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景榭     
书稿的衡量标准 美国著名的出版家、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的创始人之一舒斯特先生在《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见《编辑人的世界》,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一文中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编辑人的世界》编者按:舒斯特和西蒙(Richard L.Simon)在1924年创办了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他们孤注一掷地把一切都投入在他们的第一本书——佩瑟布里奇(Margaret Petherbridge)的拼字游戏上,结果他们赌赢了!在舒斯特先生执掌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的漫长岁月中,像这样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是他的典型作风。《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是舒斯特在1962年为本书的第一个版本所写的。舒斯特多年来一直是大众书出版界中最富创造力及勇于突破传统的编辑,这篇文章中对编辑工作的种种思考和对年轻编辑提出的忠告,可说是舒斯特多年经验的精髓。自从这篇文章三十年前首次发表后,就曾经在无数的出版研讨会、编辑座谈会或销售会议中一再被引用。尽管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出版事业的规模日益庞大,也日益强调财务绩效,但是像编辑品味、编辑操守和奉献精神等重要特质却永不会变,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值得一读再读。  相似文献   

3.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部在美国出版界和作家当中有着重要影响的经典读物,它的编者格罗斯曾供职著名的西蒙与舒斯特公司30余年,有着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1987年,他从出版社退身,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专事编辑出版业务的培训和编辑顾问的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各种类型的作家研讨班和编辑业务进修班讲授课程。《编辑人的世界》第一版成书于1962年,随即大受出版界和作家们的重视和好评,一印再印。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美国出版业的状况,编者于1985年对原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1993年,编者再次进行修订,这次只保留了原书的一篇文章,其余37篇都是新写的。中国工人出版社今年8月出版的中译本就是1993年的修订本。这里我们选载原书编序和第三章舒斯特的《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公开信》。——编者  相似文献   

4.
为使整个公司都可以使用到数字化图书目录,电子计算机图解法与各种方式的出版数据,西蒙-舒斯特公司设计了一种室内数字设备管理系统。最初系统的启用,是为了协助生产和编辑部门  相似文献   

5.
关于编辑要不要改稿,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要改,一种认为不要改。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编辑不改稿行吗?”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编辑就是要改稿。这当然是主张编辑要改稿的。主张不要改的,又有种种说法。有的说,编辑不要改稿;要改,让作者自己改去。也有的说,名家的稿子编辑不要去改。同是认为不要去改的,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名家哪儿会有错儿,所以压根儿用不着去改。一种认为名家也难免出错儿,可是你不要去改他的。你改了他的,他还会以为自己本来就不错呢!这对名家没有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众出版大换血 去年9月6日,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总裁兼首席行政官杰克·罗曼诺斯(Jack Romanos)宣布将在年底退休.65岁的罗曼诺斯在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干了22年,他的职务由58岁的卡洛琳·雷迪(Carolyn Eeidy)接替,雷迪是西蒙与舒斯特成人出版集团总裁.  相似文献   

7.
郭萍 《新闻爱好者》2003,(11):39-40
美国著名的出版家林肯·舒斯特谈到编辑职业时有一段名言:“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人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会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种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可以在知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看到这话的时候,我先生出一分遗憾,心想如果这话要是我总结的就好了,在这一点上我早有同感呢。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期刊编辑,我深深明白,发掘和寻找具有一流水准的作者,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有多…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西蒙&舒斯特公司和译林出版社于近日达成了发行与出版的协议,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举行了协议的签字仪式。双方本次合作将极大地推动中文版电子书以及英文版中国图书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根据该协议,西蒙&舒斯特公司将面向众多海外中文读者,承担译林出版社各种中文图书电子版在中国境外的发行工作。这些图书将通过与西蒙&舒斯特公司合作的所有主要电子书零  相似文献   

9.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部在美国出版界和作家当中有着重要影响的经典读物,它的编者格罗斯曾供职著名的西蒙与舒斯特公司30余年,有着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 《编辑人的世界》第一版成书于1962年,受到出版界和作家们的重视和好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美国出版业的状况,编者于1985年和1993年对原书进行了两次大幅度的修订。国内最近出版的中译本就是1993年的修订本。 近40年来,本书的权威性得到了专业领域内的一致公认,它成为“美国编辑艺术和技巧的标准读本,同时被出版和写作课程及作家研讨会广泛使用的参考书”。它…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内出版界传统的观点,今天在全球传媒出版业市场超级巨头林立的时代谈论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似乎是在谈论明日黄花,风光不再。因为,曾经是全球最大的英语出版商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今天无论员工规模还是产品种类,都已经不可与当年的西蒙和舒斯特同日而语,曾经叱咤风云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几经易主,今日仍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不由得让多少业界人士感叹全球出版市场大浪淘沙的无情竞争与一家家出版公司上演的起伏跌宕之悲欢故事。然而,细心的出版观察家发现,今天作为世界第一大传媒帝国维亚康姆集团的子公司之一的西蒙…  相似文献   

11.
编辑要有编辑思想编辑工作是思想工作,编辑一定要有编辑思想,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多费唇舌,但是做编辑工作可以不用或不要思想的认识和事例却不少见。比如,认为编辑工作只是抄抄贴贴,剪刀加糨糊的简单技术工作,就是把编辑工作看成不要用脑子即不用思想去做。又如,认为著书立说是作者的劳动,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编辑只是“为人作嫁”。“为人作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西蒙-舒斯特公司一转过去两年盈利的下滑趋势,全年经营收入获得20%的增长。据估计,销售额也增长了3%,达到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巴诺危机     
2011年的圣诞节日期间,纽约温暖如春,从圣诞节到元旦,气温部在10摄氏度以上.令人欣怡的天气似乎也代表了2011年美国出版业的满意结局.西蒙&舒斯特老总卡洛琳·雷迪告诉员工,过去的一年,鲍德斯破产,零售环境恶化,但是最终有惊无险.多谢公司同仁齐心协力,西蒙&舒斯特的赢利将超过上年.兰登书屋总裁马克斯·杜尔也在年终总结中宣布,2011年是兰登的“又一个成功之年”.  相似文献   

14.
甘厚兵 《军事记者》2008,(10):63-63
最近,笔者到基层采访与一些报道员接触时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稿件出手不几天便给编辑打电话询问:“我那篇稿子收到没有?内容怎么样?能不能刊用?要不要再修改补充一下?”这种变相逼编辑回答的做法不妥。我认为,稿件刊用不刊用,不要问编辑。  相似文献   

15.
动态集锦     
《出版参考》2012,(34):43-44
新闻集团有意收购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据和哈珀.柯林斯同属一家公司的《华尔街日报》报道,新闻集团已经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Corp)表达了收购西蒙&舒斯特出版社的意向。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谈判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会很快发生。10月29日,企鹅和兰登书屋确认准备合并,一旦该交易被批准,合并后的市场份额将占普通图书出版市场的25%。  相似文献   

16.
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推出一面向作者的内部网络平台,作者(插图者)可登录访问销售数据。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我的销量”(My Sale),作者可以杏询他们作品当前及所有的销售数据,不受销售渠道限制。西蒙&舒斯特还将同样的信息提供给代理人,他们可访问专门面向图书代理人的端口查询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一、策划选题第一课--选定方向 1.不要被畏惧心理吓倒 新手编辑在入门时往往不知所措,特别是在没有老编辑引导的情况下,往往在选择领域上绞尽脑汁.这个过程每个编辑都曾经有过,所以首先不要有畏惧心理,既然大家都一样,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在焦急的情绪下很难客观地考察和分析市场.消除了畏惧心理之后,就可以以比较平和的客观心态来选择领域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结合舒斯特曼关于实用主义美学和通俗艺术的理论,来说明摄影所代表的通俗艺术的美学意义以及我们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海外简讯     
综合英国《书商》和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在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帮助下,英国WH史密斯集团旗下的霍德·黑得林出版公司将在美国设立他们的美国公司。这是按照霍德·黑得林出版公司与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签署的协议进行的。根  相似文献   

20.
"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概念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编辑"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编著合一"是不是古代编辑的特征,编辑出版史要不要划分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的界限,"编辑"一词怎样进入近现代新闻出版词汇,这些都是讨论的热点.本文想通过考察"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