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罗琨  黄旭 《河池学院学报》2004,24(3):119-122
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中国的国家角色发生了变化,“和平、友好、合作、负责任的地区性大国”是中国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在此背景下,中国理性地分析国际环境,调整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形成了“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以新安全观为基础,中国新世纪的安全政策“首先着眼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确保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以此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安全观“零和”、“单赢”的新的冷战思维模式、追求一超独大的绝对安全目标及以维持霸权稳定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的局限,以非“零和”、互利多赢的多向思维模式理解国家安全,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实现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新安全目标,主张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凸显了与美国利己的、排他性的安全观截然不同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安全观是对传统安全理论的超越,是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宣言,是新时期下中国发展国家关系的准则。中国新安全观是以中国新安全观核心要义为基础、以国家安全观和亚洲新安全观为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国家利益论评析中国新安全观,可以完整、准确、科学地从安全、经济、政治、文化等国家利益的核心方面说明中国国家利益对中国新安全观的需要,深刻揭示中国新安全观的全面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国际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总结国际安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从国家安全的含义看 ,它主张的是综合安全 ;从国家安全与他国安全的关系看 ,它强调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 ;从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看 ,它认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当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从维护国际安全的方法看 ,它主张通过对话增进信任 ,通过合作谋求安全 ,相互尊重主权 ,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首次提出并阐明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是在客观分析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突破传统安全限制,摒弃冷战思维,构筑新的安全机制,以及为我国的安全战略提供理论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启红 《教育探索》2023,(12):18-24
国家安全观教育是培育国民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推动国家安全观教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巩固政权、保家卫国为中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教育”“以捍卫和平、发展经济为重心的传统与非传统并行的国家安全观教育”“以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等三个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教育事业不断面临风险和挑战,从政治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等三个维度阐释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内在演变逻辑,对新时代把握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国家安全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安全观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组成部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客观依据;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基本精神;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是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一般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逐渐由政治、军事等传统因素转向经济、科技等非传统因素,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安全观是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对客观的经济安全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安全观念。在新经济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逐渐由政治、军事等传统因素转向经济、科技等非传统因素,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安全观是对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对客观的经济安全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安全观念。在新经济安全观的指导下应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的。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括,可归结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我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深刻内涵和思想。对其内涵与思想准确把握,有助于为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之路提供正确引导。本文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溯源和时代背景,接着对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更多角度探讨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构建之道。从战略文化角度入手,明确传统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行为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解读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文化传统背景,从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意义和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印度自独立后,就综合考虑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等因素制定了总体对华战略。其中,印度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是构成印度对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此战略的重点是稳固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的既得利益,并尽量将影响力扩展至南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地区。中印边界问题的阴影始终影响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而中印边境和平稳定、双方互信互惠才是两国共同发展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中国养老保险面临严峻的挑战。不断出现的城镇养老基金缺口大、筹资难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模式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构建符合国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结合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洋时代悄然来临。与此同时,我国周边海域的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频发,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安全问题已上升为无法回避的战略问题。在坚持和平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为我国和地区发展积极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孙子的"先胜"思想在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先胜"强调和平时期的国防和战争准备,"先胜"来源于"先为",即要做到"先知""先算""先备",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国家的海洋安全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观,对于新时期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道路、发展途径和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对我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及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境安全作为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原本是指一国的边境地区免受外来侵略、干涉和控制的军事安全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其内涵已发生很大变化,即除军事安全外,还指生活在一国边境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都能得以显著改善和提高的居民安全状态。“上海五国”及其继承者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是边境安全内涵演化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17.
世界正在走向科技革命主导下的全球一体化时代,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全民族的全面复兴。面临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信息化的挑战,现代教育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信息安全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是一项国家安全事业。为此,在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中,尽快制定《国防教育法》,普及国家安全教育,确立新的教育发展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副刊刊载文艺作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和发展现状,生产出海外读者所需要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国家形象与民族认同的语言文化符号,进而通过传播展示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华侨华人的族群认同、归属感和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中亚安全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外交战略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战略。在中国的周边,中亚是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需要重点经营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中亚国家都面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和中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发展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繁荣与稳定,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