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韩愈《祭鳄鱼文》与唐代的神物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鳄鱼文》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时韩愈51岁,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佞佛而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使。  相似文献   

2.
天地间有大美而无言,大理的苍山正是一座无言的,大美的山。他伟岸,他谦逊,他阔大,他宽容,他坚忍不拔,他平和深沉,他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高度,生命的高度,梦想的高度,爱与恨的高度。他有形的海拔,却彪炳了无言的矗立。他既是大理人的山,是白族人的山,更是中国的山,世界的山。他是数万年,数十万年自然奇迹的缔造者和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冒险家在景仰他,男人在向往他,女人轻薄他,历史学家、文学家在研究他。他会让你想起拉伯雷笔下的巨人,畅饮人类知识之河,精通多种学问;他会让你想起堂吉诃德荒诞不经的游侠生涯,但是他的冒险远比与风车作战、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来冲击、耽于漫无边际的幻想更为精彩;他会让你想到好色之徒唐璜,但他绝非伪装爱慕、恬不知耻、玩弄诱骗女人成性,而是真诚地追逐女人,女人也以真诚的热情回报他;他会让你想到卢梭等伟大的自传作家,但他的自传《我的一生》不仅是为个人立传,也是为整个世纪立传。巨人、堂吉诃德、唐璜等人生活在虚构的文学世界里,而他生活在真实的历史世纪里。他的一生本身就是诗歌,就是小说,甚至比诗歌和小说更绚烂更精彩,他就是卡萨诺瓦。  相似文献   

4.
在西班牙,一直流行一个传说:一名放荡的浪子,他的生活就是天天都以诱惑女性并和她们的保护人展开战斗来取乐。后来,在一处墓地,他巧遇一座死者的雕像,那死者生前是曾被他诱惑的一个女孩儿的父亲。浪子邀请他共进午餐。雕像愉快地接受了。随后,死者的鬼魂来到他的家中与他一起用餐,并回请他也去他墓地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5.
行歌如泣     
荒原上芨芨草长得比他还高的时候,是姓金的一位解放大军的团长在草丛里发现荣生像一只快要饿死去的干猫。他是奴隶的儿子。他的父亲扎西是藏族,他的母亲是彝族。他们把他扔在路边,与其饿死,不如让哪个好心的人把他领养。金哲团长发现了他,当然也就是金团长收留了他。在解放大军进藏时,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2,(7):1+64-F0002,1
<正>一场事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他也因此失去了双臂。从此,弟弟的手臂便成了他的臂膀。为了照顾他,弟弟成了他的影子,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他除了学会用脚趾写字以外,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一天夜里,他拉肚子,要去厕所,只好叫醒了弟弟。弟弟帮着他进了厕所后,就回宿舍等他。由于太过劳累,弟弟很快又睡着了。结果他在厕所里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才被查夜的老师发现。兄弟俩渐渐长大,他们有了烦恼,也常发生争执。有一天,弟弟决定不再与他生活在一起,而要像很多正常人一样拥有自己的生活。为此,他很伤心,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7.
姬遇 《世界文化》2011,(5):44-45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但是他的思想震撼了世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双臂也许瘦弱,但是他撑起了无数人的意志;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生命不算轰轰烈烈,却取得了比轰轰烈烈更大的成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甘地。  相似文献   

8.
周嫄 《世界文化》2013,(11):I0001-I0004
画家段守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至今他仍忠于职守地坚持在他的岗位上。之所以这样说,是他的朋友们早已谋得“自由职业”而飞黄腾达了,然而他还是一名“草寇”。段守虹平日出门不喜欢坐车,无论远近他总是会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朋友或家人常常让他坐车,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这样有利于我不停地思考问题。”或许这就是艺术家的自由,他要利用不停地思考来刺激他对艺术的敏感反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激情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赵泽 《大理文化》2011,(9):78-8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身为工人的他就小有名气;八十年代,他率先实行承包经营,挽救了濒危的企业,成为厂长;九十年代,他两唱兼并戏,引起强烈震动;世纪之交,他成功实现由企业家到幼儿教育领跑者的转型,为世人瞩目。他的经历近乎一篇童话。他就是大理师范附属幼儿园董事长曹晓愉。——题记  相似文献   

10.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属于未来的人,我们感谢他经历此生来讲述未来。他拥有孩子般的慷慨和宇宙般的才华。他的作品是他敏锐洞察力的权威见证,也表明他永远不会背弃自己的出身、放弃他的拉美灵感和对真相的矢志不渝的追求。——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11.
董晨晨 《世界文化》2014,(11):42-43
我知道父亲是不完美的,他打我屁股的时候,往往是我没犯错的时候,而我该被"修理"的时候,他又缓刑处理了。他性情温和,偶尔发起脾气来却令人不寒而栗,完美若耶稣是不会像他那样的。我知道老爸所有的错误,却没告诉他,因为我想告诉他也听不进去。他不完美,但是他真的很聪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所有真正聪明的男人都会成为总统的。我希望他成为总统的时候,我正好到了可以恋爱的年纪。  相似文献   

12.
不忍画完     
偌大的画室,偌大的画布,白发的老画家。他在作画,他在画她。她皱纹密布。然而画布上,他笔下的她,非常年轻。日光西斜时,他歇了手,他说明天接着画。他与她便手牵着手,走到林荫道上去。这样有好些时日了,这幅画,他画得真是慢吞吞的,以致于画布上的她,老像是多年以前的那个她。那时,他是美术学校的学生,她是他的同学。她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兼做学校的模特。她对他极好,他也喜欢她。可她年龄比他大。懵懵懂懂地,他带着另一个女孩去征求她的意见。她含泪祝福他,然后离开了学校。谁知不久另一女孩仅仅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的原因离他而去。这时他…  相似文献   

13.
宋炳龙 《大理文化》2013,(6):95-108
说起杨状元在大理,可谓家喻户晓.有关他的故事,好多不识字的人也能够谝得出个一二三,即使晓不得他的名和号,也有好多不识字的农村老年人,能够背诵他的几首诗词.我们要了解杨状元,就必须把他的诗歌当做游记来读,才能跟随他的行踪,走遍大理的名山胜水,以及他与大理结下诗书的情结.  相似文献   

14.
<正>这也是一个很多孩子都听说过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富裕的贵族,因为相貌丑陋,留一脸蓝色的胡子,大家便叫他"蓝胡子"。但同时又很怕他,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蓝胡子娶过多个妻子,但不知道她们后来都哪儿去了,人们都躲着不愿见他。于是成为鳏夫的蓝胡子便不在当地,而去邻村向一家两姐妹求婚。两个女孩儿见到他后,起初都被吓坏了。后来他邀请小的那个女孩儿去他家,为她举办盛宴,说服她嫁给他。女孩答应了,就跟着他一起住到他的城堡里。  相似文献   

15.
萨姆先生有很多书签,这些书签,他收集了很多年。当他庆祝自己75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家人和朋友为他举行了一个让人惊喜的聚会。  相似文献   

16.
张丽娜 《世界文化》2009,(10):22-24
“当爱向你招手,追随他,/哪怕他的道路崎岖险峻。/当他展翅拥抱你,顺从他,/哪怕他翼中利剑把你伤害。/当他向你诉说,相信他,/哪怕他的声音会粉碎你的关梦,如同北风扫荡庭院。”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的(《先知》被视为诗人的顶峰之作。作品风格淡雅隽永,满含着对于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于理想追求的浪漫情怀,受到了东西方文学世界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位出生于天主教马龙派家庭的作家,精神深处却郁结着一种隐秘的“耶稣”情结。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是"英国青年艺术家"(YBA)群体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当代艺术领域富影响力的艺术家。如同许多特立独行,离经叛道的艺术家样,达米安·赫斯特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争议。他夺人眼球的艺术创作及庞杂的商业活动次次将他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恨他的人斥责他为哗众取宠靠艺术吸金的伪艺术家,爱他的人把他奉若明星偶像,将他同安迪·沃霍尔和弗兰西斯·培根等艺术大师相提并论。达米安·赫斯特于1965年6月7日出生于英国的布里斯托。10多岁时,父母离异,他便与  相似文献   

18.
戴蕾 《世界文化》2010,(2):14-16
他年轻时有着一头浅金色的头发和深邃的琥珀色眼睛,唇角微微上翘,当闭上嘴沉默的时候,显得又傲慢又性感;他的眉间有一道蹙痕,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然而笑起来时又是一派沉静温和。他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年轻演员的导师,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具有某一类特质的角色,他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地拒绝重要的电视电影角色,只是因为档期和他的舞台剧有冲突。  相似文献   

19.
他是以狂草闻名中外的书画家,他是屡屡受邀远赴美国进行艺术展览的文化使者,他是捐出价值800余万元书画作品的爱心长者,他是诙谐幽默、谈笑风生、关爱晚辈的慈爱长者。他,就是素有“广陵游侠,闲云野鹤”之誉的书画艺术家颜之江——作者  相似文献   

20.
蓬牖 《世界文化》2010,(7):28-28
埃德加·劳伦斯·多克特罗的父亲以埃德加·爱伦·坡为他取名,这会对他有怎样的影响?他说,也只是在中学时,他模仿着写过侦探小说、哥特式小说。但他拒绝接受D.H.劳伦斯对坡写哥特式小说是精神恶化了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