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高职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针对的职业岗位之一是数控工艺设计与编程,现开设的专业课有《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制工艺与夹具》、《数控原理与编程》、《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等,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为以上专业课较少介绍数控工艺工装的内容,且数控工艺工装与普通机制工艺工装有许多不同之处。因而学生不能正确进行数控加工艺工装的设计,更不可能编制出  相似文献   

2.
机械工业部中专机制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中《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基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九门必修课教材已于1996年5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陆续出版.《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习题册》、《液压传动习题册》、《金属切削机床习题册》、《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册》、《机床夹具设计习题册》、《机床夹具图册》等辅助教材将于1997年5月份开始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为契机,结合《机床电气自动控制》教材建设之实践,探讨了对“交流调速”环节的理论教学改革的若干构思及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机制工艺及机床夹具》教学基础上,合理安排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机制”专业目前的全名是《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这一专业是由我国在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时,由《机械制造工艺》及《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两个专业合并而成的,到现在还保留着苏联设置专业上的特点,还没有能够冲破老的框框。这妨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妨碍着适应四化建设的人材培养。苏联建国初期,技术人材缺乏,当时大学也不很多。斯大林同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就发动工厂、工业部门办了很多单科性工科大学。这些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强,一般是根据某一种工艺或某一项产品的需要来设置的。《机械制造工艺》和《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专毕业生大部分的第一岗位是生产第一线操作工或初级技术管理人员。因此,中专教学改革,应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压缩陈旧内容的教学课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实训环节,使学生尽快适应第一就业岗位的需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将机械制造专业的四门专业课:《机床》、《刀具》、《工艺》和《夹具》综合为一门《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一、课程目标与要求《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加工所需的刀具、机床、工艺及夹具的基础及应用能力为目的,加强机械加…  相似文献   

7.
邓Yi 《机械职业教育》2002,(4):18-18,19
职业技术教育中,以前普遍使用的机械制造类专业传统教材的经典体系,在今天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原教材陈旧的内容,较长的理论课时,较少的实践训练,已不能满足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在重新审视课程体系后,将机制专业4门传统的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组成了一门新的课程《机械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机械制造技术》是机制专业的传统专业课《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的综合,内容繁多,篇幅庞大,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要教好《机械制造技术》课,除了要有厚实的机械专业理论基础与专业技术外,还必须在教学上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并熟练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机床夹具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制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课,现在一般是分两本教材单独讲解,且经常是同步进行,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会出现知识衔接不当、内容重复等问题,主讲教师往往只注意本门课的内容,忽视了相互衔接。请此原因,就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弊病。主要表现在:第一、知识的衔接问题。工艺和夹具教材中经常涉及对方理论,然而对方可能还未讲到。例如:夹具课讲到利用尺寸链计算定位误差时,工艺课可能还未讲到什么是尺寸链,这就会给学习带来障碍。第二、课时问题。由于工艺和夹具教材中有的内容是重复或相近的…  相似文献   

10.
中师教材《数学》,除《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和《代数与初等函数》中的“不定方程”一章外,其知识体系、结构与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基本相同,区别只是难度略小,但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中师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与高中的教育机制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师数学教学要体现师范特点,避免“中学化”。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功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制造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院校在相关专业中,不断增加课程数目,拓宽课程内容,同时加大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以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改革为例,对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重组课程内容 机械制造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艺型专业,其大部分内容比较经典,由于教材建设跟不上产业的发展,使得课程内容陈旧。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机械制造专业的知识,必须重新审视课程体系,重新组织课程内容。 机械制造专业的三门主干课是《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  相似文献   

12.
《金属切削机床》是中专机制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笔者认为,必须尽快使机床课教学由传统学科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岗位能力型转轨,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要求来组合课程结构和确定教学方法。 一、从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入手,确定基本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组织教学。 我们认为,现用教材仍未跳出“以学科为中心”的基本模式,与应用型技术人才教育宗旨相悖。我们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保留了教材中对典型机床传动系统分析及调整理论分析的内容,删除了偏离培养目标的内容,压缩或删去一些过深过繁的理论推证和理论分析,突出实用性、应用性,适当增加必要的实际应用知识及实例,主要做法如下: 1.将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通用机床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内容删去,重点介绍与机床使用、维修、改装有关的主轴、床身、导轨、操纵机构等基本内容,且把重点放在结论的应用上。组合机床设计重点介绍通用部件的选用、技  相似文献   

13.
在金工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对教材内容怎样适应专业需要作了一点改革尝试,其特点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与已出版的同类教材有明显区别1989年,高教出版社出版了机制专业统编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该教材的内容包含了工程材料和冷、热加工等.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国各类中专校的机制专业大都不要求也无必要在金工课中讲授冷加工.而这本教材中冷加工的内容占130总学时的23%,这势必削弱了工程材料和热加工的必讲内容,不利于满足机制专业需要.这次新编金工教材仍以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金工大纲为依据,但全部删去了冷加工内容,也删减了不适应机制专业需要的其他内容,减为100学时.其中《机械工程材料》60学时,《热加工工艺》40学时.这样,既减少了总学时,又能适应招收高中毕业生二年制和初中毕业生三年制少学时金工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为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新开发的“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编制、实施一般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使用、调试、维护一般机床、工艺装备的能力;具有设计简单工艺装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质量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具有查阅、收集、使用各种技术资料的能力。 一、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技术》有机地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4门传统的专业课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培…  相似文献   

15.
《玻璃工艺学》是硅酸盐工艺专业玻璃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但是长期以来,《玻璃工艺学》都是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本科教材大多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繁多,而且有些理论偏深、偏多,多数内容注重实际不够,理论与生产实际相脱节。这与国家教委所要求“专科教学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我校自1993年硅酸盐工艺专业被国家教委列为教改试点专业以来,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其中教材建设就是个重要的方面。作者长期从事《玻璃工艺学》教学工作,在教材建设中,我们对课程的体系与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现就以下几个问题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服装结构制图》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教材。教材的编写根据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基本要求》,还参照了服装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教材的编写尽可能做到与服装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一、教材的特色1.模块结构教学模块结构突出实践环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的适应性。教材分基础模块、实践模块和选用模块,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是本专业的必修模块,要根据生产实际和学生制图能力培养的要求,掌握服装款…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和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要求,教育部组织机械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制订了包括《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设备运行与维护》和《机械加工技术》在内的七个重点专业的整体改革方案、课程设置以及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行业七个重点专业的教学大纲,我们组织编写了其中六个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一、 原有教材的问题分析通过对机械类学校过去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其内容涵盖原《机床液压传动》、《机床电气控制》、《机床数控技术》等课程的内容。是“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一、设置《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的几点认识1.课程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重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课程设置不过份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而是要依据岗位职责、依据职业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确定。机械类高职专业是培养生产第一线工艺实施和设备运作的人才。其中,设备运作是指从事设备运行、维护、维修和管理的工作,是机电技术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技术、电动机技术和机床技术的发展,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在机电专业使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本人认真领会大纲要求,把握中等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各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脉络体系,明确重点和难点,努力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实施《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新课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职国家规划教材《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的主干课教材。该教材是依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服装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