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劳动力商品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同时也决定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以后,否认劳动力是商品,不利于深化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并且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本身缺乏彻底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贸往来、商品推销、产品介绍、导游服务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活动最重要、最直接的媒介就是广告。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广告业的兴衰程度,可以反映出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程度。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广告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广告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广告对于“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以及广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119页小字叙述中这样写道:“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其他地区,资本主义便无法发展。”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资本主义不对外扩张能否发展?要说明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弄清楚三点:1开放性和扩张性是商品经济的属性而非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性。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当然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而社会主义也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也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2商品经济开放性和扩张性反映在政治上要求本国政府要更多地为本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证了商品经济和城市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关系,认为中国商品经济较西方落后,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对商品经济作用不同,是中国较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缓慢的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已历300多个春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直接推动了广告业的繁荣壮大,广告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现代化大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英语作为广告载体在广告界的主导地位,以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后盾与前提、凭藉现代高科技,推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秀的英语广告,这些广告帮助英美厂商占领了大部分国际市场,对他们来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在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内涵,产生的条件,解决的途径有以及作用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混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应该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过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寻找顺利解决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被喻为商业化身的广告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各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越演越烈,而广告是商品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因此广告翻译的地位也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它的最终目的和主要功能就是要使消费者接受它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广告语翻译的重点应放在受众群体的接受和反应上。另外,广告涉及文化、心理、审美等各种因素,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问题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的功能和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就更加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搞清和弄通。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市场是人类产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它在封建社会以前就产生和存在了。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促使了市场范围更加广阔,市场作用更为突出。正如列宁所说:“哪里有社会分工,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商品广告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告语言也因此而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广告语言,特别是商品广告的语言,是产生和使用于商品流通领域里的一种特殊的实用语体,它肩负着介绍产品和塑造企业形象;沟通和传递商品信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导购买行为的重任。不仅如此,它还对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起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广告的语言及其语境必须源自于生活,象日常生活语言及语境一样自然真实,同时,又不象日常生活语言及语境那样随意,必须通过精心制作使之高出于生活。这样,…  相似文献   

10.
在商品经济中,广告对于提高商品知名度、扩大商品销售量的作用尤其突出,也是打造国际品牌的必要桥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品的英文广告设计日益流行,学习和借鉴经典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对于成功的广告设计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大量实例,就经典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从"词"、"句"、"修辞"等角度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下,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而是经过孕育而萌生的最初形态。 运城盐池有悠久的生产潞盐历史,它也经历了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和缓慢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2.
对劳动力商品的传统观念中 ,最典型的误区是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相比之下 ,承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领域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应该说是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正像必须完成“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认识超越一样 ,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特有的普遍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是普遍现象。本文结合深入研究《资本论》中的劳动力商品理论 ,提出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社会经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在讲到劳动力商品这个问题时,大都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具备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所以其劳动力成为商品,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的劳动力这个问题。那么该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力的性质呢?实际上劳动力商品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劳动力商品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它是商品经济社会共有的社会现象。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与我国的实际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刻研究和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后,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四川省涪陵地委副书记莫世行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要从学习《资本论》开始。”(见光明日报1993年7月16日第五版)我认为他这句话,是有深刻体会的经验之谈。要真正弄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认真学习《资本论》。 《资本论》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基础理论 大家知道,《资本论》中并没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个词,马克思使用的是货币经济,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都包括在《资本论》中。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又必须通过市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没有商品就不可能有市场。所以市场经济、商品经济,都必须以商品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资本论》是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资本论》中既研究了简单商品的一般原理,也研究了资本主义商品的特殊性质,如果不懂得有关商品的理论,就不可能弄懂商品经济的有关原理,更不可能弄懂市场经济的有关原理,也就是,既不可能弄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弄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一样,是个中性概念,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也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资本论》中对商品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品广告的繁荣,是伴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的广告成功与否,与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目前广告业的繁荣,使现代商品广告成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从理论上总结其写作的规律,以规范、促进其发展就成为必要。本文在参考大量成功的现代商品广告的基础上,总结了现代商品广告写作的三条规则,即客观性、简洁性、新颖性;五种技巧,即主观情渗法、强调功效法、巧用成语法、运用叠音法、以退为进法。  相似文献   

16.
试析劳动交换与劳动力商品化初成君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重要的一环,其前提条件是以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商品化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并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产生的,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具备客观发展的充分条件,成为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商品经济之风大兴,商品广告已成为社会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桥梁,而修辞又是加工商品广告词的重要手段,于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商品广告应运而生。 作为文体形式的广告,我国是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体裁形成后而繁盛起来的。人们使用和接触最多的是商品广告。商品广告是推销商品的重要宣传手段,是沟通产销的润滑剂。外国人认为:做生意不登广告,就像在黑暗中向女人眨眼一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市场”概念,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中一个十分敏感和尖锐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只有发展到资本主义时,在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而成为一无所有者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劳动力不是商品。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极其偏颇,因而也并不科学。劳动力商品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它早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产生,并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延续。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同样也是商品,却并不意味着剥削关系。本文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是一个建在立社会发展客观基础上的科学论断,它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必然要经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阶段,从而也说明了商品经济的最高和最后发展阶段,不在资本主义,而在社会主义。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经济逐渐起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刺激和促进作用。首先,商品市场的扩大。在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后,其廉价的工业品首先充斥了中国原有的商品市场,并进一步扩大之。它逐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