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动员腕舟状骨骨折并不罕见,往往由于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当而造成陈旧性骨折以致产生迟缓连接或不连接,因而造成病废而影响运动功能,甚至迫使运动员不能从事专项训练及比赛。因此特将近年来收集的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25例分析报导于后,提供一些对该病漏诊、误诊原因以及治疗不当形成陈旧骨折、迟缓连接或不连接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及预防重点。并着重介绍对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法。由于病例来源在骨科及运动创伤专科门诊,故腕舟状骨骨折由于运动创伤所致的共有28例;其中只3例是新鲜骨折,25例是陈旧骨折。估计新鲜骨折多半在基层医疗单位诊治解决之  相似文献   

2.
我校近年来体育运动中骨折时有发生,上肢骨骨折中除桡尺骨远端骨折外,就算腕骨骨折了。在腕骨骨折中,除舟状骨骨折外,未见其他腕骨骨折,而骨折的诊断多依赖于X光片决定,一般骨片多采用正、侧位片即可作出诊断。而舟骨骨折正、侧就不容易发现骨折,因此,舟骨骨折往往容易漏诊.又因为舟状骨骨折很少能自然愈合,如果在诊断上不细心,往往给患者带来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3.
腕舟骨骨折是运动员的常见外伤,一般多见于间接外力所致。此种损伤疗期长,如得不到适当治疗,常使手腕功能受限,影响训练运动和日常生活。腕舟骨骨折的治疗,传统采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或小夹板固定等方法。骨折愈合后常会并发症和功能受限,同时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多数患者不愿接受固定治疗。我组两年来,采用中医中  相似文献   

4.
在腕骨骨折中,舟状骨骨折最为多见。由于舟状骨四周都有韧带加固,又无张力强大的肌肉附着,故骨折后极少发生移位而往往被忽略。加之舟骨表面多为关节软骨遮盖,血管进入该骨的面积小,故骨折后1/3患者中,因近端骨折处血液供给断绝,可能发生无菌坏死。在运动损伤中,舟状骨骨折多发生于体操、足球、篮球等项目,常因误诊或治疗不当而影响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5.
腕,手部的运动损伤,在运动创伤中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如排球、蓝球、手球、以及体操、摔跤等。腕舟状骨骨折: 腕关节是由挠骨下端、尺骨下端及舟状骨、月骨等组成。活动功能为背伸70—80°,掌屈60—70°,尺侧倾和挠倒倾。有挠侧付韧带、尺侧付韧带和肌腱来加强其关节的稳定性。损伤原因:这类损伤常发生住身体失去平衡后手腕部支撑时,如蓝球上蓝身体失去平衡摔倒手腕部支撑,以及体操从器械上摔下来都会造成这类损伤。因为在腕关节背仲位时挠骨前关节面把舟状骨挤压在下面,由地面  相似文献   

6.
腕舟骨折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之一,骨折后,由于诸种原因,使其骨折在应愈合的时间内仍未骨性连接,从而继发了腕舟骨折的延迟愈合。对此病的治疗,国内文献报道甚少,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了七例这类病例,均在3-8个月内痊愈,经拍X光片证明骨性愈合,现小结于下: 资料来源本组七例都是本校学生,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8岁,其中左4右3,足球1例,举重2例,中专学生2例,大专学生2例,均为陈旧性腕舟骨腰部横断骨折,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一年。  相似文献   

7.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为腕关节软组织挫伤,贻误治疗。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与总结,认为正骨固定配合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治疗腕舟骨骨折效果最佳。对于运动员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判断采用患侧与健侧对比法,用关节运动幅度测量仪测量桡腕关节的运动幅度为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8.
腕舟骨骨折不连接,以腕舟骨腰部骨折为多见,实为临床上较为难治的骨折之一,愈后多不佳。我们采用“按摩,局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不连接”后遗症一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周××男18岁省体工队运动员患者于1978年5月在作撑杆跳高的训练中不慎跌扑,致右腕部损伤。经诊查并拍X片,诊断为右腕舟骨腰部骨折。以前臂短袖石膏洞外固定处理。二个月左右,拆除石  相似文献   

9.
国内专题论述腕关节舟状骨折伤的文献甚为少见,这与该类骨折伤不易愈合的特点很不相称。由于此类骨折后的误诊和随之而来的处理不当,往往丧失有利的治疗时机,以致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的体育训练或正常的劳动。现将我门诊部收治的24例腕关节舟骨  相似文献   

10.
于斌 《体育师友》2006,(1):55-56
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损伤,叫做骨折,它是严重的运动损伤之一。在骨折后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 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甚至出现骨畸形。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三个基本原则。骨折的早期复位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合适有效的固定,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经过复位、固定后,就应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骨折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有效地防止患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镇雄 《冰雪运动》2007,29(5):29-31
高山滑雪运动中,骨折性损伤时有发生,为了使运动员受伤后尽快恢复,通过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等方法探讨出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等治疗骨折的3个基本原则。骨折的早期复位可使骨折修复顺利进行;合适有效的固定,可继续维持骨折复位后的对位对线,又可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经过复位、固定后,就应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骨折恢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出具体的功能锻炼步骤及注意事项,为高山滑雪运动员骨折后的功能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生长发育鉴定是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材的基础。目前,在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鉴定方法中,骨龄方法和第二性征方法是常用的方法。1骨龄方法骨龄方法是根据骨干与骨骺愈合的程度来判断骨骼的发育状况,以骺软骨骨化中心出现及形态的演变来判断发育程度。通过观察儿童、青少年身体某一部位(如手、腕)骨骼的骨化情况,根据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包括骨块大小、外形的变化、关节面的出现等)以及骨骺和骨干的愈合过程,与标准骨龄  相似文献   

13.
一、病例介绍:病例一:男,22岁,体育学院学生。1964年冬在打篮球时摔倒,左手撑地致腕关节损伤。当时诊断为腕关节韧带伤,经外敷舒筋活血中药及理疗不见明显效果。1965年3月10日拍片,证买为左腕舟骨腰部横断骨折,骨折断端骨质稀疏,兼有骨质吸收现象,临床检查有腕关节背伸受限,鼻烟窝处明显压痛。我们采用小夹板局部外固定,固定范围是由掌指关节到前臂中上1/3处。固定时使腕置于背伸位,在固定期间每天拆除夹板按摩一次。按摩手法以擦摩和揉捏为主。在采用上法同时应用接骨散(郑怀贤原方双龙接骨丸)加减,内外兼治。内服  相似文献   

14.
应力骨折     
应力骨折亦称疲劳骨折,以胫骨、腓骨第二跖骨及腰椎椎弓峡部较多见,也可见于肋骨、股骨干、股骨颈、髌骨,距骨、跟骨、足舟状骨及盆骨等。特点是无明显暴力外伤史,常由于积累外力引起,多为单纯性裂纹骨折,一般无骨折端移位。x线摄片,早期多无阳性发现,往往在数周后才显示骨折征象,例如知名的第二跖骨行军骨折,弹钢琴的手指末端骨折等。西德某医院曾报告过近600例应力骨折,其中跖骨骨折488例,胫骨骨折70例,腓骨骨折12例,股骨干7例,股骨颈6例,距骨4例,骨盆3例。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所发生的尾椎骨折病例不多,至于对其复位手法和固定方法的介绍更为罕见。一般医院认为,尾椎骨折,无法复位,更无法固定。所以医院嘱患者休息、等待,以期自行愈合。但运动员发生尾椎骨折后,若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复位,如此长期休息,等待自行愈合,这就必然影响训练。若系女性患者,在生育时(因无复位,尾椎骨折向前错位愈合),必然会产生生理功能性反应。所以,我认为运动员或女性发生尾椎骨折必须施行手法复位和方法固定。为此,本文特介绍尾椎骨折的复化手法和固定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骨与关节运动损伤及外伤性骨折,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x线检查又是骨折及关节脱位诊断的可靠方法之一,对于骨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了x线在运动员外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胫骨的应力性骨折常发生在近侧端,且经休息很容易被治愈。然而,胫骨的中1/3骨折是不常见的。在五年中我们曾遇到此类骨折六例,用简单的固定没有一例被治愈。其中,一例用电刺激治疗两年后,尚未愈合;另一例在损伤部位没行骨移植术,经活组织检查最后发现也未愈合;再有一例是两次急性完全性应力性骨折,在第二次急性骨折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才被治愈。其它三例是因为连接失败,行骨病灶切除植骨术后,均得到迅速愈合。  相似文献   

18.
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 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经手法整复位。用超肘关节弹性小夹板及丁字托板固定稳妥,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配合中药辨证施治,进行综合治疗,加速机体内成骨活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和促进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足部损伤非常多见,除足部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外,我们自1975年以来陆续观察到一种骰骨综合症,又称骰骨外伤性错位,这种损伤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导,它是足部损伤中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目前在运动员中对这种足部外伤并不认识,往往当作是一种足背部软组织损伤,而被忽视。对此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整复治疗就不易好转,在足部其它软组织损伤痊愈后,足背部疼痛仍较明显,足不能着力下地,走不平的路就痛,严重影响运动员参加训练,比赛。如果及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的题目系指肱骨小头软骨骨折、骨软骨骨折以及“干脆性骨软骨炎”而言。近几年国内运动员此伤发病率有所增加,在少年运动员中更为显著,严重影响训练。肱骨小头软骨骨折、骨软骨骨折以及干脆性骨软骨炎发病早期病理完全不同,但晚期不易区别。对其发病机转,治疗意见,运动中如何预防和安排训练都需要研究。我们近年来收治了一些病例,并在某集训队做了调查,加以分析讨论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