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冯兴华 《青年记者》2015,(29):10-1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存在。只有客观如实地报道事实或者事件、人物,才能形成真实的报道。新闻之道,在于求真。报道的事实客观、真实,材料可靠、确凿,是新闻最起码的品格。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新闻的真实应该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者和专家都纷纷著文,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说”;2、“新闻事实真实的三个层次说”;3、“事实真实、总体真实和揭示事实本质”说。为了便于本文论述,先对这“三说”作番简单的回顾: “现象真实──本质真实说”,主要是在1984年以前。此说包含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现象真实”。新闻如实地报道了事物的现象,新闻就做到了真实。第二种观点主张“本质真实”。持此论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方面,抓住了…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新闻界一直沿用陆定一同志所下的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闻定义是实践的总结,经验的结晶,堪称世界著名的定  相似文献   

5.
谢金文 《青年记者》2020,(10):39-42
新闻的概念是新闻价值、新闻传播、新闻规律、新闻观等一切新闻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然而,至今在许多新闻学论著中的定义仍很不同,有的说是新鲜的事实,有的说是报道、信息、叙述、宣传、传播等等,以致2018年11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预公布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新闻”一词有三个界定:“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认识论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事实这个哲学命题缺乏足够的把握,不仅新闻界理论认识达不到深度,而且报道实践也可能出现一些荒谬的观点。认为新闻只能是媒体过滤的主观事实,把经验事实误认为客观事实,新闻的概念容易走向“唯心化”。既然事实具有真实的刚性,那么记者在发现事实过程中,首先要将“假事实”摒弃在报道之外。可是,现在广泛吹捧的“新闻策划”这玩艺儿,就把那些没有、甚至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设计出来,实施种种“假事件”的谋略。新闻辩证法的认识论,导引记者进入事实的内在网络,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具备解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对新闻本质真实的思考沈世纬如何认识和评价新闻的本质真实,这在新闻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过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争鸣。有的同志认为,新闻的真实就是事实的真实,提出新闻的本质真实是“不科学的”,“严格说来是不通的”,是不符合新闻规律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新闻要讲究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分两种,一种是指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的真实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生活真实的反映;还有一种是真实把握生活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对本质真实的反映。长期以来,一些新闻理论工作者和新闻实践者认为,生活的真实要比本质的真实低一个档次,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本质的真实往往是新闻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其实,这种认识存在着较大误区。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新闻 今天的讲座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些新闻话题。“新闻”是大家都熟知的东西了,但在今天有什么新的理解呢?我给的“定义”(定义是为不定之义也):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事实的信息传播。这个定义和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有些接近,又有一些区别。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什么?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得到新闻界普遍赞成的、由陆定一同志提出的关于新闻的定义。从这个定义来分析,新闻的本质特征至少有三个。一是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而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二是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即鲜为人知的事物,而不是过时的众所皆知的东西;三是新闻要用事实讲话,而不能空话加套话,概念加观点。可见,事实在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没有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真实性与新闻本质的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新闻知识》2002,(1):33-3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但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评价新闻的真实性,并在实践中运用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近年来在新闻界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确保新闻本质真实的前提新闻报道应该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准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没有新闻的真实性就谈不上新闻本质的真实,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确保新闻本质真实的前提。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及原因五大要素写新闻,只有报道内容与事实的本来面貌相符,与当时产生的新闻的条件状况相符,新闻才能真实…  相似文献   

12.
江地 《新闻导刊》2007,(2):9-10
新闻的真实性及宏观真实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忠实于事实,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据资料载,中外新闻界对新闻的定义有四十多种说法。有人同意陆定一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有说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王中给新闻下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更准确些;还有人把这两种说法归纳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变动的重要事实报道”,这样说对吗?目前,新闻是否有权威定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哲学导论(下)黄玉顺本栏责任编辑艾风(续上期)时间性是新闻事实之存在形式的一个基本方面。谁都能感受到时间性对于新闻事实的重要性。但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殊非易事。且以人们所普遍接受的陆定一“新闻”定义为例:“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  相似文献   

15.
追求新闻真实是新闻界的老话题,但本质真实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主客观世界认识上的不断提升以及新闻自身改革的需要,如何使新闻在最大可能上做到本质真实显得越来越重要。事实上,那些表面真实、本质虚假的报道大量充斥版面,已经使一些新闻越来越索然寡味。这种现象如不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75年加入新闻队伍,至今已有12年,没有出过一次假报道,其原因是自己有防假“八法”。坚守“雷池”法。陆定一同志说:“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一直为新闻界所公认。这个“新近”和“事实”就是新闻的生命,也就是写新闻的准则。如果说搞新闻工作有什么“雷池”的话。这就是“不可逾越一步”的“雷池”。我多年没出假报道,头一条办法就是坚守这个“雷池”,恪守真实的原则,宁可不写,也不写假报道。破私立公法。此话虽是老生常谈,各行通用,但对新闻工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一篇假报道在社会上造成的危害,远比一般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个别行  相似文献   

17.
新闻,按照六要素说.是指“事件”(What)、当事人(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原因(Why)、如何发生(How)。这六个构成事实的要素,即保证新闻真实的六个要素.它们是我们为读者提供新闻的基本的质量标准,也是新闻工作者取信于新闻消费者的诚信标准。如果我们不按这六个标准来生产我们的产品.那就是伪劣产品,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是一种标榜,是一种职业追求.新闻人就是以提供真实的事实来满足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学的基本要义。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下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就是说,新闻要准确地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新闻策划,是一个让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们褒贬不一的词,有的认为"新闻策划是提高新闻质量的法宝",有的说,"新闻岂能策划?"认为新闻不能策划、不该策划的人强调,事实第一,报道第二,新闻只能客观地发生,不能主观地策划。这种观点初听有理,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新闻怎么理解。目前国内新闻界一致采用的是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作的定义,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按着这个定义,新闻策划这个词就站得住。也就是说,我们策划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不是去策划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是客观事物与新闻报告人主观认识的统一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客观事物是新闻的本源。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新闻,即要反映快,又要报的真,而在事件的发生和形成报道之间首先就存在着时间差。即使新闻报道人是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又是个独具慧眼,倚马可待的写作快手,要达到新闻最起码要求的真实。这"快"与"真"的矛盾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