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布什二度入住白宫 随着克里承认失败,布什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将在明年初展开。对布什来说,与克里的白宫之战至少改变了两个事实,一是打破了父子总统(前有亚当斯父子)难以连任的宿命,二是改变了上次选举时普选票落后于对手的尴尬情势,而帮助他连任成功的既有过去4年中让大多数选民接受的政绩,也有对手的不足,更有本团队成功的竞选策略。对在任总统而言,竞选连任的过程更像一场“业绩考评”。只有当自身的业绩处于明显的下风或错误被对手成功地无限放大时,其对手才真正具有胜利的机会。从选举的结果看,尽管克里阵营抓 共和党在总统竞选中…  相似文献   

2.
一问:总统选举花多少钱? 美国大选历来都是一场金钱游戏, 花样翻新的各种选举活动花费巨大。今 年的选举资金,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10 亿美元。其中,布什和克里收到的捐款总 额,前后已超过4亿美元,是2000年总统 大选数字的2倍。克里创造了美国在野党 筹资的最高纪录。为了把布什拉下权力  相似文献   

3.
本月2号为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和总统候选人克里竞选美国下任总统投票的日子,结果如何,尚难确定,但此事早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使读者朋友了解更多的有关美国总统竞选的事情,特摘录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此来形容约翰·克里最确切不过了。3月2日,这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在10个州同时举行的“超级星期二”的预选中,一举拿下9个州,稳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终提名。今年11月,他将与布什争夺总统宝座。克里成功秘诀究竟何在? 克里于1943年12月11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23岁那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美国海军,参加越战。1972年,克里开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改朝换代”的选举年。在各式各样选举万花筒中,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大选倍受世人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11月3日上午11时,有“越战英雄”之称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给“反恐斗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打电话,承认竞选失败,于是现任总统布什终于如愿以偿得以连任,取得了再干四年总统的资格。  相似文献   

6.
论作秀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布什和克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秀,在伊拉克问题上态度强硬的布什,大选期间却陪着夫人慈眉善目地去看望贫民窟的孤儿;克里同样不甘示弱,想方设法推行他的亲民政策,结果,总统人选最终敲定于在秀法上技高一筹的布什。然而,同古已有之的许多作秀大师相比,布什的秀法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论作秀,姜子牙可谓“千古作秀第一人”,他作的是“怀才不遇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最后钓到的不是鱼而是彪炳史册的周文王,拜相之后,作秀大功告成,奠下周朝八百年基业,“留取丹心照汗青”;诸葛亮作的是“胸有成竹秀”,在…  相似文献   

7.
WhatIwishforismydadtoactuallygivemeagiftforChristmas.IwishtherewasnoIraqwar.IwishmydadwillstopwatchingtheBushvs.Kerry(克里,布什竞选连任总统时的最大劲敌)debates.Iwishthatmydadwillthrowawayhisjunkyradio.Iwishforagreatyear.TheChristmasspiritisthatgivingagiftisbetterthanreceivingagift.Itisalwaysgoodtohelptheneedy.RememberSantaClaus(圣诞老人)ischeckingwhoisnaughtyornice.ThisyearIamhopingitwouldbeaspecialyearforChristmasbecausethisismyfirstyearofhighschool.IwishthatIcanjoinasmanyactivitiesasI…  相似文献   

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此来形容约翰·克里最确切不过了。3月2日,这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在10个州同时举行的“超级星期二”的预选中,一举拿下9个州,稳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最终提名。今年11月,他将与布什争夺总统宝座。克里成功秘诀究竟何在?克里于1943年12月11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23岁那年,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美国海军,参加越战。1972年,克里开始涉足政坛。10年后,当选马萨诸塞州副州长。刚过不惑之年,他便当选联邦参议员,此后三次获得连任。这次竞选之初,克里的支持率只有11%,远不及前佛蒙特州州长迪安和前…  相似文献   

9.
2004年,又是美国的“大选年”,包括现任总统布什在内的八九名总统候选人已经热闹登场,不由让人想起2000年布什和戈尔惊险刺激的竞选场面。有人说,别看美国什么都很发达,惟独它的宪法及其所规定的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却相当“古老”,在我们看来,也相当复杂。在美国总统选举制的演变过程中,曾上演过许多“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情态是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气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表现人际功能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为分析依据,拟以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布什与克里之间的第一场电视辩论为文本进行了情态分析,揭示两位总统候选人在辩论过程中如何选用合适情态词以调节和听话者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其在辩论中阐明立场、抨击对方和说服选民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世纪以来,美国各媒体一直号称奉行“客观报道原则”。然而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都会有众多媒体公开表明政治态度,积极为自己所欣赏和服务的党派摇旗呐喊,让“客观、公正、中立”原则不复存在,美国媒体的这种党派色彩使其公众信任度严重受损,大大降低了其威信。例如,在美国2004年大选期间,《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表态支持克里成为美国总统。社论称,克里广博的知识和清晰的思维是他成为“一位伟大总统”的必备要素。而布什的任期则是“灾难性的”—伊拉克战争、给富人减税、不尊重公民权和管理无能,布什政府将美国带上了“一条极端右翼的路…  相似文献   

12.
第一现场美国东部时间11月2日早上6点(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上7点),美国2004年大选投票在东部一些州正式开始举行。这是2001年“9·11”事件后的首次美国大选。当天,美国各地选民陆续前往投票站投票,从现任总统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中选出第55届美国总  相似文献   

13.
张立平 《科技文萃》2004,(10):133-135
克里和布什同为耶鲁大学的一个有名的学生秘密社团"骷髅社"的成员,因此2004年的大选就变成一场"骷髅"大战.这一景象足以让想象力丰富的好莱坞"梦幻工厂"将此拍成大片  相似文献   

14.
张璋 《英语辅导》2004,(12):36-38
2004年9月30日,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克里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展开首场公开电视辩论。这是两人在选战中第一次公开面对面地交锋,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大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辩论双方针锋相对,内容涉及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多个领域。辩论让我们在一饱耳福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他们的“领导”风范。  相似文献   

15.
美国这几年,高等教育费用高速增长,超出了中下阶级的经济能力,使得他们“社会上升机会”显著减少,加上经济结构性的变化,更加剧了蓝领及中产阶级的下滑,有心之士对美国两极化的形成忧心忡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严辞批评布什政策分化美国,提出其纾解中产阶级压力的高等教育主张,民主党欲藉教育进阶一圆美国梦的价值观,是否能受选民青睐虽仍是未知之数;但其重视教育程度远远超过以往的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6.
吹不上去     
2006年3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这是布什首次出访印度,也是2000年克林顿出访印度之后,美国总统6年来首次访问印度。3月2日,印度总理辛格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在新德里宣布,印美两国已于当天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这个协议允许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印度共享美国的核技术,美国  相似文献   

17.
他被美国媒体称为“美国总统历史的百科全书”。他不仅来自布什的老家得州,还是布什总统竞选班子的成员。他如今正受布什之邀在为美国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全国演说,成为布什的“小智囊”。他有自己的政治目标——2032年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诺亚·马克库拉夫,一个9岁的小男孩。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总统之争,候选人布什和克里短兵相接,打得头破血流。他们互相攻击,无所不用其极。但他们始终都对对方的——准确说来应该是自己的——一个秘密守口如瓶。这就是耶鲁大学的秘密精英组织,通向美国顶级权力的秘密通道:骷髅会(Skull andBones)。 经过172年的繁衍生息,从白宫、国会、各内阁大部、最高法院到中央情报局,“骷髅会”的成员可谓几乎无所不在。“骷髅会”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布什8月1日绕开参议院直接宣布,他使用美国宪法授予他的权力,利用国会休会期而直接任命约翰·博尔顿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现年56岁的博尔顿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内担任负责军控和国际事务的副国务卿。参议院今年6月阻止了对博尔顿提名的投票,他被民主党人和一些共和党人指责有藐视联合国,举止傲慢,胁迫和报复下属等不良品行。按照正常程序,  相似文献   

20.
时事背景2004美国总统大选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落下帷幕,布什顺利连任。回顾这场美国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大选,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选的一些特点。特点之一:势均力敌本次大选可谓势均力敌。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选民支持率不相上下,双方都称“英雄”,但也都有“软肋”。布什以“硬汉牛仔”形象将自己塑造为“反恐英雄”,但却在伊拉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