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尽管新闻是对新闻事实作客观报道,但对作者来说,其报道的主旨必须鲜明,而在表现主旨时,又要根据新闻的特征,要将其藏起来。胡乔木同志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指出:“愈是好的新闻,就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将自己的意见隐藏起来,就是将新闻的报道主旨蕴藏在内容中,这样就耐人咀嚼涵咏,使新闻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五、善于隐藏观点,掌握“藏”的艺术。正如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说的:“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那么,怎样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观点呢?这就要研究“藏话”的艺术。1.“藏”在幕后。有些新闻事实本身不足以显示记者的思想和倾向,而幕后的事实又不能和盘托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特殊的语体和笔法把幕后的  相似文献   

3.
古人作画,讲究含蓄。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则不高;烟雾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古人论文,也讲究含蓄。清人刘大櫆在其《论文偶记》中指出:“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远。”新闻写作也应讲究一点含蓄。胡乔木同志说过:“愈是好的新闻,愈是善于在内容(事实)上贯彻自己意见,也愈善于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要贯彻观点于无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中说:最有力量的意见乃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而不是从他那里接受意见了。 新闻就是这样一种无形的观点。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观点,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心理现象,内容丰富;下面就一些心理现象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作一些探讨。①含蓄与新闻写作读者是有自尊心的。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不愿意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因此,愈是好的新闻作品.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这种藏而不露、弦外有音的手法就是含蓄。1983年12月5日,《人民日报》曾披露河南一家卫生院的医生开药方拉关系荒唐到把毛驴当成中药开出的奇闻。对这类损公中饱私囊的丑恶现象,作者不吝笔墨.一捅为快。但在把弓拉紧以后,却引而不发,而将笔锋一转,写道:“医院是治病的  相似文献   

6.
用事实说话。就是让事实本身说起话来。新闻避免议论过多,记者不要站到新闻里说很多话,不要写“应当”、“必须”、“认识到”、“我们认为”等等,要让事实本身说话,要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胡乔木同志有一段话讲得很精采,他在1946年《人人要学会写新闻》里讲:“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视野     
《视听界》1997,(6)
开拓记者的发现力1997·4《新闻广场》刊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的一次谈话,认为,现在真正称得上“有所发现”的新闻作品太少,希望新闻工作者趁精力旺盛的时候,积极开发自己的“发现力”。他说,我们把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称作“发现力”。“发现力”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  相似文献   

8.
践行“走转改”,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实在是太重要了。从新闻工作的历史看,我们什么时候“走转改”做的好,什么时候新闻工作就活跃,就能在百姓中引起共鸣,激发热情,受到欢迎,收到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人们常常提到信息,特别是经济信息,有意识地重视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应用。许多专门为读者提供经济信息的报纸,也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信息,邓小平、李先念、薄一波等同志都曾就信息提出过精辟的意见,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就是大家熟知的著名例子。然而,信息这一词,对许多同志来说,虽然“耳熟”,但未必“能详”,对它的概念、含义、作用,就连我们新闻界一些同行也未必十分了了。因而,对信息报道的作用,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信息在不少报纸上还没有摆上位置,对信息报道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也很少重视研究。所以我认为,新闻刊物议论一下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12.
初学写作的同志,有相当一部分在写作手法上总是畏畏缩缩,效仿“老格式”,不敢创新,总以为自己还没有到“创新”的时候。其实不然,在改革年代,新闻写作也趋多样化多风格,我们初学写作的同志也不妨闯一闯。记得去年秋天,我发现本厂的园工热心花木事业,自费订阅了多种有关花木的报刊,边学边干,修建了几十个  相似文献   

13.
最近,学习胡乔木同志多年前写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很有感触。胡乔木同志在文中说:“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可惜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学会用事实说话这方面,仍然做得很差。去年初,乔木同志在给新华社领导同志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出了“新闻总是要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意见。由此可见,在新闻界深入地议一议这个问题,对促进我们新闻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它总是力图用事实说话,而避免主观性议论。这是新闻的一个特点,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原则。如果报道的事实已清楚,新闻的意义已明了,而作者还硬要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则无异“画蛇添足”。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为了加强宣传效果,有时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也允许进行一些简短、精到的议论。这些议论非但不是“蛇足”,而且往往可以有“画龙点睛”之妙。 毛泽东同志就主张在新闻中适当插些议论,他曾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文中指出:“……要在消息中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以插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议论要插得有劲,疲疲沓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象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句把两句议论进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老战士发挥新作用”倡议发表以后,为了倾听老战士们的意见,我们约好访问海洋局副局长张玉麟同志。那是一天上午,当我来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他高兴地说:“你们的倡议好,我赞成!”为何访问这位在职的老战士?原来,张玉麟早在今年1月30日写了离休报告。他逢人便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改革和新闻理论探讨中,有的同志主张,在新闻工作中,应该宣传管宣传,新闻管新闻,两者不要夹杂在一起。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中强加于人的弊病,就是因为强调了宣传。还有人说,让政治家去从事宣传吧,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忠实地报告新闻。现在让我们对这些意见作一点分析。我们反对使用一般宣传的方法和口吻来采写新闻、报道新闻;在一切新闻稿件中,包括新闻评论,要坚决地、切实地消除那种“宣传味”太浓、令人生厌的现象。但是我们同时又认为,  相似文献   

17.
第六章采访的性质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从而树立一种观念,要搞好写作,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要搞好采访,就要按照采访本身的规律办事。学完本章后,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联系自己的采访实践,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处理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没有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回顾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究竟做得怎么样,还可以从“假如我是一个记者、通讯员”这个角度,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我认为这里所说的“见解”实质上就是“观点”。艺术创作如此,新闻写作也是这样。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有时生怕读者不明白作者的意图,唯恐自己宣传教育的气氛不够浓烈,因此,往往作者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将自己的“见解”化作“闪光”、“高大”的溢美之词(任意拔高或虚假失实不在此列),充塞字里行间。作者的用意也许是好的,但往往是出力不讨好。因为读者反感那种赤裸裸的说教或宣传味太强的报道,聪明的记者、通讯员总是将自己的“见解”巧妙地寓于新闻事实的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上百种。在我还没有从新闻教科书上看到“思辨性新闻”这个条目,自己也还没有对“思辨性新闻”进行过周密论证和定义的时候,我便悄悄地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追求——多写一些思辨性新闻。不管别人怎么看,这些年来我在新闻追求中要说有些什么风格和个性的话,主要就是得益于“思辨性新闻”这个观念和思路的确立。《既打“抗菌素”又打“葡萄糖”》、《保卫21世纪的中国》、《坚决克服“光荣的缺点”》、《群众盼改革领导莫犹豫》、《八名志愿兵为何临阵息鼓?》  相似文献   

20.
长云同志: 来信收到。信中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一是“如何学会在新闻中运用背景材料?”二是“报道中可不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议论?”据我所知,对这两个问题,见仁见智,新闻界的一些同志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当我提笔给你写信的时候,首先得申明一句,我所讲的仅为一人之言,完全是探讨性的,并且愿意同大家继续讨论。关于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我认为,恰当地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