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在我们当今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现阶段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还应该包括按劳动力贡献分配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的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它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应划分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三大类。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又各有多种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即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主要有劳动价值论、所有制结构、生产要素所有权和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应划分为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两类.国家应保护合法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必然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在我国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生产要素分配将成为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支点,为分配机制和分配格局的创新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一、按生力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本文讲的是除劳动力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生产要素对企业收益贡献…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问题,需要端正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的必然性、形式、对象、优越性及过渡性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提出分配方式的改革要从以按劳分配为主转向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本探讨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在今后的改革中,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要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十六大报告提出让不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重要方针,表明我们党已经背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实际上,让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9.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这一新的分配理论,标志我国在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如何正确实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如何正确对待新的分析制度所带来的收入差距相对加大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分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向其所有支付报酬,分配的依据是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对自己的劳动力也具有所有权,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不同于马克思描述的按劳分配,应该把按劳分配纳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大致可分为按投入的活劳动分配,按投入的物化劳动或投入的劳动成果分配,按投入的风险分配,按投入的自然垄断性资源分配,按生产经营成果分配五大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多元所有制经济结构相适应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本文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及理论根据,指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内容。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考点.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于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所以常常造成一些混淆,极易曲解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新的观点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在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本文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相结合的依据,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相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对以上结论的再学习,再思考,一方面要认识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符合马克思一贯的经济思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针对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而带来的贫富差距,要有与之对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笔者随教研员到市区听了几节公开课,其中两位教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非常精彩,获得了一致好评。 教学片断一:某教师在教学“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时,有学生说:“个体劳动者以自己或家庭成员劳动为主,其收入也应属于按劳分配,为什么要把它另外作为一种方式呢?”从学生的疑问中可以看出,他对“按劳分配”理解得还不透彻,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分配”,因而不能把“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区分开来,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还会把这两种分配方式与后面将要学习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相混淆。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我国现阶段根本不具备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表述的是与马克思不同的内涵,其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即按劳动力贡献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对象不是国民收入,而是个人收入;从市场经济一般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相结合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主次关系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不是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否定,而只是使其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只能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劳动价值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能用要素贡献论来解释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20.
宪法只规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一种分配方式,现实中实行的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未能得到确认。为了避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和宪法相抵触而受阻,必须及时修改宪法,在宪法中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对宪法中有关公民私有财产的条款作相应修改,明文禁止公民谋取各种非法收入,确认“公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