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4311"培训模式是通过对培训要素的分析,将整个培训过程划分为四个工作步骤,即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教学实施--考核评估。每个工作步骤又细分为三个工作内容和一个工作子目标。四个工作子目标又整合为一个工作总目标。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应试的根本,也是最高明的应试技巧.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简单的归纳起来就两个字--"积累".如何积累呢?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3.
至美是孤独     
此文有一个很特别的好题目,也有一个特定回答"至美"的角度--"孤独的人是心灵上的活跃者",还有符合这个角度的两个材料--是中国古代的庄子,二是现代外国的爱因斯坦。如果文章只就如前所述展开写,就能很圆满地得出结论:"中外古今的孤独者因其心灵活跃--为人类思考--而至美。"遗憾的是,还写了一些同此角度无关的材料,即使是同此角度有关的材料--爱因斯坦--却放错了地方。还写了另外一个角度--"孤独的人精神世界很丰富"。这样就把一块好玉变成了璞,须重新琢磨。  相似文献   

4.
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层的情感因素,文学中的嫉妒描写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人物的嫉妒心理和行为,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眼红--嫉恨--嫉怒--嫉毁"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秀,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老公--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秀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老公--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老公呢?  相似文献   

6.
卫红兵 《文教资料》2008,(3):155-156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主轴,也是当代语文教学的热点.语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学生语感训练的一个着力点--朗读;两条原则--理解性和情理性原则;三个层次--感知积累层次、分析领悟层次和内化运用层次;四项内容--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形象感.  相似文献   

7.
一个碗不响,两个碗叮当--大家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呵呵,说此名言者,乃在下五星级酒店的大厨老爸也.甭说,老爸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一个碗孤孤单单,永远也不会响,两个碗在一起就难免磕磕碰碰,叮当拌嘴了,更何况在我家,不仅有老爸、老妈两个争强好胜的大碗,而且还有我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碗,你说,吵吵闹闹的家庭风波还能少得了吗?  相似文献   

8.
支点     
"58"--期中考卷发了下来,分数依旧可怜兮兮--鲜红似血,痛苦如泪!两眼呆滞地望着一个个大"×",将一个个答案判处了死刑的大"×",我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唉,山穷水尽,无力回天!"我暗暗叹息.  相似文献   

9.
"五一"节到了,学校放七天长假.我兴奋地飞出校门,坐上了长途公共汽车--开学两个多月来我还没回过家呢.汽车开动了,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能到我们乡--王崮山乡政府的驻地,下车后,再走六七里路就能到我们的小村子.  相似文献   

10.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恶人形象--夏洛克;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同样刻画了一个心狠手辣的恶人--屠岸贾.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恶人早已深入人心,为历代评论家和观众所唾骂和谴责.文章通过探析两个恶人的作恶之因,背负"恶名"的原因,以及悲剧性的下场,以期发现两个"恶人"形象由来的相似之因,并对两人做出新的评价和见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