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想象是指人的头脑对看到过并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外界事物经过自己主观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概括,其目的在于更真实、更典型地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想象?想象就是对事物进行合理设想,是对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它包括:一是栩栩如生地更加深刻地创新自己所接触过的事物,即再造性想象;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出发,去设想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事物,即创造性想象。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想象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是一种低层次的想象;我们可以通过正确教育对其进行更正,使其向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现实性方向改变,即发展想象的更高等级,使儿童发现和再造新的形象。我们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谈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贝弗里奇曾说过:"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雨果也曾说过:"想象就是深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想象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思维的起点,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按模子造型。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提示,由自己独立地去创造出新的形象,即无模子造型。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地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想象是作文写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活动。那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作者对自己心中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这里我介绍几种展开想象的艺术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应该是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为中学语文教学 ,尤其是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方面 ,蕴含着丰富的矿藏 ,能够发挥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 :作为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想象能力 ,应该作为一个教学重点 ,贯穿于写作教学中。想象是人们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黑格尔认为 :“对于艺术家来说 ,如果说到本领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其实 ,想象何止是艺术家的本领 ,中学生写作同样也离不开…  相似文献   

9.
想象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展开思考,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运用想象来写作,就是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0.
想象,是构成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对大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正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有计划地多进行一些想象作文的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构成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对大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正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多进行一些想象作文的训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创设条件.加强想象作文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所谓想象,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所感知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建出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形态上的再造或创造出现实的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创造新事物的重要条件,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试想,如果没有人类长上翅膀飞上蓝天的想象,怎会有今天的飞机?如果人们不借助想象,又哪会有宇宙飞船和潜水艇的诞生?如果不借助雄奇的想象,吴承恩、蒲松龄怎能写出<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名著?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造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其天分.费洛伊洛及皮亚杰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除非是白痴,否则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必能使学生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 ,对这样一些作文概念进行了系统的加工整理 ,与大家商榷。一、想象型作文。是指在命题要求或题目指向上 ,需要凭想象才能完成的一种作文类型。这种类型的作文又可以分为三种 :即再造性想象作文、创造性想象作文和联想性想象作文。再造性想象作文是对原有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再造的作文。它的想象基础是艺术形象———或图片形象、或音乐形象 ,或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如 :《龟兔赛跑新编》、《方仲永新传》等。创造性想象作文是对生活原形进行加工、创…  相似文献   

15.
李漫 《早期教育》2007,(12):47-47
想象情境,指的是能激发幼儿想象的热情,留给幼儿自由想象空间的教学情境。歌德说过:“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察和欣赏。”音乐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的艺术,但在音乐形象体系中并不存在音乐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对应关系。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想象,音乐所包容的内涵才能在音乐形象的世界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新的先驱,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生要写好文章,除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即作文中敢于大胆想象精神。再加教师的正确指导,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张建 《学语文》2008,(3):23-24
想象力,即人的想象能力。所谓想象,心理学上指存知觉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许多先哲和科学家都深知想象力在人类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却可以遨游世界。”既然想象对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是人的头脑在联想的基础上改造加工其记忆表象而创新形象的过程,是人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某些暂时神经联系重新组合的过程。它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大类。再造性想象以人的整体感知为基础,通过主观情思的加工为意象之后才能形成。如读了《天上的街市》(初中第一册)而重新组建的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形象、天街、天河、灯笼、琳琅满目的天街物品、明亮的星光灯火,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创造力,是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它能够造就无比辽阔深邃的艺术空间,从而开拓出人生真谛,憧憬未来.苏轼是北宋想象创造的杰出作家和理论家.苏轼的想象创造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感知性想象三大门类.苏轼的想象,来自深厚的文化根源和他自我拓展的品性根源.丰硕的社会经验、渊博的知识积累,使他能够把艺术想象转化为对人生价值的肯定,从而超越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20.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为阅读打开通道。本文则从想象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想象在提高中职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作用,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