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写作中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就作文的命题来说.教师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逼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一见也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气氛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境界。就作文的立意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表现出一个严重问题是创新思维的贫乏,尤其是考场作文显得呆板、无新意、无生气。无论题材、构恩、抑或立意,都存在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病根的原因之一是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少教师屈从于升学考试这一指挥棒,“应试”教学观念还根深蒂固。特别是在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的左右下,平时的作文训练,时常以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否定标新立异。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了,学生也习惯于写“四平八稳”的文章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以为首要的是教师应从应试的误区中走出来,切实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可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提高实效的内在动力。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哪些途径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作文需要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想象力。所以作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想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立意肤浅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角度单一,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够,有的甚至是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辩证思考,同时也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从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初步掌握了思维类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的思维类型,并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从作文的立意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更加深入。设计《感受·思考·想象--作文联想训练》一课,试图从一个侧面突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与联想的窗口,给学生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使学生的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相似文献   

5.
孔莉 《现代语文》2004,(7):38-38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千篇一律、思维程式化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长期运用传统思维模式指导学生写作所致。教师过多地强调主题、立意,使学生的思维圊于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性、灵活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创新思维引入到写作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强化创新思维的科学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创新来自思维,而发散性思维以其灵活性、独创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训练中得以开发创新思维。同时对作文教学有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因此,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开发要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做起。教师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7.
杨建平 《成才之路》2013,(17):46-46
"有创新"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是对文章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是考生在作文中获得高分的关键。要想使高考作文"有创新",考生须从以下几点着手。一、立意求新(1)打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考生作文立意的瓶颈,造成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弊病。考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思维训练,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去进行创新立意。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作文写作最忌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学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生、教师。思维训练模式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一、作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作文教学呆板,毫无新意。如今,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求异和创新。充分利用课堂作文训练,有目的地从不同选材,立意角度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训练,可逐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及敛散思维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定位于“能力立意”的趋势。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作文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需要激发,当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咬笔头”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通过“碰撞”来激活思维,从而打开作文思路和拓展作文思路。所谓碰撞就是联系,就是拓展生活空间,为学生作文提供不息源泉。  相似文献   

12.
霍文英 《新疆教育》2013,(13):60-60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必须根据创新思维的特性,科学地安排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来说,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性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功能主义学派语言大师鲍林杰说:"我们不能在语言之外进行思维,也不能在思维之外运用语言"。确实,口头作文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既需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通过想象去丰富材料,又需要通过构思,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去安排材料。但无论观察、想象、构思还是表达,都离不开思维。而学生在口头作文过程中,又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思维障  相似文献   

14.
付建军 《初中生》2011,(32):26-29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他语言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写作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导性、表达的多样性等特  相似文献   

15.
求异思维,是对同一对象或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关联出发,分析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说法,求异思维具有多端性、独特性、变通性等三种特性,这是就求异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程度而言的。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运用求异思维去审题立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作文破“格”出“轨”,不落俗套,富有新意,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做法。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题立意日本创造学会比嘉佑典先生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的作文练习 ,不能一味地用“文从字顺”来要求 ,必须要能逐渐体现其思想性和创新性 ,使文章立意新颖而又生动感人。那么 ,怎样在作文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达到这一目的呢 ?下面简谈两种常见的思维训练方法。一、多向思维方法的训练“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 ,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体会、欣赏 ,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同样 ,学生在作文练习中 ,对同一题目或同一材料 ,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感悟 ,也会得出多样化的结论。因此 ,在作文训练中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之呈辐射状态 ,多方位地认识和…  相似文献   

17.
高三作文训练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的训练,高一、高二侧重培养写作习惯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则需要培养综合写作能力,培养应试作文的能力。前几年,高三作文训练一般以给材料写议论文为主,但是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高三作文训练敲响了警钟———不能再让材料议论文的写作模式禁锢学生的思想。习惯于模式作文指导的老师,习惯于模式写作的学生,如何在高三作文训练中改变原来的文风,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在这里结合作文训练实际,对高三阶段作文指导做一些探讨。首先,高三作文训练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强化创新思维的科学训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学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模式,从时代特点出发,紧扣“思维训练”这一核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以及想象思维,力求通过思维方式的突破,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培养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作文构思训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在作文构思训练中通过多角度立意、反向立意培养辩证思维,通过“画面组合”法、“一线串珠”法“、虚实结合”法培养创造思维,通过构造段落来培养逻辑思维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