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茉莉自传入中国,即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成为香花"魁首",并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产生《茉莉花》经典民歌曲目。茉莉自域外传入中国,年代甚为久远,学界对其原产地多有异说,其中以大秦、波斯、印度、越南等说法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借鉴丝绸之路研究成果,考证出茉莉沿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东缘是先秦的北方族群南下云贵高原和东南亚的重要走廊和文化传播通道,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这条文化传播通道主要是从北向南单向传布而不是对等的双向交流,也不适宜作商旅的远距离贩运。连接古代中央王朝与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基本上都属于古代国家内部道路网络的组成部分,不宜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云南通往古印度方向的国际道路开辟于南诏强盛的时期,但因南诏当时已经处在独立于唐王朝的状态,中外商旅很难利用这条通道,将这条古道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并以为它早在汉代就已经开辟,那是就成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之道,这都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都是驰名世界的文明古国 ,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可谓源远流长。公元前 3世纪中叶 ,佛教由中印度传入西、北印度。不久 ,中亚地区大月氏、康居以及安息的佛教僧侣纷纷沿“丝绸之路”东来传教。自汉至晋 ,佛教在中国内地传布渐广。佛教既受提倡 ,佛典的翻译便显得格外需要。西域各国、印度、月氏、安息、康居高僧来华后 ,在洛阳与汉族沙门、清信士合作 ,从事梵典的转译。自汉开始 ,迄于唐代 ,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翻译事业。佛教传入中土后 ,佛教文化交流成了中印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两国佛教僧侣的传道求法又成为中印佛教文…  相似文献   

4.
"西洋"是中国古代对今东南亚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和印度洋沿岸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等地的统称.历史上,人们将从中国经海路前往这些地方的旅程称为"下西洋".文献记载与学术研究均表明,"下西洋"之事肇始于秦汉,发展于隋唐,全盛于宋明,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首推郑和下西洋.郑和奉旨七下西洋,不仅加强了中国与西洋各国的联系,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传播了中华文化,迄今为止仍为人津津乐道.不过,查诸史籍,郑和却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下西洋的官使,早于郑和六百余年,同样有一位身肩朝命、远涉重洋的使者,不仅首次从海路达成唐朝与史称大食的阿拉伯地区的官方联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此间的历史进程,他就是唐朝的杨良瑶.  相似文献   

5.
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伟大的文化遗产,和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三大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对外联系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桥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日益得到重视。随着考古发掘新成果的不断出现,学术界对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南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也正在迅猛发展。同时,随着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项目的设立和中国政府文化线路遗产申报工作的启动,南方丝绸之路的"申遗"既有成功的机会,更有时间的紧迫。因此,一方面加紧进行南方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普查,做好研究和保护工作,另一方面,以文化线路项目加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的"丝绸之路(中国段)"项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国、印度、伊朗以及亚洲腹地和地中海周围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化发展,其影响无法估量。丝绸之路沿线古国曾焕发耀眼的光彩,令世界瞩目。可以说,没有对古代丝碉之路的深入研究、阐发,对古代亚欧世界历史的了解就不完整、不全面。而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钱币,对人们认识丝路的历史化、经济、宗教和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编按]  相似文献   

7.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丝绸之路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间,是古代中国开辟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通道,历史上起到了促进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今天,为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为帮助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文化交流"栏目将陆续推出钩沉文字,介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带读者重走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6.
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乐,发祥于四川青城山的道教音乐,唐朝就开始流行,南宋时期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演唱《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的中国"洞经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戏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丁燮山 《寻根》2015,(3):34-38
眼镜之传入一般认为,现代眼镜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作坊,时在13世纪,经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康熙字典·雨部》""字条中,引南宋末赵希《洞天清录》云:"(一词系阿拉伯语"A lunwainat"一词的音译),老人不辨细  相似文献   

18.
承认佛教艺术通过滇缅南方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近10年来学术界对南方丝绸之路“佛教南传系统”研究的成果①。学术界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云:丹阳人刘英、笮融等把佛教艺术带过长江,并且“大起浮图...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从遗产保护的意义上说,"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文化线路",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在我国古代几大丝绸之路中,"南方丝绸之路"是开通最早、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交通大动脉,具有无比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价值。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宣布中国将与陆上、海上丝路所涉及的国家向联合国共同申请将丝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尽快列入"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名单。本文主要就南丝路的文化价值、申遗及其现实意义等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0.
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应拓宽研究视野,把学术研究与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四川云南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扩大其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如何把古代滇蜀文化与当代滇蜀文化相联结,把南方丝绸之路与当代东南亚及印度文化相联结,探寻出一条新南方丝绸之路的旅游文化发展途径,是南丝路旅游未来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四川与云南旅游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方向之一。新南方丝绸之路未来的发展,可以通过中国-东南亚-印度公路与铁路网建设,实现古老南丝路沿线现代旅游业的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