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北沦陷以后 ,日伪于 1 938年 1月 1日在河北省成立了省级傀儡政权 ,即日伪河北省公署。日伪政权积极配合日军掠夺河北省的各种经济资源 ,其中农业资源是日伪掠夺的重点。为此日伪河北省公署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掠夺政策 :1 .打着“增产”的旗号进行间接掠夺 ;2 .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掠夺  相似文献   

2.
康恒印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1):58-60,99
河北省是中国的重要产棉区,伪冀南道又是河北省的重要产棉区。日伪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对伪冀南道内的棉花资源进行大肆掠夺。为此,一方面,日伪采取了诸多棉花增产对策,扩大产量;另一方面,成立华北棉产改进会邯郸区办事处(冀南道办事处棉产部),负责伪冀南道内有关棉产的各项工作。日伪对伪冀南道内棉花资源的疯狂掠夺,导致当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日伪统治时期河南省公署的相关史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日伪河南省公署政权架构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对构成职员的籍贯及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它们的特点,阐述其对日本侵略者实施“以华制华”方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境内大肆进行经济统制与资源掠夺,例如在被称为"大阪系资本的别动队"的沈阳铁西工业区以及曾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抚顺煤矿等地疯狂掠夺中国东北资源,残酷压迫东北工人。然而在同时期的中日作家笔下的东北工人形象却大相径庭。例如八木义德的小说《刘广福》(1944)塑造了一个安于贫困、献身于"王道乐土"的工人形象,而在王秋萤的小说《矿坑》(1940)中却描绘了一个在日伪统治下悲惨无助的工人形象。本文基于原文文本将两者所塑造的不同工人形象加以阐释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了解在日伪统治下已然成为惨不忍睹的修罗场的东北黑土地上中国工人的生活实态,揭示是奴役压迫而非"五族协和"的侵略实质。  相似文献   

5.
《滨江日报》作为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地区规模最大的报纸,记载着东北地区沦陷岁月的血与泪。虽然为宣传"日满协和",炫耀"王道乐土",该报纸站在讴歌伪满的立场上,但报纸公布的大量统计数字,却真实地反映了日本的战争企图,是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和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铁证。尤其日伪统治后期(1941—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作为远距离作战必备武器的飞机成为第一需要。日伪统治者为筹措飞机及飞机献金,加速对东北人民的搜刮,强制推行所谓的"飞机献纳"运动。日伪统治者极尽搜刮、盘剥东北人民之能事,采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掠夺方式,盘剥东北地区人民,体现出"飞机献纳"运动的本质是对东北地区极其疯狂、野蛮和丑陋的掠夺。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配合日伪对东北的统治,日本帝国主义于1935年3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大陆科学院。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大陆科学院的支持,加快对东北资源的开发和掠夺,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坤 《华章》2012,(34)
文章通过分析伪满时期日伪政权在东北的殖民金融立法,彰显其殖民社会统治功能,探讨日伪政权如何在东北地区通金融立法来构建金融殖民统治秩序,实现对东北地区的金融掠夺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并拥有占居民80%的农业人口,是举世闻名的谷仓之一。但在伪满统治的14年中,农业停滞不前,大量物产被日本掠夺。粮食是日本在东北掠夺的重点,这也是日本在东北侵略的重要原因。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使东北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9.
井陉煤矿是河北省重要煤矿之一,在抗战时期,被日军侵占了8年之久。日本侵占井陉煤矿后,掠夺煤炭资源,奴役煤矿工人。面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井陉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相似文献   

10.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侵略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屠杀.其表现有三:一是掠夺中国文化典籍,二是尽力焚毁难以运走的图书文献,三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进行炮击、轰炸。掠夺中国文化典籍方面的典型事例有二:一是2(1世纪初,敦煌藏书洞发现后,日本人橘瑞超闻风而至.盗窃藏书、遗画400轴,吉川小一...  相似文献   

11.
东北沦陷期间日伪实行了残酷、毒辣的鸦片毒化政策。从鸦片专卖制度的出笼,到欺骗世人的“鸦片十年断禁政策”及战时体制下的鸦片毒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并根据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该政策的实行,给东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成为政治奴役、军事进攻、经济掠夺和亡国灭种的重要手段,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并对东北人口数量和质量产生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2.
1.“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疯狂的人力、物力资源掠夺造成了拉美大陆上‘哪里越是富的不能再富,哪里就越是穷的不能再穷’的人类文明悖论。”第一个切开拉丁美洲血管的西方列强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湖北沦陷区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主要形式有掠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金属物资,强占工厂,设立银行,发行伪币,等等。这些掠夺,在短期内搜括了大量战略物资,暂时支撑了日本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但是,它极大地破坏了湖北沦陷区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加重了沦陷区人民的经济负担。同时,它使沦陷区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日本的侵略本质和伪政府的卖国面目,促进和加强了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因而,也大大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鄂西北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各地区缺乏土地的农民所吸引.纷纷移居本地。他们开垦出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鄂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开发过度.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掠夺.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选取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署三类六种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人均密度、地均密度三种评价指标和位序得分法,对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7.
依据Fuzzy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给出了地质旅游资源各要素的评价标准,确定了河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各指标体系的权重.经过复合运算得出评价结果,认为河北省各地质旅游资源总量相对应的地质旅游地开发等级较低,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  相似文献   

18.
北魏前期,即北魏既建至太武帝拓践焘统一北方以前,由于鲜卑拓跋国家刚从游牧部落发展而来,游牧狩猎之风盛隆;由于它在征服北部和西北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牛羊马等牲畜,并列置了规模巨大的牧场,游牧经济势力空间强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拓跋素统一北方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农牧并重的中期由于北方的统一.北魏统治者不得不注意力更多地向外扩张掠夺转向内部的巩固,因此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次数明显减少,史书所记载战争多为镇压叛乱或起义.不象过去专为掠夺牲畜珍宝而发动战争,战争所获也绝非同日…  相似文献   

19.
日寇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其“适地适产主艾”的指导下进行的。日寇对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首先是从建立殖民经济体系开始,内容涉及工业、农业两个大的方面。侵略手段主要采取公开掠夺、走私、低价收购等,使华北地区成为其侵略资源的供应基地,严重摧残了华北地区的经济,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资源、区位和机遇优势。近年来,河北省的农业旅游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承德丰宁大滩镇农业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河北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