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1世纪智慧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BK21 Plus)是韩国政府继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BK21)、区域创新型大学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后,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着力打造全球顶级研究生院和多领域复合人才,以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鉴于BK21等三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资助等问题,在韩国政府的推动下,BK21 Plus工程整合学术资源与管理资源,将工程核心任务聚焦于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BK21"(Brain Korea 21"21世纪智慧韩国")、"NURI"(New Univers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新大学区域创新")和"WCU"(World Class University建设世界级高水平大学)等系列卓越工程,通过培育顶级院校、平衡区域差异、引进世界顶级卓越人才等举措,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以提升韩国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把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并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韩国也不例外,为了增强国家教育竞争力,提高韩国各大学研究成果的高产出量,于1999年4月由韩国原教育部提出了"BK21计划"("智慧  相似文献   

4.
韩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上的变革促使政府出台了一项新的教育政策——"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计划",由政府向高等教育机构拨款,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地方优秀大学,为21世纪准备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项工程历经7年,在2005年结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促进了大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改变了大学的学术风气和教师评价的性质;推动了大学系统的改革。但是,这项政策由于出台时的先天不足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在实施过程中,这些争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开始智力工程的第二期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在韩国建立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至今,韩国金泳三与金大中前后两届政府的大学发展策略具有很明显的连贯性。金泳三政府的大学发展策略强调大学的多样化与特色、自主地位、科学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金大中政府则设计和推行了大学的BK21工程,将重点放在研究生教育、研究型大学的资助上。两届韩国政府都希冀改革后的大学能够为21世纪的韩国提供足够的高层次人力资源,推动韩国科学技术研究的进程,从而增强韩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母语均为非英语,教育体制均为中央集权制的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尽管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认识模糊,但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02年和1999年开始了各自的"卓越计划"、"卓越大学计划"、"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以及"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进行探索。由于四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制定的背景和内容的不同,它们所取得的建设成效也各有差异。从政策背景来看:政策的执行时间不一致,人均GDP和高教生均经费/人均GDP的差异较大,但是四国的教育经费/GDP和科研经费/GDP比较接近,可见四国对教育和科研的重视,为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思想和经济基础;人才储备差异较大,其中日本的人才储备最完备,法国次之,德国和韩国则在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人口上各有劣势;四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均属于集权制,因此其在大学入学权、大学所有权、财政预算、课程设置以及教员身份上都受中央政府或者国家的控制。从政策内容来看:建设资金相差悬殊;建设周期都较长且都分期进行;除法国同时注重建设大学和研究生院外,其他三国的建设对象均为大学;四国都选择了将少部分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集中战略"。从政策效应来看:德国的"卓越计划"极大改善了参与大学的基本面貌,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为青年研究者(特别是博士后青年研究者)提供了科研机会,但是该政策也对德国的大学治理、人力资源发展以及学科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在"2003年危机"的刺激下,法国2010年"卓越大学计划"的外显目的仍然是提升其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位次,但是时至今日法国甚至并未达到这一直接目的;日本"21世纪卓越基地计划"促成了极致的研究,建成了教育基地,雇佣了青年研究人员,建立了大学校长领导下的有效治理结构,促进了校企合作以及实施了双专业教育体系;韩国的"BK21工程"在扩大韩国知识分子规模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科研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韩国高等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政策改革主要包括"留学韩国计划"、"新大学区域创新"工程、建设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WCU计划"等。韩国高等教育对其社会、经济转型和技术升级改造起到了"发展引擎"式的推动作用,同时,其盲目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9.
"智力韩国21工程"("Brain Korea21工程")是韩国建设世界一流研究生院,对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给予集中资助的高等教育项目。此工程的第一阶段从1999年开始,到2005年结束,取得了巨大成就。"智力韩国21工程"从2006年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进一步支持并发展研究生教育,其目的是培养21世纪韩国所需的新型高级人才和国家栋梁。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笔者经比较研究后认为,韩国实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值得我国学习,能为我国21世纪重点大学特别是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日本"21世纪COE计划":背景、内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COE计划"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创建世界最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COE建设资助金制度.COE是英文Center Of Excellence一词的缩写,意为"卓越研究基地".日本为谋求大国地位、提升科研水平和解决新生人口负增长问题的需要提出该计划,详细规定了该计划的组织管理、申请、建设领域和审批等,并于2002年开始实施.这是日本教育界的重大举措,对提高大学科研水平和国家的科研实力、促进大学的目标定位、培养顶尖科研人才、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日本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很大的成就.21世纪初,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高等教育加以调整,即通过国立大学的合并、增强地方大学创新能力、学术研究促进、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政策措施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韩国和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韩国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迅速,各国均采取各种措施以增强本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为达到这一目标,韩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展及实施对外交流项目和措施,以增加外国师生数量、扩大英语使用范围,并鼓励韩国教师用英文发表学术文章。为揭示权力因素对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美国科尔杰大学(Colgate University)教育研究所约翰·帕尔默(John D.Palmer)和韩国庆熙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赵勇河(Young Ha Cho)于2012年2月22日在《亚太教育评论》上发表了题为《韩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策略:观点和经验》的报告。该报告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全球化对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韩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国际化压力的对应措施;大学师生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体会;政府人员、本国师生、外籍师生对全球化理论和国际化政策的理解等。通过调查问卷研究,报告指出了韩国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政策的成果和不足,并为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是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大工程."质量工程"的开展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历史发展时期."质量工程"包含着新的高教发展的理念,其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具有全局性和开创性.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及学校自身发展的状况,深层次的领会与贯彻落实"质量工程"和"2号文件"精神对于地方性高校内涵发展与质量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精品课程与课程的"精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对于大学来讲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从表象上看,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庞大数目课程组成的课程集合体;另一方面,课程则可视为大学育人过程中最主要的界面,维系着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各种活动关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理念变化的重要表现.从这一角度出发,课程建设毫无疑问地处于最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与质量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的课程事件,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强调在课程建设中树立精品意识,对于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推进课程教学水平的可持续提高、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与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中国家,笔者经比较研究后认为,韩国实施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值得我国学习,能为我国21世纪重点大学特别是有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韩国研究生院制度概述 韩国正规的研究生院制度始于1953年根据国家教育大法《教育法》(1949年)制定的《研究生院规定》。50年来,韩国的研究生院制度日臻完善并呈现多样化、私有化、国际化发展态势。韩国教育部1999年春制定、政府2000年批准启动的“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即Brain Korea 21)战略计划类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韩国的大学评价也逐渐多样化,其中社会评价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韩国中央日报社的大学评价与企业视角中的大学评价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各具特点,一方面为学生、家长及企业界等教育消费者提供了大学的相关信息,努力促进大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大学的批评与质疑,其发展状况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韩国历任政府都非常重视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大学科研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国外一流学者的政策措施。在2005年年底结束的BK21工程的基础之上,韩国又于2008年6月发布了《建设世界级大学之国家规划》,表明了韩国政府继续推动大学建设,吸纳国外人才的决心和步骤。对该规划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对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可否认地存在某些概念混乱、边界模糊、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之间难以沟通等问题.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少人只注意到"大学"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文章通过对"大学"和"高等教育"概念的内涵、提出时间、质的规定性等方面差异的辨析,力图为"大学"和"高等教育"划分必要的边界,以此引发我国"大学"和"高等教育"本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是21世纪初台湾教育部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远见的尝试.本文介绍了该计划出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在树立追求教学卓越的信念、建立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对话机制、实现教学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三个方面值得国内高等教育部门和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