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近来,一场柑橘危机牵动全国上下,从一条"不要吃橘子"的短信和"柑蛆"流言最终发展为一次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各地柑橘产业遭受重创.流言,特别是突发事件中的流言,显示出越来越惊人的影响力.对流言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是新闻媒体在研究突发事件报道规律、探讨突发事件报道原则和方法时,无法回避的紧急课题.  相似文献   

2.
杨丽莉 《新闻世界》2014,(4):155-156
突发事件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媒体机构竞相报道的新闻。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报道愈来愈多。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不统一,采取的态度和手段也不相同,产生的报道结果也不同。本文在分析突发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发生的几起突发事件,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机构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如何提升突发事件报道水平、改善报道技巧,同时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该不该报道,何时报道,如何报道,历来是媒体和宣传管理部门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其实,争论的焦点就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如何体现责任感和分寸感,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责”和“度”的问题。2006年夏天,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给湘东南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们以  相似文献   

4.
周洋 《报刊之友》2010,(12):159-160
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较高频率的发生,给人民生活、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提高应急报道能力,遵循新闻报道原则,注重新闻报道技巧,建立相关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3,(4):24-25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原则 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概括来说,包括党性原则、报道的时效性、报道的真实性、报道的持续性以及对公众负面情绪的安抚。第一,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地方电台在突发事件中应站在服务大局的角度把握报道的方向,尽量减少或者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同当地党委政府的立场保持一致。第二.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知、发生突然、瞬间即逝的特点,常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此做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的一项工作,灵活运用新闻采访技法,灵活处置在“突发事件”采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成败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赵亚丽 《新闻世界》2011,(9):279-280
新闻媒体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新闻报道,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媒体应该提高这种报道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作用。本文从突发事件报道亟须改进及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方法两方面来探究关于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的得失,有利于规范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是指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形成一定的规模、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疏缓社会矛盾,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认识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的特点,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杨晋 《新闻界》2000,(3):46-46
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的 ,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 ,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突发事件以其非常性、突发性、灾难性等对社会公众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短时间内可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 ,我国对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机制不断健全 ,从报道的有关原则可以看出 ,在中央新闻单位作为突发事件报道主渠道的同时 ,企业报并不是无用武之地 ,恰恰相反 ,在遵循新闻宣传纪律和突发事件报道原则的基础上 ,在对一般突发事件甚至是某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企业报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 ,成功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攀钢日报》创…  相似文献   

10.
李丹 《记者摇篮》2005,(4):19-19
2004年12月6日凌晨,发生在沈阳北站前地下旅馆的一场大火敲响了沈城消防安全的警钟。7日的沈城各媒体对此都给予报道。虽是同一突发事件,但党报和都市类的报道各有千秋,笔者作以比较后,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突发事件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突发事件的关注度始终热度不减,在自媒体方便、快捷、海量的冲击下,电视媒体必须要在突发报道中找回"阵地",不仅如此,突发事件报道已然成为扩大媒体影响力,增强媒体公信力,提高节目收视率的一把利器。而本文重在探讨"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要体现时代精神和“三贴近”原则 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在选题中要牢牢把握“三贴近“的选题原则,力求探讨主题鲜明的事件、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使报道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平实之中见深度的效果。一名好的电视记者应该善于运用理性思维,从事件的发展中发现和提出关于日寸代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来影响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最近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关于新闻媒体报道规定几经博弈,最终确定了较为宽松的管制原则,对媒体信息传播及监督作用给以更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更应该放在国际舆论环境中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突发事件报道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本文认为,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只有做到"四个还原"——还原现场,还原人,还原处置过程,还原时代背景,才能建立起覆盖突发事件报道各方面信息的一个"标准流程",从而满足信息时代受众对信息广度和深度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今年5至6月,武汉市痛下决心取缔“麻木”,按照“依法行政、有情操作”的原则,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非常平稳、迅速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顽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武汉电台在这次战役性报道中打了一场极为成功的硬仗,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包括广大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受到媒体的积极报道。各媒体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有些报道缺乏基本的新闻规范,甚至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各媒体在组织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突发事件报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张璎 《记者摇篮》2006,(10):31-31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也能突出反映出我们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对灾难的报道一直是遮遮掩掩,把灾害视为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新闻题材,把突发事件的报道看作负面报道,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为:一是报道不及时,应该报道的没有报道。突发性事件的起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清,部分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做报道”,从而扼杀了报道的最佳时机。1994年11月27日,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火灾,烧死233人,由于几个有关政府部门对要不要报道,如何报道的意见不一致,耽误了信息发布的…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要用得好才是真本事。"突发事件无疑是融媒体报道的练兵场。2020年8月11日,台风米克拉"突袭"漳州,漳州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闻风而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融互通,做好前期策划与后期报道工作,打了一场漂亮的"报道战"。根据此次漳州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台风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受到媒体的积极报道. 各媒体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有些报道缺乏基本的新闻规范,甚至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各媒体在组织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突发事件报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虚假新闻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虚”新闻对记者的杀伤力最大。它在要求新闻快速更新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更容易鱼目混珠、蒙混过关。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j作为媒体工作者,应该时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坚持三贴近原则,用亲身的验证来甄别事实,杜绝“虚”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