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她干什么     
"活着那么苦,拉她干什么?"说这话的是一位叫刘辉的小男孩,今年才七岁。4月19日傍晚,刘辉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在自家的渔船上玩耍时,妹妹不慎失足跌进河里。面对妹妹的呼救,近在咫尺的刘辉既没有伸出自己的手去拉妹妹一把,也没有及时呼叫大人来施救,而是若无其事地继续玩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看着自己的妹妹被河水吞噬。事后,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及时呼救时,刘辉镇静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叫王力猛。听说他出生的时候晴天霹雳吓得他爸爸40几岁(蹲过大牢)的大男人居然大小便失禁。当时有个算命的瞎子对他奶奶说此人以后是皇帝的命。他在家的小名是三牛子,他哥哥大猪娃和姐姐二狗妹都比他大好多。那年越南战争爆发他哥哥就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听说他妈那时特伤心。牛子他姐上完初中就和一个号称黑道白道都搞得定的人结婚了,可没几年狗妹就因为偷汉子被打死了。所以三牛子是他家惟一的孩子了,他爸妈都对他特别好。我认识他是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那是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在教师里看见一个很忧郁的孩子明显和其他兴高采烈的人格格不入。我很欣赏他的忧郁,他  相似文献   

3.
卣子走后,臣德把丰裕叫到跟前,对丰裕说:“卣子先去治保队住一些日子,避避风口,走的时候也没有和你说,你没意见吧?”丰裕木然而冷毅地撇了撇嘴说:“没意见。最好他一辈子别回来。”臣德说:“这叫什么话?别人家的夫妻越过越有恩情,你们却过得有了仇了,他以后回来了,你也别总是爱理不理的。”丰裕一言不发,脸色如撒了白面一样雪白,连一丝红血丝儿也显不出来。臣德想这种白脸女人最难斗。  相似文献   

4.
男孩和菁恋爱的时候,总是走在她的身后。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和我走在一起?"他憨厚地笑笑说:"哪能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哩。"但她总觉得有一种孤独感,缺少安全的感觉。但她总会得到他及时的提醒:"前面有个坑。""车来了。"等到车子急驰而过时,他就把菁往旁边拉一下。  相似文献   

5.
傍晚,我正在外面办事,忽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妻问我,是不是我偷吃了楼顶花园的葡萄。我说,你不在家这西天,我太忙,连家都没回去过呢。妻子说,那一定是儿子干的好事。你去帮我把他叫回来,我得好好管教他。儿子寄读在校,正在准备考初中呢。楼顶花园的葡萄是妻子的心爱之物,我只好去叫儿子。  相似文献   

6.
昨天夜里妹妹哭着打来电话.她说:母亲被抓走了.我的心一沉,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是这样快.我咬紧牙,可眼泪仍止不住地往下流淌.我稳了稳情绪,告诉自己不许哭,一定要坚强.因为还有妹妹,她才十几岁,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怎能承受啊!我不停地安慰着妹妹,让她安心学习,我会想办法的.妹妹好像找到了依靠,恋恋不舍地挂断了电话.  相似文献   

7.
爱你至深     
"你不爱我!"有多少次你的孩子把这句话强加于你?作为母亲,你又有多少次按捺着内心的冲动不向他们解释你爱他有多深?终有一天,当我的孩子长大,能够理解驱使母亲做各种事情的良苦用心时,我会告诉他的。我爱你至深才打探你要去什么地方,跟谁去,什么时候回来。我爱你至深才坚持你一定要自己挣钱买自行车,虽然我们买得起。我爱你至深才保持沉默,让你自已去发现你精挑细选的朋友原来是个可怕的人。我爱你至深才逼着你把咬了一口的巧克力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面说,一面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相似文献   

9.
100分的谎言     
我看着作文发呆.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服,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地方,每次回来都给我买最漂亮的衣服.他有许多许多钱,多得能买100栋房子……我的爸爸,他是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0.
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可两天后回来就垂头丧气地闷在家里。我问了许多遍,弟弟才闷出一句话:"那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后弟弟又走了,是爹拿着木棒撵了二里多地撵回去的。爹一直在骂:"咋不是人待的地方?只要有人住,就是人待的地方。你个兔崽子,要再随便跑回来,瞧我打断你的腿!"  相似文献   

11.
我要把老师关进笼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上面那句看似疯狂的话。这个想法的起因要追溯到我读中学的时候,那时,班级里有一个天生残疾的女孩,她双腿萎缩,腰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因为家穷,买不起轮椅,她爸爸就用木头为她削了个拐杖,让她柱着。当时的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格外关照那个女孩子,经常在课间的时候扶着她出去吹吹风,有时候甚至背着她去上侧所。女孩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而总也不离身的拐杖终于被放到了课桌旁——因为有老师的失持,拐杖还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2.
安宁 《文化博览》2006,(3):12-13
姐姐出嫁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我正忙着考研,无法抽出时间赶到北京为她祝福。而在外打工的弟弟妹妹,甚至连消息都不知道。母亲一个人守在家里,拔掉电话线,话也不说,只是拼命地干活。似乎只有这样,她才会忘记有一个让她威严尽失的女儿。我背着母亲打电话给姐姐,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爸爸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爸爸对朋友宋铁铮先生讲述了他人生的故事,记在30多盘录音带上。当时并不是为了出版,只是想让我们后代了解一点他的经历,过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2002年我妈妈张允和去世,我女儿周和庆从国外回来发现了这些带子,她含着眼泪把它打成文字稿,但也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赵诚先生为写爸爸的传记,看见了这个稿子,认为很值得出版。于是,在爸爸讲述十七年以后,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份口述将成  相似文献   

14.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昏暗的冬日。那天,我刚收到了一本心爱的体育杂志,一放学就兴冲冲地往家跑。家,暂时属于我一个人,爸爸上班,姐姐出门,妈妈新得到一个职业,也要过个把钟头才会回来。我径直闯进卧室,"啪"一声打开了灯。顿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母亲双手掩着脸埋在沙发里——她在哭泣。我还从未见她流过泪。我走过去,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妈妈,"我问道,"出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15.
我是虫子     
兰草 《生态文化》2011,(5):44-44
说起来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一个高中生说他在食堂吃面条的时候,正吃得津津有味,忽然觉得有些味道不对。于是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发现了一个虫子。那正是我大妹妹的躯体,而且是半条躯体。当时他怪叫一声,当机立断跑到洗手间拼命地漱口刷牙,他恶心得三天没有到食堂吃饭!嘻嘻,你们看,我们虫子厉害不厉害?我妹妹的半个躯体,就令他一生难忘,我妹妹多有魅力呀!  相似文献   

16.
出门"打的",乘电梯上7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半夜上网,去歌厅、舞厅,困了不睡觉。之后失眠,再吃安眠药。管儿子叫"小兔崽子",管宠物狗叫"儿子"。挑最有特色的饭店吃饭,吃最可口的美食,在酒桌上大谈肥胖之害。把路边上植树的地方用来盖楼,在家里栽盆景。乡下的爹娘哪不舒服,他不知道,家里的小狗打了个喷嚏,赶紧上宠物医院。漂亮的美眉们,鞋上有一个小泥点子,一定要用高级的餐巾纸,小心地楷掉;口红淡了,一定要补妆;可是,路边烧烤摊从乡下贩来的死鸡子,都卖给了她们。  相似文献   

17.
老兵     
馨香 《文化博览》2006,(10):42-43
爷爷从家乡出去那年17岁,回来那年71岁。奶奶说,那天正好是你爷爷二线后的第三个月,刚刚起床,愣愣的,蹲在床头。突然说,咱回老家吧,娘坟上的草不知该有多久没拔了啊。昨夜俺见着娘她老人家了,她说想俺呢,叫俺赶紧过去给她看看。奶奶知道爷爷的脾气,他决定的问题十头牛也追不回来。于是,便打电话通知我父亲,叫他安排车辆。其实,奶奶就是爷爷的倔脾气娶回来的,那年,爷爷所在部队攻克济南,爷爷在战斗中负伤了。爷爷后来说,他娘的,哪里不好  相似文献   

18.
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 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爸,我现在非常生气.华金以后甭想再得意了."  相似文献   

19.
她经历了两段感情。第一段感情在她高一的时候已经到来,现在想起来,那是极端纯粹的精神恋爱,或者爱恋,因为他们不曾牵过手,不曾亲过脸,不曾感觉到彼此的温度。有时候一点点无心的碰撞,都给她惊心动魄的感觉:他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自己是故意的?这样的想法,让她几年后想起,都忍不住想笑出声来——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纯洁,太纯洁了。每次生病,她都会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我喉咙痛了,我感冒了,或者,我肚子痛了,这个习惯她一直保留了四年,在他们好像还是很好的时候。所以一直到现在,她一生病,就条件反射地想起电话,然后才记起,自己已经没有了那个人的电话号码,什么联系方式,她都故意忘记了。这一段感情,她跋山涉水,历经心灵上的种种苦难或者幸福,才知道,这不过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是她一个人的爱恋,他一直在那里,却是背对  相似文献   

20.
那时不懂你     
苍虹 《文化博览》2006,(6):61-62
我们曾是六口之家。父母亲,三位兄长和我。我们家女人的地位很高,父亲单位的人对我父亲说:"你老婆是‘常有理’,你女儿是‘惹不起’。"父亲一笑,不置可否。母亲是小学教员,她是个很优秀的小学教员。常常半夜三更才回家,说是找学生家长去了。有一天她拎着一块砖头回来,阴着脸。我们大气没敢出。过了许多日子,据父亲透露,是一个学生从母亲的背后扔的,母亲把这块砖头带给他家长看,让他挨了一顿好揍。我的三位兄长义愤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