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城市水资源问题基本特征与现代管理趋势 1.城市水资源问题基本特征 城市水资源问题是供水、用水、排水及其相互间影响的问题。从长期过程看,供水与用水是核心,排水除了水质问题影响供水外,只能属于局部性暂时问题。城市供水、用水及其与城市所处的水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脚步加快,智能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智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各行各业,改变了城市水资源消费和管理的方式,尤其是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在众多行业中,高校的用水管理起步早,节水管理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的普及与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上。对以传感器技术和水管理系统为代表的高校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行业用水效率和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本文采用典型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收集高校用水及涉水设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数据,分析智能设备与管理信息化对高校用水的影响。并以此为背景,针对城市公共行业用水管理信息化提出建议:将北京市高校的节水和水管理信息化经验在高校间推广,同时向其他行业推广,如宾馆、医院、饭店、机关和洗车行业等;增加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节水效果在城市行业节水工作的管理评价指标中的比重;在日常城市用水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进节水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精细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管理的城际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知识管理和协同学的理论知识引入到城际应急管理中,以实现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协同合作。通过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型和相关过程,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城际应急管理协同机制,为城市应急协同管理决策提供各方面及时、准确的决策知识,为城际应急协同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4.
ERP软件选型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中小企业ERP软件选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ERP系统选型的决策过程进行研究,提出ERP系统选型的具体流程。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定性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和比较,建立数据库、模型库和方法库,设计ERP软件选型决策支持系统,它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结论的准确性。最后,以某企业ERP软件选型决策过程为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李铁斌 《科技广场》2012,(7):192-197
集体谈判是劳动者利益代表——企业工会或产业工会与资方组织之间就关切双方利益的实质性条款与程序性条款进行反复谈判与信息决策的过程。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企业方和工会方就各方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行业层面进行利益博弈和信息决策的过程。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集体谈判双方的自主博弈过程及产业工会干预下的双方反复博弈过程,对劳资双方组织博弈和企业劳动关系运作进行初步探索,并探讨劳、资、政三方协商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行为,分析了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各方如何实现各自长期效用的最大化,期望对了解劳动关系的运作机理有所帮助,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4)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水资源管理的思路,然后分析了水资源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管理措施,最后从工农业用水、流域之间两个层面出发论述了水资源的相互协调问题,希望为提高水资源管理效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王平 《现代情报》2010,30(11):153-155,158
以网络为载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了长春市水资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组成,具有数据库、信息传递、预测分析、业务查询、电子地图、信息发布等项功能。从平台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操作安全和用户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该系统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等提供技术支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三十年.生活在城市的人口翻了几番,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成倍增长,使得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严峻考验.城市水文学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对城市水文学的提出、研究内容以及城市水文的特点等进行了说明,并重点探讨了城市水文学在城市水资源规划、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节水措施下宁夏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长海  赵勇 《资源科学》2008,30(8):1135-1140
常规的节水效益评价方法只能分析节水措施对行业内部产出及用水效果的影响,不能就节水对全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客观影响做出合理的评价,反映不出水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根据目前区域节水宏观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开发了水资源消耗投入产出模型。模型以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关联性为基础,以行业用水过程中的竞争性为约束,将水资源消耗量作为水量控制指标,以宁夏为研究区开展了实例研究,分析了节水措施下各产业的水资源消耗量以及用水效益响应,并就节水对区域经济系统宏观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根据响应结果对各种节水措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评价方法为合理评价水资源利用及节水过程中水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节水措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不同节水措施下的国民经济结构提供了理论手段;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制定合理的节水措施和节水投资方案,对提高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旨在为专利专题数据库的后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过程]分析了我国行业/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的区域分布和产业分布现况、数据库内容和功能,以及我国企业专利专题数据库的资金来源和建设方式,提出我国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建议。[结果/结论]整合现有资源打造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平台;以管理机构、用户及信息服务机构三方协作形成更优化的建设管理体系;强化专利信息深加工提升数据库建设质量,是促进我国专利专题数据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水危机意识与水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北京水资源本身的不足,水环境恶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其成为中国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加之南水北调推迟五年进京,更加剧了北京水资源严峻的形势。本文在对北京市居民水资源危机意识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北京水资源危机的特点以及在水危机意识下已采取和应进一步采取的对策。在借鉴国外水资源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细化了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途径,即提高水资源使用者的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提高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雨洪利用、实施虚拟水战略、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措施、加强地下水的储备以及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张长征  黄德春  Upmanu Lall  华坚 《资源科学》2012,34(10):1935-1943
水资源调度流程与其知识管理集成,能实现在正确的时间点、以正确的形式、把正确的知识传递给正确的水资源调度管理者,从而有效提高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水资源调度过程中信息采集、制定调度方案、组织调度、实施调度的知识管理需求进行分析,结合知识情境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提出用情境和知识集成的管理水资源调度流程,以此来实现水资源调度流程与知识管理的集成;其次并对知识建模技术、知识识别获取技术和知识检索技术等水资源调度流程和知识管理集成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然后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运营体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情境和知识集成构建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调度的知识管理框架,该框架由两个信息系统和四个管理层面构成。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效果与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多年平均径流量则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量139×108m3(扣除与河川径流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543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5,远远低于人均1 000m3的国际水资源紧缺标准,是一个水资源相当匮乏的地区。本文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最新进展:一是实现了黄河枯水年连续6年不断流;二是基本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用水;三是初步建立了黄河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分析了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尚未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现行的统一管理机制十分脆弱;配水模式严重失控;河流维持水量大量减少;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对策:建立河政管理与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水务管理体制;完善水权转让制度和建立水市场;制订推行科学的水价体系;制约供水与用水双方厉行节水;建立和健全水资源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国民经济用水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将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利用的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的乘数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各产业水资源产出边际效应,以及水资源供给与需求对宁夏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与间接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目前国内在对水资源需求分析中主要是计算各部门的直接水资源消耗系数,不能揭示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能对各个产业水资源产出的边际效应做出全面综合结论的不足.分析出与宁夏严重缺水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资源会计学的研究基础与研究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家林 《资源科学》2003,25(4):93-101
资源科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不仅需要对其从宏观管理的层次进行定性性的政策研究,同时也需要从微观管理层次进行定量性的核算方法研究。该文通过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的资源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原理及其与资源管理循环的关系,阐述了资源核算与资源会计的差异,得出了需要专门研究资源会计问题的基本结论。并以全面剖析国际、国内会计理论学术界和资源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进展及其所形成基本观点为基础,就专门研究资源会计学的基本目标、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施研究观念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陆地水系统数值模拟与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国家水资源综合研究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的方案,包括水资源科学数据库、水系统数值模拟平台、水资源数据和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系统、基于网络的水系统协同应用环境、水资源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数据、产品服务与发布系统六大部分。中国水系统数值模拟和综合集成研究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对水资源数据、模型、知识的综合集成,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先进技术,引入水系统协同研究的新理念,搭建起可以满足不同部门和人员需要的开放式的水资源研究和应用平台,服务于不同部门和机构,不同层次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乃至社会公众研判、决策的水资源科学数据和产品,从而推动水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发展,起到为国家重大水问题、水工程研究和决策,为国家水资源安全和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基础科技支撑和科技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管理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制度。文章立足问题和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以国际经验为借鉴,针对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发展观和系统观,构建由"两大基础、三大过程和四大保障"组成的系统完整的自然资源制度体系。顺应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设计了资产管理和资源监管体制改革路径,以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顺畅。  相似文献   

19.
中澳水资源管理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和中国都面临水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本文比较了中澳两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异同点.主要结论是:①除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外,中澳两国的水资源状况基本类似,两国的年均降雨量比较接近,降雨和径流都具较高的时空变异性;农用灌溉是主要的水利用方式,占年抽取水量的70%;两国都过度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经导致环境退化;②两国在管理制度和举措中却存在很大差别,相对而言,澳大利亚水管理体制简单可行,其通过伙伴关系建立的流域管理局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反,中国有一个复杂的水管理系统,以自上而下的体系设置和跨部门协调为主;在灌溉水管理和流域管理中,澳大利亚已经把重点放在系统化的方法上,应用工程、技术、经济和体制方面的综合措施,相比之下,中国尽管制定了一些经济和体制方面的改革规划,但更重视工程和技术措施.这种水资源管理重点的差异,影响了两国在未来几年内水资源研究的重点,澳大利亚研究优先为政策和管理,而中国则重视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③中国可以从澳大利亚的经验中受益的是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包括:用系统化的思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流域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以及加强科研和政策管理间的联系;两国也面临着一些共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提高水的生产效率的同时恢复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理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贺  王绍强  王梁  程书波  姜正龙  张子凡 《资源科学》2020,42(10):1883-1899
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规范管理和高效利用,需要对其要素进行长期、连续、稳定的综合观测,从而获得相关的基础数据,掌握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和资源间相互作用过程信息。由于目前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观测指标体系,导致不同区域间资源观测和管理存在差异,使得国家尺度上对自然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和合理利用难以实现。因此,亟需构建一套适用于国家尺度、科学、系统、规范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本文以解决认识自然生态变化规律、预判发展趋势的基础数据支撑能力不足问题为出发点,参考国内外现有观测(监测)指标体系,确立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建立和选取的基本原则;在自然资源要素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正、反演相结合、模块化等构建方法,建立了由36个归类模块、6个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系统和若干个赋能模块构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大气-地表-地下多层次,个体-景观-区域多尺度的立体化综合观测网,获取自然资源要素数据,以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评价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