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银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唐代文史,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唐朝与古代朝鲜半岛文学关系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崔致远研究》(韩国翰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韩文版)、《桂苑笔耕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与《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等专著。目前正在从事亚洲古代汉文学及唐代笔记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杨新勋副教授(博士)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经学尤其是宋代经学研究。在经书文句的解读、经学专著的整理与诠释、经学家思想的探讨、经学史的考察等方面有不少创获,已经出版专著《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校注《经学卮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和论文集《经学蠡测》(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相似文献   

3.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学研究。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话理论研究,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出发,参考和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民族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精华,深入剖析历代词论家的主要观点、理论成就及其不足,探讨其词学理论的环境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礼学研究是近期学术界的一大热点,坊间涌现了大量以礼为题的专著,如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版),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相似文献   

5.
王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文献学、礼学和经学。近年出版的著作有《三礼研究论著提要》(120万字,下简称《提要》)、《(礼记)成书考》(中华书局,2007年)等。目前,正在从事《礼记汇校集注》的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6.
氓(《诗经·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课本高中语文第三册2000年版注为“忠厚的样子”可也。王力先生《古代汉语》、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同。此本毛传“敦厚之貌”也。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戏笑貌”,林庚、冯沅君先生《中国历代诗歌选》“笑嘻嘻地”,程俊英、蒋见元先生《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嘻笑貌。《韩诗》蚩作嗤”,亦可。朱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2013,(7):70-70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小学国语读本》(第二册)(朱文叔编著,中华书局出版,民国二十五年三月版)。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经学史研究地位的日益突出,经学史研究的力作也不断涌现,而杨新勋博士的《宋代疑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无疑是其中翘楚。  相似文献   

9.
苏轼散文的编年、辨伪一直为古今学者所致力,清人王文浩《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以下简称《苏诗总案》)一向是较权威的考证,今人吴雪涛《苏文系年考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孙民《东坡赋译注》(巴蜀书社1995年)也作了不少工作。凡礼先生点校的中华书局版《苏轼文集》、四川大学古籍所整理的巴蜀书社版《全宋文》苏武文集部分也作了一些辨伪,但仍有不少错误及疑难之处。在此,笔者谨选列自己从事苏轼散文校注的点滴所得,以就正于方家。《老饕赋》(中华书局版《苏轼文集》卷一)清王文诰《苏诗总案》卷四二定此赋作于哲…  相似文献   

10.
薛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01-104
自唐代出现《毛诗草木虫鱼图》之后,又陆续出现了《毛诗名物图说》、《毛诗品物图考》、《诗经植物释诂》等多部《诗经》图学力作。《诗经》图学研究,是以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新尝试,它打破《诗经》研究的传统方法,开创了多角度、多学科结合研究《诗经》的崭新视角,从而丰富了《诗经》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13,(5):47-47
本期封面背景图选自《新编初小国语读本》(第三册)(吕伯攸编著,中华书局出版,民国二十六年七月版)。《新编初小国语读本》遵照民国二十五年七月教育部修正颁行的小学课程标准编写。  相似文献   

12.
此文选自中译本《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第10~18页。作者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日本著名史学家、汉学家,曾任大阪《朝日新闻》记者,多次游历中国,是日本“支那学”开山祖、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研究领域博大,涉及中国上古、中古、近世史通论及中国文化史、史学史、美术史等,有《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行世。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明人朱国祯(祯一作桢)《涌幢小品》已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明代笔记小说大观》本第四册,由王根林校点。兹考订明人林偕春的籍贯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为进一步增强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在充分调研和准备的基础上,相继开辟了《人地关系研究》、《语言国情研究》、《中国边疆学研究》三个专栏。  相似文献   

15.
“旮旯”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旮”、“旯”两字在近年来我国各种出版物──尤其是一些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使用频度令人刮目,而且早被一些权威性的辞典收录,予以确认。其实,这两个字来路不明,若轻率以用,常常徒增汉语的混乱。它们的规范化定位,大有可疑之处。一、昏旯源流的探寻(一)1705年编《康熙字典》(1962年12月中华书局翻印同文书局版)辰集上、二,肩“旮同旭。”无旯字。(二)1915年中华书局编《中华大字典》(1978年10月重印双版,1985年北京市)辰集第二页,有“[旮]同旭。见[篇海]”。无旯字。(三)1936年中华书局编《词海》(198年重印)以及194…  相似文献   

16.
潘飞 《现代语文》2009,(6):142-14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有《鸿门宴》一文,该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文中有一节写樊哙闯入酒席后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关于《诗经》方面的论著主要有《诗经讲义稿》、《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以及《宋朱熹的〈诗集传〉和〈诗序辩〉》等。在这些论著中,他将《诗经》看作是先民之民间文学作品,这对于打破经学传统,从而推动《诗经》学研究的现代化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他在《诗经》产生年代的考定上提出了四条路径,使得《风》、《雅》、《颂》中各篇章的时代界定更加确当,从而推动了《诗经》产生年代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他看来,孔子并没有删《诗》,只是对其中的《雅》、《颂》作过编辑和整理。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孔子和《诗经》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他对《诗》学的梳理,既重点突出,强调了《毛诗》和朱子《诗》学,又新见迭出,如对三家《诗》异同的论述、对《毛诗》来源的论述、对《毛诗》战胜三家《诗》原因的探讨、对朱子《诗集传》特色的归纳,都有异于常人之处。这些观点不仅充分展示了傅斯年研治《诗》学的成就,而且时近代《诗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屋下架屋     
庾仲初~①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②,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③,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④,都下~⑤纸为之贵。谢太傅~⑥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⑦。"(选自《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版)  相似文献   

19.
《诗经》作为《五经》之首,已有两千多年的研究史。在这漫长的《诗经》学史中,累积了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汗牛充栋的研究著述、繁杂纷纭的观点学说,在学术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对汗蔓无际的《诗经》学史加以清理和总结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时代学术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带有综论性总结性的《诗经》学《概要》、《概论》和《诗经学史》。  相似文献   

20.
结社是中国很早就有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人集团特别丰富。特别是宋代以后,文人结社之风大起,且形式多样,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对宋元时期诗社活动用力甚勤,但全面系统研究宋代会社的著作还要推周扬波博士的《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9月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