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夷坞创作了一系列"暖伤青春"小说,以描写青春为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受到了广大青年们的关注和喜爱,本文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我在回忆里等你》为例,探讨了辛夷坞小说产生的共鸣效应带来的文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她,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许我向你看》《山月不知心底事》等多部畅销作品驰骋文坛,被誉为"暖伤青春"的代言人,有一个来自王维诗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名字——辛夷坞。辛夷坞,原名蒋春玲,她是个典型的"80后",  相似文献   

3.
<正>"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前段时间,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搬上了荧屏,而导演,正好是许多年前以最青春的面孔闯入我们视野的赵薇。出道十余年,她成功蜕变,从偶像剧女主角华丽转变为电影导演,这是她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她的研究生毕业作品。与其说这部电影纪念了许多人的青春往事,倒不如说这部电影正是赵薇用来纪念自己出道十几年的岁月浮华。那些青春,你拼过,跌过,争取过,失落过。青春,不是一部需要用票房来证明结局的电影,只要存在,用心对待过,就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溪子 《中学生百科》2013,(27):16-18
往往写下"致青春"三个字的人,青春起码已经过了一半。电气女神辛夷坞的《致青春》,将我们对青春的怀念,展露得淋漓尽致。看过青春的小说或电影之后,我感慨万千,但一直没有下笔写下自己的故事。无论当时多么的心潮澎湃,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说,就让那些曾经的故事飘散在记忆的风里吧!我的故事,或许并不太适合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微话题"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辛夷坞校园,是青春最好的承载物。身在其中时,我们曾经快乐、悲伤、无奈、郁闷,我们和那些相伴的人们一起感受青春也挥霍青春。可惜,良辰美景终易逝,我们终于来到这个即将要离去的6月,从繁重的学业中毕业,从青春飞扬的无忧岁月里毕业,向未来的梦想而去,重新开启一个成熟而理智的人生。我们唏嘘,我们怀念,我们不愿离去。写下毕业时的感怀吧,向青春致敬。  相似文献   

6.
青春是什么?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而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许多年前,我在写《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时候,心里澎湃的就是这样的感悟。那时候我常常跟着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热血沸腾,但是梦里又觉得自己已经把青春丢得远远的了,所以每个清晨都是惶恐的。身边的先生就安慰我,说何必这么伤怀呢,不然就别写了。我死命摇头——那样的话,  相似文献   

7.
青春     
青春易逝,把握年华,席慕蓉曾经说过:"青春有时候很短暂,有时候又极冗长,我知道,因为,我也曾如你一般年轻过。"当青春漫过,年少的笑容已经不再单纯了,但是,它却让人一生怀念。青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席慕蓉曾在《青春之一》中写道: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相似文献   

8.
人生,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学生时代的辛夷坞比较像她小说《原来》中的苏韵锦,不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没什么人会注意,像隐形人一样。初中、高中时,辛夷坞喜欢看书,并不特别爱写作,从小也没受过太大挫折,顺风顺水到大学毕业,找了份某电力国企的工作,清闲自在。辛夷坞更喜欢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打扰,不惹事,也许正是这种性格,让她成为现在高质高量的作家。然而,从小  相似文献   

9.
青春是什么? 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而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许多年前,我常常跟着小说里的人物一起热血沸腾,但是梦里又觉得自己已经把青春丢得远远的了,所以每个清晨都是惶恐的。身边的先生就安慰我说,何必这么伤怀呢,不然就别写了。我死命摇头--那样的话,青春就真的离我远去了。而现在,起码我还可以漫步在他们青春的记忆里,重温那些曾经的美好与疯狂。  相似文献   

10.
正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辛夷坞一借用一句网络名言:上帝啊,求求你,让我瘦成一道闪电吧!是的,我很胖。周东经常这样取笑我:"董雨,如果用一张玻璃纸把你裹起来,两端拧上蝴蝶结,那绝对是一颗圆嘟嘟的大糖果。"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过,没有梦想的青春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很多经历过和正在经历十七八岁的人来说,"大学"是他们青春期里无法超越的梦想,无论是快乐还是无奈。似乎只有当你最后站在它的门口,仰天长啸或者痛哭流涕一番后,才有资格说"我也青春过"。这是青春的一种模式,而且"看上去很美"。事实上,"大学"也让很多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爱过我们和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曾经体会过的喜悦、紧张、悲伤、激动……都成了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正因了这些青春的经历,我们才会最终迈向更加广阔的人生。青春究竟是什么?身处其中的我们,还无法言说。但总会有些细腻又不动声色的情绪,萦绕心头无法忘怀的人,  相似文献   

13.
每次去学校做讲座,到了互动环节,总有人站起来问我:"为什么你的小说要叫‘青春疼痛’小说?为什么你的作品里会充斥着那么多让人窒息的疼痛和不安?难道你是要告诉我们,青春本身就是这样子的吗?"不。青春本身当然不是这样子的,至少,不只是这样子的。要知道,从十四岁开始写作至今,我已经发表了五十多部文学作品了,只不过卖得最好的,就是我的"青春疼痛系列"。所谓"疼痛"作家,或许也是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的一种误读吧。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爱过我们和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曾经体会过的喜悦、紧张、悲伤、激动……都成了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因了这些青春的经历,我们才最终会迈向更加广阔的人生。青春究竞是什么?身处其中的我们,还无法言说。但总会有些细腻又不动声色的情绪,萦绕心头无法忘怀的人,让人热血沸腾的青春事件,还有那些用以佐证情感的小物件……一个个的小元素,构筑起我们正盛放的青春。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爱过我们和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曾经体会过的喜悦、紧张、悲伤、激动……都成了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因了这些青春的经历,我们才最终会迈向更加广阔的人生。青春究竟是什么?身处其中的我们,还无法言说。但总会有些细腻又不动声色的情绪,萦绕心头无法忘怀的人,让人热血沸腾的青春事件,还有那些用以佐证情感的小物件……一个个的小元素,构筑起我们正盛放的青春。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青春时期,我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因为我住在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小城市里。广播学院考试容易过,课外书随便看。我当时就是因为这些而报考的。北大很牛,但不是现在在那里上学的学生造成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把一所学校从无名之辈变成名校,要成为原始股的购买者。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漂流,是蚁族。"但是我们这一代连漂流的机会都没有。你们的痛苦是让我们羡慕的幸福。过了30岁之后,社会才给我们这样的人提供漂流的机会。我们是唱着《大约在冬季》毕业的,一批一批人泪洒火车站,充满了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的无影无踪"。——莎士比亚雏鹰起飞青春,是每个人的特权。渐渐地,我们摆脱了幼稚与无知,走向了成熟与理性。或许,有人认为青春是青涩的。没有了儿时的那种蹦蹦跳跳,没有了儿时的无忧无虑。进入了青春,有的只是为理想而奋斗的身影,有的只是为前途拼搏而留下的足迹……但是,我要说:"青春无比美好!"或许是你还没有发现,拥有着青春的我们是多么  相似文献   

18.
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凌晨一点,读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像曾经不愿意看到电视连续剧大结局那般不舍.可终于还是合上书本,思绪翻涌,辗转反侧. 这时才发觉,我的双袖、枕巾已经被滚落的眼泪浸湿. 在别人的故事里,掉自己的眼泪;在别人的悲欢里,懂自己的道理. 辛夷坞的文笔不算上乘,造句组词十分朴素.叙述故事也只用淡淡的笔调,并没有太繁复花哨的语句.她写故事最动人之处,便是把细小的细节写成最闪亮的星辉.恰恰是这样,最值得回味.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写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如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青春一般,为生命狂欢,为爱情狂乱.  相似文献   

19.
蔷薇 《中学生百科》2015,(12):24-26
透过浓密树叶洒落的阳光伸向天空的五根手指大声哭用力跳那也不过是我们的——热血青春会发光的笑容有人喊"弹簧打人了"时,我站在空旷的阳光地里晃了一晃。没有谁知道我这样的优等生为什么会跟弹簧那样的男生做朋友。就像没有人知道弹簧为什么是弹簧一样。我问过他,他说:"其实我想叫小强来着,就是打不死的。弹簧也不错,你打它一下,它就跳得老高。绝不老老实实呆着!"我不明白他的世界里为什么总要出现"打"这个词,其实,也并非电影《古惑仔》里那样打打杀杀,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电影是我们最初的坚持和最后的梦想。那么岩井俊二就是其中一个伟大的造梦者。正如大家的一贯印象,日本导演的神经症之一就是对"青春"和"怀念"的无比执著。岩井俊二也不例外。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梦旅人》——一部讲述神经病患者的电影,也是一部讲述我们每个人内心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