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是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新型民族关系的象征。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有其历史必然性。普洱各民族同源共祖、互为兄弟的民族意识和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为"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奠定了心理和价值基础;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前提和基础;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各民族相互支援、共同对敌的团结精神,是"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内在动力;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成功实践,是"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周年。60年来,盟誓及其民族团结的相关话语不仅是历史记忆,它已成为边疆各族人民的情感依附、精神力量、文化传统和共同追求,更是普洱各民族宝贵的地方性知识和共同的精神财富。回溯"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建碑历史,梳理其研究现状,深入探究其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方面的价值援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酱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民族团结誓词碑保护范围占地面积44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3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从神话学的角度,探讨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产生的文化内因。在葫芦神话中穿插进民族起源说,融入各种民族同出一源、本是兄弟的观念,是普洱民族神话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普洱民族起源神话,突出地反映了普洱民族文化的亲和性和崇尚团结的价值取向,并由此形成了以团结和谐为特质的普洱民族文化。认为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深植于普洱各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同源共祖、民族认同的传统观念则是其产生的文化内因。  相似文献   

5.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民民族地区灵活运用的成功典范和历史丰碑,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探索和实践中的伟大创举,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18日—20日,"誓言不朽,同心永结"——纪念"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 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四川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建国60年来,普洱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呈现给世界的是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社会和谐、经济腾飞、边疆稳定的奇迹。适逢建党90周年之际,结合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年纪念,思茅师专精心策划并用心举办"普洱民族团结学术文化教育年"活动,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认同"为主题,旨在追述历史记忆、总结宝贵经验、弘扬优秀传统,展示今天普洱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边疆景象。  相似文献   

8.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F0002-F0002,F0003
2011年7月18日-20日,“誓言不朽,同心永结”一一纪念“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8位省内外知名学者与我校部分学者围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认同”展开深入、  相似文献   

9.
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的基础是边陲与中心各个族群之间的相互认同,这种认同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不同的角度和政治分层。云南是中国历史整体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的政权分合与政局变化,各族群间的认同也在不断发展。从南诏德化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等碑文中,可以一窥中国历史整体在西南边疆的推进,亦可以考察云南从王朝到国家历程中的民族关系、边疆变迁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0.
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笔者认为,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加深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学生心中,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  相似文献   

11.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的具体执政行为与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间存在一个夹角。夹角越小,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实现的程度越高。苏共的教训警示: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保持该夹角最小化。提高党员干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自觉性,具有为保证党的具体执政行为与中国人民的利益间夹角最小化提供内在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幂余变换群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幂余函数和幂余变换的概念。证明{0,1,2,…,n-1}上的所有幂余变换对变换的乘积成群。模n的每一个幂余变换对应于{0,1,2,…,n-1}的一个置换密码,从而利用幂余变换,可制造幂余编码系统,称为MS系统。最后给了一个MS码的实例,从而说明这种密码系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互动传播是指媒体既充当传者又充当受众,传统的传受双方在不同的传播时段、环节能够实现角色互换。互动传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在内容与形式、管理与运营等方面都在向互动传播转化。互动传播将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进一步结合,促使传播由“广播”向“窄播”转化,促使媒体进一步增强受众意识、平等意识、服务意识,促使受众增强主动性,分享传播权利。  相似文献   

16.
共青团组织作为有效凝聚和充分团结广大青年学子在党领导下的非权力性的机构对于在青少年维权机制中应承担起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在维权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如何搭建好桥梁和纽带的平台和机制,如何借助自身工作特点和工作优势发挥其他组织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是在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几十年来史学界已有定论,即客观上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主观上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试图从统一战线内部就国共两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观原因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分治的治理模式、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是促成当前农村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家庭养老能力受到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同时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这种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无法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9.
浅析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究二白是美国西部开发时的现实国情,在短短不足是年的时间里,美国西部开发取得惊人的成就,不仅改变了西部面貌,也改写了美国历史,其间政府干预功可没,对西部开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党群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对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