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8,(1):122-126
雍正时期,清政权已基本稳固,社会日益安定,商品经济得到显著发展,人们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或反对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的束缚,提倡汉学;或反对传统礼教"存理遏欲"的束缚,提倡人性解放;或对现存政权、社会政治秩序不满,反对清朝统治和极端君主专制,凡此种种,构成了雍正时期严重的文化挑战。为强化政治统治、稳定社会人心、维系世风民俗,雍正帝根据现实政治需要,在统治思想、文化政策诸方面做了调适和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了颇具时代特征的统治模式,对后世多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中国地主阶级已经发展成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备方面为整个封建社会开创了局面,奠定了基础,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各种制度和政策等等,都是以后各个朝代进一步发展的根据。本文专谈思想方面的发展,即统治思想和思想统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于认识我国地主阶级的特点和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地主阶级如何在思想上对农民进行统治,对认识地主阶级乃至我国的封建社会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指反映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能够服务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各种要素。思想政治课程社会资源具体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国际重大要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等。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社会政治及国家稳定发展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为此,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关注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更要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集团意识形态巩固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中小学图书馆是配合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的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书刊流通、图书宣传、阅读辅导等,向读者传播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图书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主要体现在:宣传推荐马列主义著作,教育人们逐渐形成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府法令,培养人们的高尚品德,激励人民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政治系统政治 统治的基础,直接关系着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受到各种社会因素 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状态表现和价值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 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巩固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只有不断改进 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优化政治社会化的水平,才能促进政治认同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较为发展的思想政治教化产生于阶级社会。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巩固发展自己的阶级统治秩序,需要对被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内部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化。所谓阶级统治秩序,即一方面要求被统治阶级遵从统治阶级制订和提倡的社会规范;一方面要求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关系达到一定程度的谐调。为了建立这种统治秩序,制定法律规范,运用暴力手段是很重要的,但仅此一手还不够。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一般都强调要重视思想政治教化,强调思想政治教化与伦理道德教化相结合,或者说为了达到政治思想统治的目的,强调从伦理道德教化入手,立足于伦理道德教化。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对其研究应该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社会进步发展以及人全面发展的工具。明确这一本质,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目标、内容,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对高校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立足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实际上也就是所谓政治社会。生活在政治社会的人具有政治性质,即天生要过政治生活,如何解决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如何改善人类的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生活的质量,就成了思想家们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就产生了所谓政治思想,在从古至今的政治思想中,不难看出一条主线,即人的政治观研究,这种研究旨在解决诸如人为什么要过政治生活,人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人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何种地位,如何在人群中实现统治与被统治的分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源远流长、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叩开国门,中国始遭遇现代性。外患和内忧相交织,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成为百年来的中心课题。西方民主政治观念是近代中国社会革新的一面镜子。近代政治观念,就中国而言,不是传统政治观念在近代社会发展基础上的自然转型,而是主要藉助对西方近代政治观念的了解、认同与移植逐渐生长起来。但由于中国民主法治传统的缺失和公民权利实践环节的缺位,致使由传统政治观念向近代政治观念转型必定是历经磨难和坎坷。  相似文献   

12.
The idea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s a key institution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intensive societies has been adopted by the Ukrainian government after the fall of the communist regime. Establish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is a long journey during which many things might happen. To understand this journey better in the case of Ukrain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we applie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 of travel and translation of ideas. This concept analyses reform through three types of editing rules: the rules of context, logic and formulation. These editing rules have guided our analysis of data gathered from policy documents complement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s. We conclude that the idea as introduced came to little, as the turbulent political context precluded long-term planning and universities were faced with conflicting policies.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年轻有活力的群体,良好的政治心理是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政治素养。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不良成分集中体现在权威意识的淡薄、政治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倾向,根源在于政治亚文化的综合影响、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式微以及校园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弱化。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排除他们政治心理当中的消极成分,需要培育他们务实的政治心态,建设高效有力的思想教育辅导队伍,不断优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孔子对“礼”的认识和主张体现着他的政治学说,同时这一思想对后世统治阶级的政治实践有十分巨大的社会作用.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试图构筑一个“礼”治的理想社会.研究孔子“礼”的内容对于我们全面研究孔子及其所处的当时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政治主张必须有他的理论根据亦即哲学基础——性善论。同时其仁政思想还含有丰富的哲学理论。孟子的思想作为历史产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中也含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应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分析,正确地看待他的功过是非,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6.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它包含着丰富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如"廉价政府"、"议行合一"、"社会共和国"、"社会自主空间"等等。在国际共运史上,前苏联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曾长期背离巴黎公社的基本精神,并由此导致了严重后果。巴黎公社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忠”与“孝”在中日两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地位迥异: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孝”居于核心地位,“忠”则是日本传统社会固有且基本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差异的产生,与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家族制度联系之异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曾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中国过往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遗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平台,而既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又有系统的民主共和国构想的孙中山民权主义,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反映在国家政权归属、政权构成形式的若干重要方面的影响,不是仅以政治策略就能解释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19.
汉初在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已基本实现了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安定。可至武帝时期,黄老的清静无为已无法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为解决社会矛盾、满足统治者意愿带来了不同于先秦时期新的思想主张。"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思想的统一;"天人合一"进一步巩固王权,神化并限制了君权;"三纲五常"提出了以德治、教化为主的行为准则。当然,董仲舒的思想也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思想所带有的针对性与现实性色彩也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消逝。  相似文献   

20.
理念创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先导性、超前性、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树立"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