2013年的9.5万件,年均增长16.3%。[1]期间共用注射器吸毒也是传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物流运输和信息网络而高速发展,世界各地"禁毒防艾"愈发的重要,它是影响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每当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时,社会各界都会讨论要"关怀艾滋病患者"。可是,如果艾滋病患者就在您的身边,您会怎样对待他呢?其实,艾滋病患者也不过是病人而已,他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儿童,原本是无辜和不幸的。患病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变得曲折,而来自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也许仅仅是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就可以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旨在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而这些途径中,可能有你不知道的“九大”途径。  相似文献   

9.
慧子 《百科知识》2003,(11):8-10
新的统计说,全球已有70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24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而且,艾滋病的传播高峰已从非洲转到亚洲。那么亚洲能不能像欧洲那样遏制住艾滋病?全球是否会被艾滋病吞没?  相似文献   

10.
据说,中国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北京某医院的教授,发病的8年前去过非洲。于是,有关领导在他入院的那天起,就要求他谈谈8年前在非洲的生活,这位有着丰富阅历的医学教授却拒绝回答提问,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他大概内心也觉得得了艾滋对病人自己、对妻儿都是不光彩的事儿。  相似文献   

11.
一位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在接受手术时,因为所输的血液不干净,致使他被感染了艾滋病.他患艾滋病的消息一传出,全世界的球迷都感到震惊.球迷们纷纷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球星送去问候,祝愿他早日康复.其中有一位球迷给他寄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得知你患病,我难过得要命.这些日子里,我总是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我常这样问上帝,为什么偏偏是你?”  相似文献   

12.
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干嘛慌慌张张的?啊?!他怎么会感染艾滋病呢?明天咱们班将来一位特殊的同学,听说他是艾滋病患者!好像是输血感染的。艾滋病好像非常恐怖。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嗯!还是先请教一下教授爷爷,看看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这些病毒都存在于什么地方?艾滋病病毒这么厉害!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 S”。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免疫能力,引发各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人的死亡。我们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破坏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各种…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的病毒模型。博士爷爷,这是什么啊?真漂亮,是新的仙人掌模型吗? 这是艾滋病病毒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2S):4-6
从1981年发现至今,艾滋病已流行26年,迄今医学界尚无根治该种疾病的方法。另一方面,公众对艾滋病的知识也比较贫乏,增加了防治这一疾病的难度。 下面是艾滋病的一些基本常识问题,如果你能答对60%以上,说明你对艾滋病有“抵抗力”,如果公众中有60%以上的人能答对60%的问题,遏制和战胜艾滋病就增加了希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08,(12):22-22
December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它的标志是红绸带,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8年1月正式确定的。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已造成超过2500万人死亡。艾滋病在全球肆虐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病毒结构图最新的统计表明,全球已有450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已夺去2500万人的生命。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全球预计到2010年HIV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在日益严重的疾病传播面前,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人类能征服艾滋病吗?怀疑归怀疑,但人们还是把征服艾滋病的目光看好基因疗法。那么基因疗法在今天对于艾滋病只是一种理想呢,还是正在实施呢?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人们现在还只是在观望,但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越来越有希望。从基因变异认识药物的有效性瑞士的一个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与一般疾病不同,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卫生问题,它还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者,都有可能受到来自不同途径的感染,所有人的健康和生命都受到艾滋病的威胁。联合国把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为的是加强全球性宣传,最大程度地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1997年12月1日是第十个世界艾滋病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赵春梅 《知识窗》2009,(8X):74-76
<正>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了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4302例,其中艾滋病人77753例,死亡艾滋病人34864例。2008年1-9月共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44839例,报告死亡艾滋病人数为6897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