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初中物理教材电学中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为定性的探索性实验,没有成套的教学仪器。按原教材给出的实验装置做此实验,观察磁性变化很不理想。不是吊钩码的弹簧伸长微小,学生看不出来,就是钩码立即被铁芯吸住。其原因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弹簧。改编后的义务教育教材未给出实验装置图,仅用文字加以说明,虽增加了《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实验,但此仪器质量低劣.一是铁芯不完全是软铁,断电后铁芯仍带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的教学中,教材上关于“制作、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实验是这样的:用图1这些器材制作电磁铁:先用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着一个方向绕制两个匝数不同(40匝和80匝)的线圈,再用棉线缠绕固定,使漆包线不致松散,这就制成了两个简单的电磁铁。此学生实验有以下几点不足:①要制作两个电磁铁,比较费时;②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连接电路以及改变线圈匝数不够方便;③当电磁铁磁性强弱相差不大时,学生往往较难根据吸引铁钉的多少来判定磁性的强弱。改进的学生实验如图2。图1大头针大铁钉棉线开关电源细漆包线…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要全面《科学》和《自然》课教材中,都编有电磁铁。其教学目的如下:1.从传授已有科学知识方面讲,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实验而获得:a.电磁铁是用绝缘导线绕在铁芯上制成;b.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电磁性消失;c.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d.其南北极会随着电流的方向和导线绕制方向的不同而改变;e.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缠绕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大,线圈匝数多的磁力大。2.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而来讲,其教学目标是:a.使学生掌握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b.电源的联结方法;c.用指南针测电磁铁南北极的方法;d.用吸大头针的…  相似文献   

4.
电磁铁”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第十一册的重要内容。由于实验室配备的都是单个的电磁铁,要完成电磁铁几个性质的实验,就得重新拆卸组装,既麻烦又破坏了实验过程的完整性。我们在教学中设计制作的用两个绕向不同,匝数不同的电磁铁固定于支架,另安装两个电池夹和一支开关组成的简易电磁铁,省去实验过程中拆卸改装的麻烦,形象直观地完成了电磁铁几个性质的实验。其装置图、制作、操作方法如下:1.用20×40cm的木板一块,在其右边安装两个电池夹,左边安装一开关,中间安装两竖两横的条形支架。2.取大号铁钉两颗,用绝缘导线…  相似文献   

5.
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实验的改进南漳县巡检中学孔庆福(441531)初中物理第二册《电磁铁》一节中,“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实验,按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不明显。因为很难选到弹性系数恰当的弹簧,用肉眼观察不到弹簧的伸长,原因还有螺线管产生...  相似文献   

6.
从1994年开始,初中物理改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其内容有不少变动。如初三年级新增了一个概究电磁铁》的分组实验,因而涉及到购置该分组实验仪器的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通电螺线管,经过两届初三师生的使用,反映效果很好。取材要求:取gO~95mm长的铁钉~个;取75mm长的废旧圆珠笔杆一个(或细玻璃管),内径要小于铁钉帽,取直径为0.8mm的漆包线,长度可根据所绕匝数和甩出的抽头长短灵活掌握。制作方法:如附图-(a),漆包线短头作接线往使用,长头绕线圈用,从左端开始浇,绕40匝后,将漆包线双过来(留与短头…  相似文献   

7.
“电磁铁(一)”是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九册“电”教学单元中的教学内容。笔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 ;通过学会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通过实验知道电磁铁也有两极 ,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态度。其中 ,通过制作 ,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和性质是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 ,认识电磁铁两极的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笔者采用“三环节教学法” ,即首先运用旧知、设疑和情感导入引…  相似文献   

8.
研究电磁铁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具体了解电流是怎样控制电磁铁磁性有无、强弱和极性的。实验仪器有一个线圈,一个铁芯,一堆大头针等。实验方法是让学生观察电磁铁对大头针吸引数目的变化,来探索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强弱。整个实验由于螺线管产生的磁场较弱,对大头针吸引力较小,改变电流的大小和增减线圈的匝数,大头针数目变化不够明显,直观性差,可见度低,实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徐燕 《科学课》2009,(9):12-13
课前,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其他一些教师上这一课的教案,教学过程与教材大体一致:先出示一个电磁铁,再让学生推测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接着设计实验方案,修改实验方案,最后实施,得出结论。我决定试一试。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6节的分组实验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分组实验目前没有厂制仪器,按照教材上的设计,对于固定多个皮筋这个环节,是用图钉按压完成的。起初,笔者也是按照这个设计制作了很多配套自制教具开展分组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拉力较大,图钉时常松动崩开,固定不牢,需要不断维修。为了提高实验效率,顺利完成该分组实验,笔者对配套的自制教具重新进行了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11.
(一)课文分析小学自然第六册八课《电磁铁》,是从电磁铁的实验开始的,注意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发展,然后去进一步研究分析电磁铁的性质.最后讲电磁铁的广泛应用。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认识一下电流的磁性之后,再讲电磁铁比较更适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电磁铁的极性判断,是与线圈的绕法,进入电流的方向有关,为便于记忆,用右手法则或顺、逆时针方向来说明都行。至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实验在建立和巩固物理概念及规律上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学则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分组实验的分析技校物理配套的《物理实验》教材中共编写了10个实验 ,每一个分组实验都有其目的 ,根据实验目的可把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分为四类 :(一)测定物理常数类实验。如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 ,用电流表改装电压表实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等。(二)验…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十章第五节《电磁铁》课文中提出:“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昵?”教材要求通过实验来解答。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总想弄个明白,又喜欢自己动手摆弄。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动脑的效果。例如在讲《电磁铁》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电池、导线、大头钉,上课时教师,把要求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他们分组实验,并进行比赛,鼓励学生看谁做的电磁铁吸引力大,学生分组来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5.
在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中共有36个分组演示实验,另外在学生活动和练习中还有18个课外及家庭实验。鲁科版必修教材中的实验设计与旧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①未明确标明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②探究性实验占有很大比例(旧教材都是验证性实验);③实验设计的开放性很强。相当一部分实验只是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试剂、用品,要求师生自主设计  相似文献   

16.
自制教具是实施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中学物理思想方法和教学实际的角度出发,以苏科版物理教材中的电磁铁教学设计方案为例,剖析其不足之处,巧妙借助自制教具可视化电磁铁探究仪解决了教学困惑,突破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研究电磁铁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课本中提出的实验探究方法材料简单,对于控制变量法的单独研究效果明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起来较烦琐。为此,我们经过反复实验,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学生直观体验控制变量法。一、教材中的方法1.制作电磁铁器材:两个相同的大铁钉,一些绝缘导线,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源,别针和电流表。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对于实验数据分析,教材要求学生选择点迹清楚且第一、二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实验结果分析.但在实验中发现好多组学生不能得到这样的纸带,有的学生得到的纸带第一、二点距离在3~4mm,学生得到这样的纸带后,  相似文献   

19.
11电磁铁(一)一、实验制作题。1.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2.接通电流,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3.切断电流,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实验说明,电磁铁通电时___________,切断电流后___________。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打“!”或“×”)1.制作电磁铁时,随便怎么绕线圈都行。()2.电磁铁切断电源后仍然保持磁性。()3.电磁铁有两个磁极,它的磁极是不会改变的。()三、简答题。电磁铁的两极可以改变吗?用什么方法改变电磁铁的磁极?12电磁铁(二)一、填空题。1.电磁铁是根据电流可产生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  相似文献   

20.
《电铃响丁当》一课的教材思路是:用电铃导人,先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电磁铁的性质,然后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经过几次试教以后,学生研究的环节问题不大,就是导人时间长,有些牵强。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铃(现在学校已经不使用这种电铃了),我需要一一介绍电铃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它们的作用。学生被这个新奇小电铃的每一部件深深地吸引了,当问及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时,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最后常由老师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