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长华 《寻根》2020,(2):44-48
日前,福建东山岛密友朱先生通过微信发来民国时期他母亲和祖母在新加坡谋生的“大字”照片。笔者随即前往东山岛宅山村采访朱先生的母亲——出生于1926年的归侨谢美英,聆听她的“过番”往事。老人年龄虽高,视力、听力、记忆力却俱佳。她说,“大字”是过去东山岛华侨对护照的俗称,当年东山岛华侨就是用这种“大字”往返新加坡的。“这本‘大字’是1942年年初我母亲何白玉从新加坡回国时带来的。我也有一本,姓氏被写错了。”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女人,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她尽心尽责地料理家务,无微不致地关怀子女,而且从不抱怨。她就是贾维斯夫人。贾维斯夫人不幸于1905年5月9日在美国的费城去世。她的女儿安娜非常难过,觉得母亲一生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感激和报偿。她认为,天下的母亲们应受到儿女的尊敬与爱戴。于是在其母逝世几天后,她在教堂为母亲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悼念仪式,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和感谢她的养育之恩。从此,安娜积极鼓励周围的人们也来这样做。她还给许多社会团体和政界要人写信,希望他们能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向自己的母亲…  相似文献   

3.
爱尔莎·特里奥雷是20世纪法国著名进步小说家,1896年出生于莫斯科一犹太律师家庭,1918年与母亲一道赴西欧定居。1925年开始发表《塔希提岛》等作品,1928年与著名作家、诗人法国共产党员阿拉贡结为伉俪。爱尔莎不仅是法国大作家阿拉贡的娇妻,青年时代,她还是苏联天才诗人马雅可  相似文献   

4.
<正>一本名为《伟大的英国女人》的畅销书中,介绍了有史以来十六位英国最杰出的女性。埃莉诺王后名列其中。她自己虽未登基,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既当过法国王后又当过英国王后的女性,同时她还是两位英国国王的母亲。她的传奇故事是英国文学艺术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公爵1122年,埃莉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阿基坦公爵掌管的领地占法  相似文献   

5.
外媒导读     
张楠 《世界文化》2014,(12):56-56
<正>百岁老妇社交网站遇阻无奈"装嫩"蒙骗过关Facebook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近日一位出生于1900年的老太太安娜·斯图尔(Anna Stoehr)在她113岁的时候(现已满114岁)也在该社交网站上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但是由于系统默认的年龄上限只有99岁,所以老奶奶只能略施小计,回避了她的高龄。113岁是个什么概念?莱特兄弟的首次试飞是在她三岁的时候!老太太没有电话、没有汽车,但最近却购置了一部i Pad,还在注册后加了31位好友。她的儿子说母亲对生命中的所有事都那么好奇,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编译自"NPR"网站)  相似文献   

6.
张金凤 《世界文化》2010,(10):12-15
<正>你也许知道许多英国小说家,但是拥有文学博士头衔的小说家却不多,萨拉?华特斯就是其中之一。华特斯1966年出生于威尔士彭布鲁克郡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炼油厂的工程师。她的童年生活平淡无奇,教育背景也比较单纯,先后在肯特大学和兰开斯特大学学习英国文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之后,她在书店和图书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入伦敦大学的玛丽王后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经  相似文献   

7.
忆母亲     
程永嘉 《大理文化》2011,(11):44-46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8.
从孩提时代开始,海尔格·卡劳就经常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海尔格出生于二战刚开始时的纳粹德国,她对当时的环境仍有依稀的印象,头面人物身着笔挺的制服,过着享受特权和舒适安逸的生活。海尔格知道,她的母亲玛莎尔德·卡劳是希特勒高级助手马丁·包曼以及纳粹宣传首领戈培尔办公室的秘书。但她母亲对这一事实矢口否认,并对战争只字不提。直到* ,年母亲去世后,海尔格才开始调查她家庭的往事,而所发现的一切令她惊骇不已。海尔格的母亲是一位狂热的纳粹分子。* -.年/月,在柏林庆祝希特勒征服欧洲的聚会上,她与一位素昧平生的德国军…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后天变成的。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是20世纪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显赫声名缘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卓越的成就,以及与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奇特恋情。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国作家中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罗贝尔·拉封1916年11月30日出生于法国马赛市,父亲是位海军军官,母亲是<奥兰回声报>创始人的小女儿.1918年他的母亲不幸患病去世,拉封由严厉的继母抚养长大.中学毕业后,拉封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法国著名大学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学习,并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1.
<正>"像香奈儿5号的那缕香气,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过来。"英国《独立报》这样描绘她的出场。在万千影迷心中,她是高贵的伊莎贝拉王妃,她是优雅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纯情的芳芳,又是狂野的路易十四的情人。她就是"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在对她的各种赞誉中,法国影坛的"玛丽·安娜"这一称呼最能彰显她在欧洲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世界影迷赋予她的这份荣宠她亦受之无愧,因为她用其独有的美丽与倔强为我们演绎了浪漫的玫瑰人生。  相似文献   

12.
留下《安娜日记》的安娜·弗朗克病死在犹太人强制收容所里,关于收容所的恐怖和残暴,她永远也不能描述了,但同时被收容的少女埃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用她那女性的眼睛目睹了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并把它记录下来,最近这部记录终于公之于世。揭发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书,以弗朗克尔的《夜与雾》为首,迄今已出版不少,但妇女根据亲身体验写的作品则极为罕见。而且事出偶然,笔者埃娃与安娜是儿时的伙伴。安娜的父亲失去了全家人之后活了下来而且再婚了。埃娃一家父母和哥哥共4口人,在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为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写过书评。早先是巴尔扎克、是雨果,后来是纪德、是杜拉斯、是波伏娃、是西蒙,后来又是昆德拉。在我的一篇书评《背德者纪德》中,我曾写道:对我来说,纪德是法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觉得法国的文学以及艺术有她极为特殊的价值。自由的纪德来自自由的法国,或者说,只有法国才会产生出纪德这样的作家。法国的文学传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是雨果,是左拉,法国的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1755年11月2日出生于维也纳。她父亲是出身于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母亲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亚是曾与普鲁士腓特烈二世进行过顽强抗争的女中豪杰。玛丽·安东尼特于1770年与法兰西王储路易结婚,1774年由于王储继位成为王后。她这个  相似文献   

15.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6.
王静 《世界文化》2012,(6):17-19
他不想判断。那只是关于夏日的记忆,谎言与真实交错,这些情爱的记录……是与不是、生存与死亡并不重要。逝者如斯夫……偶尔你会记起你曾经来过。 一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1920—)原名让-玛丽·莫里斯·谢勒(Jean—Marie MauriceScherer),1920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南锡。身为文学教授的他,具有深厚的古典绘画与文学修养,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苏音 《世界文化》2001,(4):12-13
在当代缤纷多彩的欧美文坛上,诗人、小说家西尔维娅·普拉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位深受法国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作家,普拉斯在她最著名的作品中以描写孤寂、精神错乱、没落、死亡形成自己的特色。新颖独特的文体,娴熟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被广为赞誉,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1932年10月27日,普拉斯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父亲是波士顿大学生物教师,母亲教高中英语。由于她父亲并非母亲所爱,因此父母关系并不融洽,母亲对父亲感情十分淡漠。1940年,小普拉斯8岁时,父亲病重住进医院而母亲却疏于护理,…  相似文献   

18.
英国王后伊莎贝拉,又称法兰西的伊莎贝拉(Isabella of France)出生于1292年,是法王腓力四世的独生女,她的母亲胡安娜公主是纳瓦拉王国最后一位公主和女王。虽然是腓力四世唯一的女儿,但是她的身上却有着不凡的才华和气质。她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个性坚毅果敢,和传统意义上温柔软弱的女子形象相比,她是个相当有魄力的女性。  相似文献   

19.
达夫妮·杜莫里埃是英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逝世于1988年4月,享年81岁。作为一名技巧娴熟的小说家,她具有设置悬念和创造强烈气氛以感染读者的天赋。她创作了一系列畅销小说和多部短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被搬上银幕或编成电视节目。达夫妮·杜莫里埃出生于一个充满着艺术气氛的、欢乐的英裔法国人家庭。她从小受到良好的私人教育并在一个非常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在伦敦、巴黎和里维埃拉,生活对她就像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欢乐的晚宴。她第一次感到有写作的强烈  相似文献   

20.
法国歌剧和教堂乐作曲家古诺1818年6月17日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画家,母亲是个优秀的钢琴家,使古诺幼年就受到音乐的薰陶。古诺在圣路易公立中学完成学业后,进巴黎音乐学院,由导师阿莱维教对位;又在费尔迪南多·帕埃和让·弗朗索瓦·勒絮尔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学作曲。1839年,古诺荣获罗马大奖。他在罗马期间,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辉煌的教堂音乐,同时也谱写了两首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