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两系稻两优2186头季稻进行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N、P、K肥量5项农艺措施研究,建立头季稻、再生稻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两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头季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叶龄、施N量、施P量和施K量;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是叶龄、密度和施N量,同时因素间的互作对再生稻产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优质杂交早稻T优7889进行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施N、P、K肥用量5项农艺措施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产量、净收入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艺措施对产量和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作用主要是施N量、叶龄和插植密度,对净收入的作用主要是施N、P、K肥量和叶龄.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每667m^2产量≥400kg、净收入≥380元的取值范围是:3.5~5.5叶移栽、插1.43~1.98万丛、施纯N11~12k、P2050~1.8kg、K2O3.75~7.88kg.  相似文献   

3.
大葱高产栽培氮磷钾优化配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河西走廊川水区大葱高产栽培氮磷钾优化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大葱产量与氮磷钾配施的关系遵从试验建立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的变化规律。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高产优化组合是:纯N187.5~252.0kg/hm~2,P_2O_5 112.5~144.0kg/hm~2,K_2O 262.5~357.0kg/hm~2,N、P、K三项比为1:0.6:1.4,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氮磷钾营养与白肋烟农艺性状及氮组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及氮组分含量与施N量、N:P2O5及N:K2O比例关系密切,单产、比叶重、烟碱与施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叶面积、田间叶面积系数、上中等烟比例、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施N量呈显著正相关.三要素对茎围、单株叶面积、田间叶面积系数、单产、上中等烟比例、总氮、烟碱、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N〉K〉P,比叶重、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总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则为N〉P〉K.农艺性状与氮组分含量的关系也较密切,总氮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系数、顶叶面积,烟碱与株高极显著正相关,总氮、烟碱、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茎围,蛋白质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系数显著正相关,而氮/碱与株高、茎围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试验结果,以施N270~300kg/hm^2,N:P2O5:K2O为1:0.5~1:2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巨型变异株系YK01农艺性状的影响,借助L16(4^5)正交设计表安排正交试验,于栽后70d测量未打顶的主要农艺性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1)施氮量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而叶数、茎围、最大腰叶的长和宽4项指标则主要受种植密度影响,且最大腰叶长受两个因子的影响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其余指标的主要因子影响均达到0.08及以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株高、最大腰叶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数、最大腰叶长、宽和茎围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节距与施氮量或种植密度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龙花243产量与不同种植密度、氮磷钾施肥量(N、P、K)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式,确立了高产优化栽培方案,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杂交玉米品种、667m^2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试验,得出最优的配置是:绵单1号品种,667m^2密度为2800-330株,施N量10-15kg,P2O5量8-11kg,K2O量5.0-7.5kg.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及产量因素为目标函数的试验因子效应系列回归模型。根据产量目标方程,采用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产量650kg/666.7m^2的农艺措施组合决策为秧田播量27.77~29.50kg/666.7m^2、秧龄40.96~42.74d、插秧密度1.55~1.87万穴/666.7m^2、施纯氮16.47~17.43kg/666.7m^2、9.1~9.3叶龄时喷施多效唑,并求得其高产最佳产量结构及对单因素、两因素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2002—2003年连续两年在菜区设置早春露地黄瓜田间诎验。结果表明,最佳经济产量的施氮(纯N)量、施钾(K:0)量分别为58.5、Ⅱ—Ⅰkg。  相似文献   

11.
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皮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因素肥料效应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得出皮棉产量1 431.51-1 444.82 kg/hm2的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227.92-255.37 kg/hm2,P2O5 161.97-168.94 kg/hm2,K2O327.25-354.04 kg/hm2.并对两因素互作效应及单因素效应进行了剖析.同时,对模型中有关专业技术统计参数的求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杂交玉米品种、6 6 7m2 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试验 ,得出最优的配置是 :绵单 1号品种 ,6 6 7m2密度为 2 80 0~ 330 0株 ,施N量 1 0~ 1 5kg ,P2 O5量 8~ 1 1kg ,K2 O量 5 .0~ 7.5kg .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磷钾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在配施了P2O5、K2O各105kg/hm^2时,水稻全生育期适宜施氮量为175-200kg/hm^2之间,施氮量在2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探讨新乡市高产水稻优化配方施肥量,采用3415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的N、P、K三元二次回归模型与NP、NK、PK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及N、P、K单因素效应模型,通过模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决选出各自模型的优化施肥量及产量期望,进而通过3类7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和相应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筛选出NP二元二次回归模型(K2O固定于"2"水平),即施N 186.59 kg/hm2,P2O592.25 kg/hm2,K2O 120.00 kg/hm2,既可获得10 335.32 kg/hm2产量,又能获取产投比为23.39的最大经济效益,可作为新乡市高产水稻的推荐施肥量.根据产量结构模型,模拟出不同高产水平下的产量结构,明确了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糯玉米皖单5号高产栽培的三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田间试验。对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出数学栽培模式,并建立了模拟优化密度、氮肥和磷肥实施方案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皖单5号种植密度为4408株/667m^2;尿素为33.83kg/667m^2;磷酸二铵为14.62kg/667m^2,可获得258.37kg/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新乡市不同肥力水平棉花"3414"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缺素区相对产量判断各试点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对新乡市土壤供肥量及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的增产效果与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NPK、NP、NK、PK及N、P、K三类七种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信息和期望产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不同试点的推荐施肥量为:新乡七里营点以PK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提供的施肥信息,施纯N 300/hm2、P2O5 154.2 kg/hm2、K2O 173.84 kg/hm2,期望产量4195.73 kg/hm2,产投比10.94;延津东屯点以NPK三元二次回归函数模型计算得出的施纯N 103.34 kg/hm2、P2O553.93 kg/hm2、K2O 270.65kg/hm2,期望产量3934.41 kg/hm2,产投比13.90;卫辉虎头庄点以P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施纯N225 kg/hm2、P2O5 300 kg/hm2、K2O 240 kg/hm2,期望产量3440.52 kg/hm2,产投比7.56.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小麦产量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及模型解折,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磷肥、追肥时期等主要栽培因素与产量的关系,提出了小麦高产栽培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引种和栽培试验表明,华杂2号油菜适合安徽省种植,尤其适合一年二熟地区种植.单产3000kg/hm2的最适农艺措施为:9月中旬播种育苗,MET化控,10月下旬移栽,密度15万株/hm2,施N180kg/hm2,P2O590kg/hm2,K2O105kg/hm2.硼砂15kg/hm2,磷、钾、硼肥一次性基施,N肥按底肥:苗肥:苔肥=5:3:2施用.注意防菌核病,集中连片种植确保优质.  相似文献   

19.
在一定磷钾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条件下 ,在配施P2O5、K2O各105kg/hm2 时 ,水稻全生育期适宜施氮量为175 -200kg/hm2之间 ,施氮量在2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高产水稻氮、磷、钾肥力效应模型及施肥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氮、磷、钾3因素4水平15个处理组合田间试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建立了以水稻产量为目标性状的N,P,K肥力效应回归模型,模拟仿真因素取值频率分析得出:水稻产量9750~11250kg/hm^2的施肥量,在施有机底肥4.5万kg/hm^2的基础上,施纯N 86.12~93.87kg/hm^2,P2O553.92~66.08kg/hm^2,K2O 54.20~65.80kg/hm^2,并通过高产水稻产量结构的数学模拟得出不同高产水平的结构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