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鸿 《新闻前哨》2006,(7):72-72
新闻摄影是将新近发生的、变化的事实凝结成固定不变的视觉形象,真实地报道新闻的样式,它是介于新闻学和摄影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走出去"是一种不错的尝试:走出教条和理论,面对变化着的现实;走出教材和课堂,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新闻摄影魅力并提高新闻摄影技能;走出"国门",在世界新闻摄影潮流中提高新闻摄影的国际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春 《新闻世界》2014,(6):276-278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体育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本文以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新闻摄影奖项自2005年设立起至2013年共9届的获奖作品为样本,从照片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这些获奖照片的新闻和艺术价值。提出中国体育新闻摄影应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的回归并且体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体育运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刚 《记者摇篮》2004,(5):48-48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那它就必须遵循新闻理论,遵循新闻的五要素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中大多采用“抓拍”的手法。因为“抓拍”,不干预被摄对象,客观而真实的记录被摄体,真实准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完全符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风格和宗旨。虽然在目前新闻摄影作品中有少量的“摆拍”和“抓拍”相结合的现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第52届荷赛中,中国新闻摄影师取得了7枚奖牌的历史最好成绩。本文以此为契机,对中国新闻摄影参加荷赛的历程试作简略梳理,对本届比赛中国获奖作品所呈现出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中国新闻摄影可以在重大国际新闻题材上大有作为,中国题材值得新闻摄影人进一步挖掘,中国新闻摄影应当进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7.
视觉瞬间性是摄影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但“瞬间”并不代表新闻摄影的全部。平庸的“瞬间”,没有意味的瞬间,就是抓住了,拍出来的新闻摄影作品还是苍白无力的。那么,如何让新闻摄影的“瞬间”变得精彩而富有内涵呢?一、要善于发现“瞬间”体现的深刻内容在办报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摄影记者和通讯员来稿,  相似文献   

8.
王威 《新闻前哨》2007,(4):61-6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肘代的主题。在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新闻摄影也正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从改版到“变脸”,从品牌栏目创建到“责任造就公信力”的提出,近年来湖北日报不断在改革和创新中求发展,湖北日报的新闻摄影报道也正是在这样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迎难而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总的来说还滞后于“读图时代”受众对新闻图片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滞后于我国新闻摄影快速发展的要求,滞后于现代报业更多、更好、更精的目标追求。读者在呼唤,报纸在呼唤,版面在呼唤,老总们也在呼唤,他们对图片新闻重要性的认识走到了摄影记者的前面,都在渴望着有好照片上版面,上头条,唱主角。摄影记者怎样才能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拍出好的新闻图片呢?新闻摄影如何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呢?摄影记者如何适  相似文献   

9.
马婷婷 《新闻界》2003,(5):57-58
现在中国新闻摄影原创的“黑镜头”越来越多了,艾滋病,吸毒,矿难,妓女……。然而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决策此类照片的伦理学水平却没有相应的跟进。媒体在社会的转型期,站立在价值世界矛盾冲突的前沿,每一张诉诸于感官刺激的照片都考验着拍摄者、编辑者的道德决策能力。西方新闻摄影在这条路上摸索了很久,尽管笔者认为,我们的社会整体上道德水准高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然,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理解他们的新闻摄影作品及其理论在伦理学上经历的困境,将有助于解答我们眼下面临的问题。自由摄影人KenJarecke在违反军事禁令的情况下,拍…  相似文献   

10.
王威 《新闻导刊》2007,(4):33-34
创新是推动社会各项工作前进的动力,新闻摄影也正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而发展着。但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总的来说还滞后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造假可谓摄影界的一个顽症,屡治不愈。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时代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兴起,对于新闻信息的消费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2.
由新闻摄影造假引发的有关新闻摄影真实性的讨论,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更是引人注目。新闻摄影真实性有哪些基本要求,新闻摄影的失实有哪些表现,数字时代如何维护新闻尊严,坚守“真实”这一生命线,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了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作为文学艺术范畴的新闻摄影,承担了记录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实事求是是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杜绝造假,杜绝PS,在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这是对新闻摄影从业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多种媒体相互融合的视角之下对于新闻摄影行业的职业边界和生产内容变化做出简要分析,探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摄影业现存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力求促进新闻摄影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潘元金 《东南传播》2010,(10):69-71
在影像数码化、纸质媒介的市场萎缩以及传播媒介网络化的大传播环境下,传统新闻摄影的发展面临困境。"JETS"模式是新闻摄影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该模式在为新闻摄影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也将在新闻摄影传播的传播者、受众、传播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引起一系列的嬗变。  相似文献   

16.
瞬间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新闻摄影中所说的“典型性瞬间”,是指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能充分反映其新闻内涵的典型性瞬间图像。但在实践中,对新闻摄影的“典型性瞬间”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总的来说有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7.
訚洪 《新闻窗》2009,(3):51-52
当前,平面媒体都在纷纷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运行模式,以适应“读图时代”的要求与竞争,报纸对于新闻图片的需求越来越强,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当读者打开报纸,往往被一版那鲜活灵动、赏心悦目、充满“动”感的大幅新闻图片所吸引,这些动态新闻图片因其真实、简洁、形象、生动、冲击力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报人们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对于一名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理应做到无论遇到各类采访题材,都能及时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8.
新闻组照《黄石村民在印尼客机坠毁中遇难》继荣获第十二届(2005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二等奖之后,最近又荣获2005年中国地市报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这也是本人继2003年度新闻摄影《放鞭炮岂能驱邪保平安?》和2004年度新闻摄影《日夜守着电话机,祈盼儿子平安归》分别荣获第十届(2003年度)和第十一届(2004年度)福建新闻奖(新闻摄影部分)一等奖之后的第三次获省级以上新闻摄影的一等奖。这在莆田当地新闻史上属少见,也是本人始料不及的。但细想起来,这近三年“偶然”的新闻摄影“三连冠”蕴含着一定的必然,也包含着《湄洲日报》老总的良苦用心和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们翻阅报纸、杂志或上网浏览新闻时,首先映人眼帘的是摄影图片,而真正能够吸引你的视觉去注意它、感觉它、欣赏它、认识它的却是那些视觉冲击力强,蕴藏深刻内涵的优秀摄影作品。无疑,新闻摄影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对其所表现的新闻事件,对读者的情感导向、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报纸已进人“读图时代”,如何提高新闻摄影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换言之,具备什么条件的新闻照片才是优秀的,笔者结合这些年的采访、编辑、实践,想从“真实客观性、情感瞬间性、图文互补性、版面艺术性”,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闻网片,要“获取”,首先得“发现”,要“发现”首先得“觉察”。“在日常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思考的深度,对新闻事实的敏锐感觉和认识,决定了他挖掘题材的能力和对瞬间新闻实质的把握能力”。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事物,新闻摄影人对富含传播价值的新闻瞬间影像的敏锐感悟、察觉、判断能力,这种积累蕴藏于人心里的悟性能量,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