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一只手卡在花瓶里了,怎么也拿不出来,疼得直哭。他的妈妈只好小心翼翼地将花瓶砸破,把他的手拿出来。小男孩的小手被花瓶挤压得通红,却仍然紧紧地攥着小拳头。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分钱硬币。小男孩的妈妈很奇怪地问:“为什么不把手松开,那样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手拿出来吗?”  相似文献   

2.
书香门第     
我爷爷有一种奇怪的性格,那就是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任何事、任何见闻乃至于知识的性格。他的口头禅是:“有这么回事儿吗?”“你这是跟俺说故事!”“俺才不信哩。”这些口头禅一旦冲出,表示他已经很能信得过什么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摇头、拍桌子。我奶奶曾经背着我爷爷取笑他这种德行,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文媒体流传着一句笑话:“恨谁,就怂恿谁去办报,好让他血本无归!”在荷兰却有这样一位浙江籍老乡,自告奋勇地承办了一份华文报纸。自从套上这双“红舞鞋”后,他忙得像一架旋转不息的大风车——  相似文献   

4.
字趣     
送“琵琶”有个人给县官送枇杷,在信中把“枇杷”二字错写成乐器的“琵琶”。县官感到十分好笑,随口吟了两句打油诗:“‘枇杷’不是这‘琵琶’,只恨当年汉字差。”正好有个客人在座,当下应声吟出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官大为赞赏:“续得妙!”风雨对有位教书先生爱喝酒,喝多了就撒酒疯。有一天,他出了个一字  相似文献   

5.
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话,滔滔不绝喷他的傲慢与偏见的口水N小时!我恨他微博粉丝快增至四万,而且都是遍布全国滴十八岁女同邪!世上就是有这等有福气的老顽童。顶!OK,就在这里揭他疮疤吧。先要在此郑重声明:我绝对不是这老家伙的朋友,我俩多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一个"恨"字!因为,爱可以淡化,可以变为恨,而恨是永久的!我恨他可以懒得什么都不做,可以睡一整天到自然醒,可以无忧米,可以花钱买古玩、字画、奥特曼和歌斯拉,可以不劳而获!我恨他可以用标准英语、普通话、闽南语和广东  相似文献   

6.
笔名“张恨水”的由来老报人、著名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1894年生于江西南昌,少时酷爱文学,尤喜南唐后主李煜的《乌夜啼》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于是取其中“恨水”二字作笔名,意在勉励自己要珍惜光阴,莫让年华付水流。“新民报三张”张恨水1923年在北平办《世益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含  相似文献   

7.
监考     
有师曾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当时,作为学生,我正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篡夺“监考”的宝座,那是何等快意啊!终于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期中考试,安排了我们实习老师监考。  相似文献   

8.
我想从一个难以忘怀,使我流泪的故事谈起: 这天,窗外寒风呼啸,我的心更冷。突然,敲门声把我唤起来。开门一看,又惊又喜,是我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巩县孝南党支部书记张松魁和碱厂厂长小唧! 他们捧着两束鲜花。“给张姐插在最理想的位置!”松魁吩咐道。鲜花插在书架上的花瓶里。我惊奇地发现,他们把称呼改了,过去他们叫我“老张”和“张记者”,现在叫我“张姐”,我心头一热,泪花涌上眼角。“我思付着你最喜欢什么,想来想去,挑了这些好看的鲜花,好看吧!”松魁是叱咤风云的农民企业家,眼前变得烂漫热情。他诚挚地说,“听说你病了,大家委托我们来看  相似文献   

9.
1994年下半年,《语文学习》准备在10月号上发一组文章纪念爷爷叶圣陶诞辰100周年。他们当然不会放过爸爸至善先生,约他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内容由他自己定。爸爸那时候在做26卷《叶圣陶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实在没有时间。他对我说:“小妹(注:爸爸、爷爷经常叫我“小妹”,叫我弟弟永和为“小弟”),你来写一篇吧。”我很少写文章,要写有关爷爷的纪念文章,更觉得题目太大,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觉得非常为难。  相似文献   

10.
留些遗憾好     
据说,已是耄耋之年的著名诗人藏克家有不少年幼的朋友.早晨,藏老喜欢站在家门口,这些上小学的孩子们经过,总要与慈爱的“臧爷爷”亲热一番.多么生动的细节!我们由此可以窥见一位老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永远纯稚的“童心”、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不巧得很,电视片《诗人臧克家》摄制组去采访拍摄的时候,却正值暑假期间.制片人只好叹一声:“真令人遗憾!”就放弃了这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11.
我确信自己在那时被吓坏了!大约1987年,幽秘诡谲的畅销书《诺查丹玛斯大预言》让一个少年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诺查丹玛斯有关“1999年7月全世界遭遇灭顶之灾”的预言,一度置无数人于惶恐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在整理爷爷的日记。爷爷从十七岁(1911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延续到九十四岁去世(1988年),最后病重期间的日记虽然不是他写的,但记录了他每天的生活。七十多年日记几乎一天不落,只可惜有一部分日记在抗战时期日寇轰炸乐山的时候被毁掉了。  相似文献   

13.
一八六七年九月三日,瑞典马拉伦湖上有只船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船身晃动,浓烟滚滚。人们惊恐地喊道:“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要冲进去的时候,从硝烟里扑出来一个面孔乌黑、浑身是血的人,他狂呼着:“成功了!成功了!”这就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一段故事。在这之前的四年时间里,诺贝尔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其中一次把实验室炸飞了,他弟弟和他的四名助手当场炸死。他父亲惊吓、伤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笔者来到三市镇淡江村采访远征军英雄余克达,恰逢远征军团长凌则民的孙子、孙女前来祝贺余老90岁生日,他们相见甚欢,两个满含泪水的兄妹拥抱着他问:“我们兄妹哪个像爷爷?”老英雄破涕而笑:“都蛮像,脸部和眼睛最像团长的还是妹妹!”原来,兄妹俩每隔两年都要从江西宜春来探望爷爷最亲密的战友.  相似文献   

15.
爱恨两相宜     
你问我:“该如何放下恨?” 从他第一次说分手到现在,你一直在说服自己:饶恕他,是人都有弱点,都有猥琐及无耻。你自责不能说无愧,你自问能不能永不伤害别人。可是……理性是拗口而一字不苟的天道人情文章,恨却是窗口灌进来的煤烟,盘桓不已,驱不掉扫不净。一夜一夜,你在梦中与他争吵,  相似文献   

16.
白晶 《记者摇篮》2009,(4):80-8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视察。在此过程中,有一个新闻事件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即总理站在瓦砾堆上,眼含热泪对被困其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报界几乎不约而同的以《孩子们挺住!我是温爷爷!》为题进行报道,此后,“温爷爷”便成为温家宝总理在抗震救灾期间见诸媒体的高频词汇。  相似文献   

17.
王景华 《大观周刊》2012,(52):238-239
爱与教育,犹如花与花瓶,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花的花瓶。本文着重从“爱的眼神”、“爱的语言”、“爱的动作”等三个方面,阐述“爱’,在幼儿教育中的美妙作用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放下     
黑指波罗门来到佛陀面前,手持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陀对黑指波罗门说:“放下!”波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波罗门又把右手 的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波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现在你让我放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华子 《档案时空》2003,(3):28-29
袁世凯:小丫环的一个谎言让他兴奋了一辈子袁世凯从25岁起就有一个怪毛病,每天都要吃一些人参鹿茸等补品。做了大总统后,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每天午睡后,都要进补一杯参汤。这盛参汤的是一只玉杯,是西太后赏给他的。袁世凯十分喜爱。这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丫环端了参汤进来,谁知一不小心,玉杯滑落在地,“啪”地一声打得粉碎。响声惊动了袁世凯,他阴森森地问丫环是怎么回事?丫环当时吓坏了。摔坏了他的心爱宝物,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没了。这个丫环很聪明,她灵机一动,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口称总统爷,说:“我端参汤来,一进门…  相似文献   

20.
一 1990年底的一天,胡德海大胆地跨进了学校领导办公室。他向领导报告:“建议咱们学校办张校报!”他以军人特有的干练简洁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设想。“谁来办?”领导问。“我!”他望着领导,领导也仔细端详着他。他明白,领导是在问他:“你这个毛头小伙子能行吗?”他默不作声地从身上取下挎包,然后从挎包中掏出一叠烫着金字的获奖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近年来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