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有关宏观调控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应加强宏观调控,将政府的微观规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分层调控”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并注意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只有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才有利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实现;今后应在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进行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预调和微调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环境,决定了在宏观管理中会同时采用市场取向的货币政策与行政取向的货币政策。与渐进的改革开放相适应,市场取向的货币政策只能渐进地替代行政取向的货币政策。基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周期循环,我国应从突发性宏观调控转向连续性的宏观管理。“爬行回调”的利率政策应成为当前宏观管理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常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那么,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  相似文献   

5.
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几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我们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确保取得成…  相似文献   

6.
赵敏 《考试周刊》2011,(49):230-231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证,其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常用的经济手段,从2010年至2011年一年多来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近10年来,我国在宏观调控中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8年,为了应对当时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使我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促进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引起了世界瞩目。2004年底,为了应对当时出现的投资过热的经济状况。开始实施“双稳健”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一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并且经过了从货币紧缩到货币扩张的一个完整周期。因此,回顾和总结这一过程的货币政策实践经验,对于我国今后正确运用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制度或政策框架,代表观点主要有: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及货币政策的制度性框架。考量我国现实经济现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发现: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在我国的实行是一个渐进式过程,随着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通货膨胀目标制必将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两难选择中的宏观货币政策代永华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转轨过程中,极为困难、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是宏观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这一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成果的巩固和扩大,而且事关今后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一、货币政策的...  相似文献   

11.
本是在理论界展开关于当前是否存在“宏观与微观经济形势反差”大讨论的背景下,从对几年来宏观调控绩效与微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入手,论述了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职能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对财政货币政策的长期导向与短期抉择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问题及对策高山高桦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把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工作提到了重要位置,使它与货币政策一道成为中央银行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两大支柱。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组织体制改革、坚持货币政策目标、转换宏观调控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功能,从而实现稳定币值、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伍广强 《广东教育》2006,(11):27-27
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凋控,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赋之新的内容。计划的主要特征由原来的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战略性、改革性。财政金融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应该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宏观指导计划为导向.综合运用计划、财政、货币政策并辅之以法律、行政手段的调节,发挥计划、财政、金融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认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还应注意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以帕加诺经济模型分析推导,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是通过利率变化传递宏观调控信号,市场主体据以决定自身的市场行为,进而改变经济运行方式和方向,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炜 《平原大学学报》2000,17(4):5-5,21
文章首先比较本次经济周期与改革开放后前三次经济周期的不同特点,并以经济体制发展给宏观调控带来的新的课题,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明效供给问题等方面作了分析,最后引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财政和货币政策是调节市场运行的两个基本手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先后出现的通货膨胀,投资和需求不足等问题,主要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节。这种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手段的根本性改变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客观评价和分析总结我国90年代的经济形势和财政货币政策,对于尽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宏观调控手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货币政策理论已逐渐成为各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各条途径不很畅通。通过分析我国利率、资产价格(股票)、信贷、汇率传导渠道中各自存在的障碍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力求为每一传导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