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在原长春地理研究所与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新研究机构。 2 0 0 2年 3月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行列。长春地理研究所与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分别建于 195 8年和 1978年。两所在沼泽湿地综合研究、区域地理、黑土生态、作物生理生态、遥感应用和区域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有特色、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 ,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15项 ,中国科学院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5…  相似文献   

2.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博士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作博士后,激励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学创新能力,我院从1998年起,开展评选优秀博士后的工作,每年评选10名。对入选者授予“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颁发由院长签发的证书和3000元奖金;期满出站留院工作的获奖者,由院长基金奖励科研工作启动费5万元,在获奖后5年内享受一次公费出国进修的机会和一次参加国际会议的经费补助;在职称、住房等方面均享受一定的优惠。首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评选工作已于1998年10月31日结束。经院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首届获奖者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3):106-107
正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4.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国家层面、中科院层面和研究所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2):106-107
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沈大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03~2008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曾获2009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励、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并于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5年对中国科学院37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和330多名博士后合作指导专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博士后人员和合作指导专家对我国和中国科学院博士后事业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芦军  梁大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300-302,323
始建于 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简称兰化所 ) ,4 0多年来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特别是为我国石油化工和“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之初 ,兰化所又迎来了大好机遇。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兰化所经过学科目标的凝练和提升 ,确定了未来 3— 5年的发展目标。2 0 0 1年 4月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试点工作。值此 ,兰化所在原有催化、润滑、分析和合成化学学科的基础上 ,重点开展西部资源化学、新材料和化学生物学的基础性、战略性…  相似文献   

9.
赵劲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300-303,32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该所与时俱进,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目标,审时度势地进行定位和调整学科方向,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1986年,地处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搬迁部分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8月)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3年更名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该所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分类定位试点研究所,1999年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一期…  相似文献   

10.
陈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4):279-281,317
始建于 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 0多年来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所 2 0周年之际 ,我所被定位为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 2 0 0 1年 6月 1日 ,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按照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6月改称为现名。建所34年来,经过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学科方向有催化化学、固体润滑材料、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化学与结构化学。现有12个研究室,1个图书情报出版室,2个公司、1个技术开发部。  相似文献   

12.
黄如行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217-219,237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原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 )成立于 195 4年。建所 4 8年来 ,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在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 ,为国家林业和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 ,在国际应用生态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2 0 0 1年 7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试点行列。1 历史贡献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由东北林业研究所筹备处、东北土壤研究所筹备处和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农产化学研究室土壤微生物部分合并组成 ,…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以下简称生化与细胞所 )成立于 2 0 0 0年 4月 30日 ,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合并而成 ,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员。该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一流的研究机构之一 ,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都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和成绩。中国科学院细胞库、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挂靠该所。总体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所。机构设置 设有 55个独立课题组 ,另设有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为始建于 1930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动植物研究所。开创我国鱼类学、原生动物学和藻类学等学科研究的老一辈著名生物学家王家楫、伍献文和饶钦止等 ,是该所的创立者。5 0年代初该所由上海迁至武汉 ,经学科调整后 ,成为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内陆水体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发展为拥有 7个研究室 (鱼类学研究室、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室、鱼病学研究室、淡水生态学研究室、藻类学研究室、水污染生物学研究室、白豚研究室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 1年被…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1-443,477
1 项目顾问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 195 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196 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198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 (ICSU)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 ,在土壤地理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领域成绩显著。 2 0世纪 70— 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专家简介:李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纳米离子与纳米能源材料研究组研究员。1970年4月出生,新疆人。199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9年留所工作至今。2001-2003年在德国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研究所Maier教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  相似文献   

17.
一漫漫水保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新中国根治黄河的需要,由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提议,中国科学院在陕西杨陵成立了她在西北地区的第一个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所1954年筹建,1956年正式成立;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李健 《科协论坛》2009,(5):28-28
江风益,男,1963年出生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农村,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之后一直在南昌大学(前身江西工业大学和江西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他的领导之下,先后建成了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点与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南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随机网络模型(GERT模型)的相关内容,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基准模型,并以南京地区各高校博士后人才成长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求解,得出现行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为1.968 4﹪。进一步的,构建博士后人才成长对比模型,经计算发现,在更为完善的博士后制度影响下博士后人才成长的概率提升至2.780 8%。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