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维吾尔学生汉语声调听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可理解度实验。实验考察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汉语声调的可理解度。实验发音人为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以及汉族播音员。实验听音人为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学生90名(高级,中级及初级各30名)以及实验对照组汉族学生30名。可理解度实验表明带有维吾尔口音的汉语对维吾尔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就更容易理解,对第二语言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他们的感知;在维吾尔学生汉语四声声调的发音中,二声与三声的错误率高于一声和四声。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阿拉伯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指出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在感知汉语声调时存在较大困难,其难度顺序为:阳平〉阴平〉去声〉上声。阳平和上声、阴平和阳平、阴平和去声是阿拉伯学生最容易产生双向混淆的3组声调。对阿拉伯留学生进行声调教学时应加强听辨训练,在感知系统中强化各调类的调型特征,才有利于汉语声调的正确输出。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听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30名维吾尔族学习者和30名汉族学习者听辨汉语普通话辅音(不包含只出现于音节末的/η/)的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验证了我们通过标记性区分假设作出的有关维吾尔族学习者听辨汉语辅音的难度层级预测。说明维吾尔族学习者听辨汉语辅音音位的难度层级是由维语和汉语的标记性质共同决定的, 这一研究结果对维吾尔族学习者的汉语辅音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次声学实验研究了维吾尔族学习者对汉语元音的听辨。结果显示,在听辨汉语发音人产出的元音时,汉语水平较高的维族学习者的准确度和反应时间都要明显优于低水平学习者。所有维族学习者在听辨元音//,/i/和/ε/时偏误最多。本实验结果印证了Speech Learning Model,Perceptional Assimilation Model以及本族语口音优势假说。此外,本实验结果还显示出二语习得收到受到学习者母语语音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对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语第三声听辨测试的结果分析 ,认为调型对声调听辨影响较大 ;母语有无声调对误听走向有明显影响 ;无论母语有无声调 ,外国学生双音节中的第三声误听率大大高于单音节第三声的误听率 ,且大多误听成第二声 ;良好的汉语发音定势在听辨中显示出较强的正确判断优势。在此调查分析基础上 ,对第三声的听力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个案研究,借助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单字音声调中的调长、调域、调型和调值进行了声学分析,总结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泰国学生汉语单字音声调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和四声,具体表现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太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来自新疆南疆的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学生产出的汉语普通话的语调曲线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将汉语的四个声调都产出为第四声的基础上,维族学生能够产出较好的语调曲线.对维族学生产出的汉语声调和语调的研究,为无声调语言民族学习声调语言提供了帮助,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汉语叹词"啊"的不同义项由不同的语调表示。本文通过听辨实验对留学生进行调查,从叹词"啊"的声调感知正确率、学生对答案的确定程度以及学习时间对感知能力的影响三个角度分析发现,留学生对汉语叹词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据此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马燕华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概述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这是因为它是从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汉语声调分阴阳,因此,也就沿用了古四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听辨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中亚汉语学习者感知汉语声调单字调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汉语声调为实验材料,通过合成语音样本,对汉族学生和维吾尔族学生进行辨别实验和区分实验。研究表明虽然汉族学生的辨别感知为范畴性感知,但并不对应区别实验中的高峰,所以从两个实验的对应性来讲,不是范畴性感知而是介于范畴性与非范畴性感知之间,即半范畴性感知。维吾尔族学生在辨别实验中的结果表明其声调感知不是范畴性感知。通过对比汉维两组受试组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学生对音高变化的绝对值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研究考察了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的汉语声调知觉,发现:零起点的韩国和日本留学生的知觉是连续性的,泰国留学生则表现出一定的范畴化特征,但和汉语母语者的知觉模式并不一致;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表现出和汉语母语者一致的知觉模式,但在范畴化程度上和母语者存在差别;初级水平的韩国、日本和泰国留学生在知觉的范畴化程度上不存在差别。结果表明零起点学习者汉语声调的范畴化知觉受到母语经验的影响,但音高重音和声调语言的母语经验对声调范畴化知觉能力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探究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中的维吾尔语化特征,力求探索引起语言变化的内外成因和潜在机制。研究表明: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语法中出现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化特征,语言的直接接触影响是其主要外因,语言模式的竞争是其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的频率与分布特征,以及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中错误修正最多,尤其是语法错误修正,且学习者明显地校正了更多的语法错误;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的频率及错误修正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合适性修正呈正相关关系,与词汇错误修正、语法错误修正及语音错误修正均呈负相关关系,与语法错误校正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观察韩国汉语习得者习得汉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在识别普通话四声时的脑偏侧化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任意抽取30例以韩语为母语的韩国汉语习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是22.96±2.62岁,根据韩国汉语习得者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分为24个月以内、36个月以上两组。用双耳分听技术进行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的识别测试,统计元音音节四声识别的错误率。结果发现学习汉语24个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和“去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学习汉语36个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阴平”“去声”和“上声”感知的双耳主效应显著(P<0.05),右耳(大脑左半球)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左耳(大脑右半球)。“阴平”感知的双手主效应显著(P<0.05),左手反应时间显著低于右手。笔者得出学习汉语24个月以内的韩国汉语习得者在识别普通话元音音节四声“阴平”和“去声”时显示出显著的右耳(大脑左半球)优势。36个月以上的韩国汉语习得者的声调感知发展的结果是右耳(大脑左半球)感知“上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视觉加工对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产出的影响,并引入多模态学习理论通过不同的实验任务考察了视觉加工影响学习者声调产出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在延时测试中,对零起点汉语学习者来说。三周的视听知觉训练没有显著改善学习者的声调产出;(2)对于低水平汉语学习者来说.即时呈现教师的手势可以引导学习者发音器官的运动,可用于课堂上的即时纠音。对于高水平学习者来说,由于四个声调的发音模式已经建立并固定下来,不易受教师手势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张禕 《海外英语》2012,(2):173-174,184
Languag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central ques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study. It claims that learners’ the native language (NL) or first language (L1) will make great impacts, either promoting or hindering, on their second language (L2) acquisition, i.e.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The issu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researched in such relative fields as language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udy during the past years. It is far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to discuss it thoroughly since the scope of L1 influence is so wide that it affects almost all linguistic subsystems. Instead, this paper aims to focus on how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ilitates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lexical acquisition.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use of the positive aspects is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for practical purp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