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宇宙探幽     
浩翰无垠的宇宙中,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引人遐思,令人着迷,叫人神往。●恒星恒星的诞生恒星是由星际物质产生的,所谓星  相似文献   

2.
像地球上的万物一样 ,恒星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一、恒星的诞生在恒星起源问题上 ,现在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恒星是由弥漫物质凝聚形成的 ,称“弥漫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 ,恒星是由超密物质爆发形成的。不过 ,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支持“弥漫说” ,并逐渐得到大多数天文学家的公认。“弥漫说”的设想是 :在银河系里 ,远离我们几千光年的某个地方 ,一团巨大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寂静地穿越近于完全真空的空间 ,这团星际云的稀疏边缘向四周黑暗延伸几兆英里之遥。星际云占有如此广漠的空间 ,尽管它具有巨大的质量 ,但原子在星…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提到宇宙空间时,同学们往往会想到那里是一无所有的、黑暗寂静的真空。其实,这不完全对。恒星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也许是寂静的,但远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人们把它们叫做“星际物质”。  相似文献   

4.
恒星的一生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星际空间普遍存在着极其稀薄的物质,它在空间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通常是成块地出现,形成弥漫的星云。在外界扰动的影响下,星云会向内收缩并分裂成较小的团块,经过多次的分裂和收缩,逐渐在团块中心形成了致密的核。当核区的温度升高到氢核聚变反应可以进行时,一颗新恒星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恒星的一生     
吴妍 《科学课》2008,(5):46-46
恒星通常是在星际气体中诞生的。在星际空间普遍存在着极其稀薄的物质,它在空间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通常是成块地出现,形成弥漫的星云。在外界扰动的影响下,星云会向内收缩并分裂成较小的团块,经过多次的分裂和收缩,逐渐在团块中心形成了致密的核。当核区的温度升高到氢核聚变反应可以进行时,一颗新恒星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统称。主要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它们又被称为自然天体;在宇宙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宇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太阳与其他大多数恒星一样,是从一团星际气体云中诞成的。这团气体云存在于约四十六亿年前,位于银河系的盘状结构中,离中心约25亿亿公里。其体积约为现在太阳的500万倍,主要成份是氢分子。返就是“太阳星云”。经历四十多万年的收缩…  相似文献   

8.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报告说,他们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来自超新星爆炸时产生的星际尘埃.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在地球上发现来自另一个恒星的物质.这种星际尘埃是超新星发生剧烈爆炸时被抛向地球的,它是一种罕见的特殊形式的放射性物质。  相似文献   

9.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星际弥漫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集聚形成的,由氢氦元素的聚变反应热维持其生命过程。在历经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或中子星后演化为致密星体而结束一生。这种演化过程对应着它在赫罗图上位置的规律性变动。  相似文献   

10.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星际漫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集聚形成的,由氢氦元素的聚变反应热维持其生命过程,在历经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或中子星后演化为致密星体而结束一生。这种演化过程对应着它在赫罗图上位置的规律性变动。  相似文献   

11.
物质表现为三种形态,即固态、气态和液态。其实宇宙中大部分可见的物质(如恒星、星云),都不属于上述三种状态,而是等离子态。不过等离子态并非只存在于远离我们的星际空间,实际上等离子体技术在科学实验、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物质形态有所了解。下面提出并回答三个跟等离子体有关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中,辩证法三大规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难中之难,如讲解不清学生就很难把握它所揭示的原理。此时如果我们将计算机多媒体中的幻灯片切入进来,此疑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在自然界,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恒星是由稀薄的弥漫物质,即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弥漫的尘埃星云通过引力收缩转化而来,这是恒星演化的一次否定。这一否定过程就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中通过幻灯片的制作与播放向学生们传授。过程是:(1)首先选取星际云图作为背景;(2)然后在星际背景上绘制“星与旗帜”中的“爆炸”形图案,并以其作为“恒星…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6):F0003-F0003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相似文献   

14.
恒星演化     
简单叙述了恒星的诞生、演化及衰亡,展示了恒星的存在历程,同时表明了恒星这类重要天体的起源及演化规律。描绘出了恒星在星际气体尘埃中诞生,在主星序阶段稳定演化,最后以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告终的一生经历轮廓。  相似文献   

15.
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办法商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其引力场对邻近区域十分强大.但在星际距离上,其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所以通过引力观察它  相似文献   

16.
恒星演化     
简单叙述了恒星的诞生、演化及衰亡 ,展示了恒星的存在历程 ,同时表明了恒星这类重要天体的起源及演化规律。描绘出了恒星在星际气体尘埃中诞生 ,在主星序阶段稳定演化 ,最后以白矮星 ,中子星或黑洞告终的一生经历轮廓。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种宇宙观是许多人常常使用到的心灵药水。人生失意,诸般失落,因此去攀登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因此仰观天文,看看星空。就说看星空吧!在宇宙中大约有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大约由4500多亿颗恒星、星云等星际物质  相似文献   

18.
第1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恒星和行星;B.行星币¨卫星;c.恒星和星云;D.星云和星际物质。 ( )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黄赤交角;B.地面状况;c.大气环流;D.太阳高度角。 ( ) 3  相似文献   

19.
寻找黑洞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方法直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其引力场对邻近区域十分强大,但在星际距离上,其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所以通过引力观察它们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20.
在浩瀚的宇宙空间里,有许多星际云,它们散布在恒星之间,单单银河系里的星际云的总质量就占整个银河系总质量的1/10。尽管星际云的密度很小,平均每立方厘米大约只有10个原子,然而它的化学成分却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