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8-669
鸟类起源研究是进化生物学领域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方向之一,但涉及最早鸟类何时出现的兽脚类恐龙分异时间框架问题一直是最薄弱的研究环节之一。似鸟类恐龙化石记录在侏罗纪地层中的匮乏成为某些学者反对鸟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徐星和侯连海与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胡东宇及该校兼职教授、沈阳地质矿产测绘中心研究员张立君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5-545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张福成、周忠和、徐星、汗筱林和Corwin Sullivan近期发现了一块与鸟类极具亲缘关系的恐龙化舀,为揭开鸟类起源、飞行起源及羽毛起源之谜等均提供了新证据。该新物种被命名为Epidexipteryx hui,巾文种名定为胡氏耀龙。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胡氏耀龙属于鸟翼类.代表了和鸟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与其合作者报道了一种生活于约1.6亿年前的具有类似蝙蝠翅膀的小型恐龙,对了解恐龙形态差异性和鸟类飞行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我国学者在鸟类起源研究方向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这种被命名为奇翼龙的小型恐龙属于一个名叫擅攀鸟龙类的恐龙类群,这一类群与鸟类亲缘关系非常近,但长相奇特,有着短粗的头,手部  相似文献   

4.
古生物学界一直在争论鸟类和恐龙的起源问题。通过一系列考古发掘,科学家们掌握了大量有力证据,现在,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那就是鸟类和恐龙拥有同一个祖先,鸟类起源于一种能够快速奔跑的小型肉食类恐龙。以下是证明鸟类从恐龙进化而来的九大证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350-350
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中生代中晚期形成的地层中发现的带羽毛恐龙化石为研究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相关研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关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研究员、山东大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馆长和地科院地质所尤海鲁研究员等.观察和分析了保存于不同种类的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标本上的羽毛形态,  相似文献   

6.
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说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化石证据的支持,而对公众产生最大影响的证据则来自中国带羽毛或者类似羽毛结构的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7.
科技博览     
我国首次发现会飞的“恐龙”鸟类起源是国内外古动物学界一直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7月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院地质研究所季强博士的一项新成果,在对辽宁义县产出的一块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的研究中,发现这只“恐龙”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今年春天,辽宁锦州义县境内早白垩纪地层中产出了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季强博士等人根据新化石肩带、腰带、四肢、羽毛发育等特征,认为新发现的“恐龙”真正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应归于初鸟类,并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华神州鸟(新属、新种)。研…  相似文献   

8.
鸟类起源于恐龙?一些科学家说:"不,一些恐龙起源于鸟类!"在飞机发明之前,人类只能站在地面,羡慕地看着鸟类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之上,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些长着翅膀的家伙是怎么出现的呢?"鸟类起源,众说纷纭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在科学发展起来后,关于鸟类的起源,逐渐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派是恐龙派,认为鸟类起  相似文献   

9.
热河生物群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恐龙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类史前动物 ,最早出现于 2 .3亿万年前的中三叠世 ,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绝灭于 6 5 0 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作为爬行动物中的一大类群 ,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最近几年 ,我国辽西北票市四合屯及其周边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下部发现的兽脚类恐龙化石 ,不仅为兽脚类恐龙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也为当前古生物学界的几个热点研究问题 ,即恐龙温血论、鸟类起源和羽毛起源等问题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我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已经在《自然》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并在世…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03,(4):16-1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在1月23日出版的《自然》上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工作的支持,但是鸟类最早是如何开始飞行的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们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2000年,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龙具有树栖动物的特征,鸟类的恐龙祖先可能在树栖生活当中,借助了重力,逐步通过降落、滑翔等阶段,最终掌握强大的拍打式飞行能力。新发…  相似文献   

11.
季强 《中国科学基金》2001,15(4):225-227
我国辽西是中生代化石宝库,素以产有丰富多彩的热河生物群闻名 于世。特别是近几年来,辽西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发现更加引起了国际科学界 的 极大关注。2000年冬天,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块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整 个身体完全披覆羽毛的恐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这块化石的发现不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 域,而且在羽毛的发生和演化和飞行起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35-236
中国“神光二号”巨型激光器研制成功中国“神光二号”巨型激光装置在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该设备对基础科学研究、高技术应用等方面新技术的推出 ,均有重大意义 ,标志着中国高功率激光科研和激光核聚变研究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辽西发现一原始角龙类恐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一个中美学者研究小组前不久在我国辽西发现了一个新的原始的角龙类恐龙 ,揭示了角龙早期演化过程的镶嵌进化现象。该成果发表于 3月 2 1日的英国《自然》杂志 ,这是徐星等在 2月 14日《自然》杂志上发表具有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渡特征的中国猎龙研究报道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九五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1,(17):34-34
始祖鸟被公认为最原始的鸟类,因此被作为理解鸟翼起源的关键。然而,关于手盗龙类的最新发现对始祖鸟的鸟翼状态提出了挑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种中国似始祖鸟的兽脚类恐龙。该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先前被作为判断鸟翼的很多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8-438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们的一个问题,也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由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6月18日出版的Nature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假说。这一研究将有望消除古生物学资料和现代发育学资料有关鸟类手指同源问题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研究恐龙灭亡的原因,是为了探索人类的未来。如“天外会飞来横祸吗?”“人类会遭到恐龙的厄运吗?”关于恐龙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为恐龙是冻死的,但冻死的原因又各说不一。1993年2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报道了河南省西峡县“出土了几千枚、整个分部可达数万枚”恐龙蛋的化石;1999年5月6日《信息日报》报道“四川盆地发现大批恐龙神秘集群死亡的现象”。由此,我对恐龙灭亡的原因产生了一种假说:地球被行星撞歪,使夏季变成了冬季,恐龙是冻饿致死的。假说是一种想象,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的超现实的想象。想象可以导致新的…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鸟类起源研究方向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们的一个问题,也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2009年6月18日出版的英国Nature杂志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假说.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站新闻头条介绍了该研究成果,该会地球科学部的项目主任H.Richard Lane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关于恐龙的研究提供了关于鸟类手指进化的全新观点".这一研究将有望消除古生物学资料和现代发育学资料有关鸟类手指同源问题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研读了日本东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佐藤一彦所撰图文并举的《宇宙的起源》(张敏编译,见《科学世界》1999年第3、4期,以下简称《起源》)。佐藤先生提出了某些新假说,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没有物质的宇宙”,引起了我的思索,并由此撰写了拙文《关于宇宙创生的“有”“无”问题》(《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本文将解读《起源》的结果简述如下,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10,(5):6-6
一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联合古生物学考察队在内蒙古发现一件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的化石被确定为驰龙类的一个新属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白垩纪晚期小型肉食龙类标本之一。科学家表示,对这一类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对鸟类起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8-I0019
光明日报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周华通讯员王焕全)你见过动物化石、植物化石、蛋类化石,但是你见过卵泡化石吗?3月18日,世界著名科技期刊《NATURE》杂志刊发了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所长郑晓廷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团队撰写的《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对距今1.2亿年前的一件长尾热河鸟化石和两件反鸟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了罕见的保存在卵巢中的滤泡化石,这也是世界古生物界首次对保存完美的早期鸟类卵泡的成果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岁末,我国古生物学家主导的"鸟类起源"研究入选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杂志年度十项重大科学进展。科学家对20多年来新发现的、主要产自中国的化石的研究表明,羽毛这样的类似鸟类的特征,实际上早在最早的鸟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在不同的恐龙类群中多次重复出现。目前看来,羽毛不仅仅是用于飞翔,也用于保暖、展示,也可能有保持平衡的作用。另外,研究也发现恐龙向鸟类的进化中身体逐渐变小,同时骨骼逐渐变得纤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