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新华社阿拉伯文专线抓住习主席出访中东、埃及总统塞西首次正式访华、中阿博览会等契机,采写了一批重点精品稿件,被阿拉伯媒体中影响力较大的埃及中东通讯社、《华夫托报》等全文转发。同时,新华社还分别与埃及《金字塔报》《共和国报》、约旦《宪章报》、沙特《利雅得报》等进行了专版合作,彰显了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有效提升了中国媒体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打包推送"模式更有力地传播中国声音新华社与阿拉伯报纸的几次专版合作,是为克服通  相似文献   

2.
德国奥德报社社长戴廷先生曾应邀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做报告。戴廷先生是1954年开始记者生涯的,曾供职于“德国之声”电台等新闻机构,是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的负责人。德国统一后,他出任奥德报社社长。该报前身是东德社会民主党机关报《新德意志报》,1989年改为私营企业。他的报告介绍了德国统一后原东德报界的改造和变迁。现将报告的整理稿刊出,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斗室三间藏日月,报章万种纳乾坤。1998年苗世明创办了华北地区第一家家庭藏报馆,在此基础上,2003年,一个国际性标准的景点——苗世明藏报博物馆又在平遥古城对外开放,这是我国第一个私家藏报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集报,现集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收藏的早期报纸主要有清朝时期的《申报》、《京报》、《南洋官报》、《新闻报》、《沪报》、《中外日报》、《晋报》、《大同白话报》和民国五年《晨钟报》创刊号等民国报刊500余种以及建国后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的报纸,还有全国世界90  相似文献   

4.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部,占阿拉伯半岛75%的面积。由于地理位置的遥远,也由于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等关系,这个伫立在世界上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就像个难以解开的谜一样。 2006年1月23日,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沙特第三届经贸会上热情洋溢地说,目前,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在此之前,沙特一个18人的先行文化访问团先于国王四天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了友好的民间访问。《对外大传播》派出记者,在本刊特约记者马凌环女士的协助下,对沙特民间访问团进行了近距离的追踪采访。同时,为了让读者对沙特阿拉伯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随后又专访了新中国首任驻沙特大使孙必干,走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唐宝才研究员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沙特代表团入场,这是沙特阿拉伯、更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派出运动员参加冬奥会.填补沙特这一历史空白的,是沙特高山滑雪运动员萨勒曼·胡韦什和法伊克·阿卜迪.  相似文献   

6.
田晓玲 《文化交流》2008,(11):49-52
在60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曾参加和领导过9家报纸的工作,并在其中5家报社担任过总编辑;他在《文汇报》社担任总编辑期间,报纸达到了170多万份的发行高峰……他就是  相似文献   

7.
<正>从丝绸之路开始的中阿友好交往绵延两千多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保持着这种固有的美好友谊。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等国家都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不仅对涉及的阿拉伯国家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向西越过喜马拉雅山、经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国就是坐落在浩瀚沙漠里的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阿拉伯占据了位于亚洲西部的世界上量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的百分之七十五的面积,其国土总面积大约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有本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书《一千零一夜》,其中每当人们祈求上苍帮助时就会提到一个叫穆罕默德的名字。生于1500年前的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中国从唐朝起,就与阿拉伯帝国有着频繁往来,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曾到过这块土地,其足迹印在被世界誉为“红海新娘”的言达港湾。阿拉伯历史学家艾布·赛德·哈桑著的《历史的锁链》一书中就曾详尽介绍了中国船舶到达沙特的情景。 2006年1月23日至25日,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应邀对中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中沙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沙关系,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推动两国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向前发展。进入新的世纪,显得十分神秘的沙特王国,正在揭开美丽的面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才从经济、文化、历史、两国关系等角度,引领我们走进历史与现实相交中的沙特王国……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9日,由英文《中国日报》(China Daily)编辑出版的《中国商业周刊》(China Business Weekly)正式开始随泰国第二大英文报纸《国家报》(The Nation)在泰全国发行,发行量7万份。中国英文媒体再次在海外“生根发芽”,标志着媒体在改善国家外交上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地区性新闻联盟成员间合作正逐步深入。此次合作由“亚洲新闻联盟”执行主席国——中国的唯一代表——《中国日报》发起并得到了联盟总干事——泰国《国家报》的支持。每周一出版的《中国商业周刊》以报道中国经济生活为己任,旨在全面、客观反映中国的外资投资环境,外贸、金融和市场的发展,是国外企业界、政府部门、研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主席称《参考消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周恩来总理说《参考消息》是“中国最好的报纸”;《参考消息》有“万报之报”的美誉;它浓缩了国际新闻的精华,是广大读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他在一个报社工作了三十多年,生活的轨迹与他所钟爱的新闻事业紧紧地相扣在一起;他一路行走一路沉淀,其发表在《人民日报》或《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量新闻作品及蕴涵真知灼见的专著《大门打开之后》《西行纪闻》、《南部写真》等书及长篇论著《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等,多次获得全国性的新闻奖项,深得业界好评;他在任职《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后,仍然深入基层实地采访.最近他为采写《走进“林都”伊春》,冒雨探访汤旺河林场伐木劳模的情景令陪同的宣传干部感动;尤其是听他对“三贴近”的解读,让人感到一个新闻人的实践与思考是那样宝贵。收到本刊“与总编面对面”栏目的邀请,王谨在忙碌中愉快地接受了专访。一个下午,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分享他在对外宣传上的思考……王谨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新闻)硕士学位。在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32年,发表新闻作品两百多万字。  相似文献   

12.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中东,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是洲际枢纽和咽喉。同时其丰沃的石油资源和纷繁的宗教冲突使该地区备受世界瞩目。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中的三个关键国家,他们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中国在经贸合作上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诗言志,诗寄情。诗是心灵绿洲的放大。认识沙特阿拉伯麦加埃米尔哈立德·费萨尔亲王不是因为诗歌,虽然这位担任国家要职、有着多项社会职务的亲王是一位卓越的诗人。我们的第一次相识是在2009年12月8日于科威特举行的阿拉伯思想基金会第八届年会上。在该届年会上,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党和人民最主要的舆论喉舌,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传播媒体之一。《人民日报》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报,其发展经历也是新中国成长的写照。《人民日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颇有实力的大型报业集团,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学界经常拿它与西方百年老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相提并论,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三起两落的发展史《泰晤士报》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份报纸,不过其发展的道路非常曲折,其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三次发展的高峰和两次低潮。《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是约翰·沃尔特。这张报纸最初的名称为《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1月1日,正式改为《泰晤士报》。  相似文献   

16.
富大龙(男主角李天狗的饰演者):《天狗》的故事核心,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坚守。孤独感是我演好李天狗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一点。主人公李天狗在战场上亲眼目睹几十个战友的阵亡,可以说,他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人。退伍回到地方,他不会再想当英雄,只希望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做一个普通人。但是,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作为一名战士的素质、品德和责任感使他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一份省级对外宣传报纸,由中共云南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东陆时报》,经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同意和批准,1994年5月1日试刊。8月份召开的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由半月报转为日报。10月6日该报正式出版周报,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社会各界的赞扬。《东陆时报》作为云南的一张外宜报纸,以宣传云南、宣传大西南、宣传全国的改革开放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总编手记》栏目开办三年来,约请了一批在对外传播领域较有成就的总编(社长)或对外媒体的领军人物,就曾经的事和问题。谈经验。谈感受。并对其提供的经验作了有理性的探讨。这些触角敏锐的文章.不仅反映总编社长所在媒体的特点,也说明了其所在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注重故事性和个案分析,其中既有“我是如何当社长或总编的”。也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外宣领域工作的思考。不只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堆积。而且对所在领域的前沿动态作了前瞻性分析。《外文图书出版向对象国“靠岸”》、《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把握舆论导向的点滴感受》、《刚柔并济胡舒立》、《肩负着唤醒社会良知的责任——〈陈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韩松访谈录》等一大批刊登在《总编手记》栏目中的文章备受读者好评。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转载的高潮。  相似文献   

19.
9月17日到25日,我作为《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隶属《北京周报》)的记者,参加了“感知中国”在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的采访活动。在非期间,与报社后方以及非洲分社密切配合,通过杂志、中英文网站、北京周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中国与非洲》FACEBOOK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多媒体、零时差、全方位、图文并茂的立体报道,为不同平台受众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20.
宁夏向西开放的三大优势《对外传播》:今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与阿拉伯国家举办国家层面的经贸论坛,这是第一次。请您谈谈宁夏具有怎样的优势召开这样的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