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钟嵘《诗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无疑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该书序言中涉及到不少理论问题,正文部分则评品了一百二十多位五言诗作家,品评高下,探讨源流,摘引佳句,介绍逸事,遥开后代诗话之先河,而又高出一般的诗话很多,可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并列。清朝人章学诚说:“《诗品》之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  相似文献   

2.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论诗专著。其作者钟嵘稍晚于刘勰。人们一般将《诗品》和《文心雕龙》并称六朝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的“双璧”。清代学者章学诚称 :“《论品》之于论诗 ,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 ,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 ,《诗品》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足见《诗品》之重要。《诗品》中最瞩目的核心理论 ,人们探讨也最多的应该是其“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 ,其后 ,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 ,宋代苏轼的“至味论” ,乃至清代王士礻真的“神韵…  相似文献   

3.
锺嵘的《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品评诗歌的名著.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产生的.这两部独具面目的文学批评巨著接踵问世,前后相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论的宝库,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增添了奇光异彩."《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即前者博大,后者专精.两相比较,《诗品》比《文心雕龙》自有超越的地方.本文拟就《诗品》的诗歌革新主张及源流观,发表一些浅见,仿记室谦辞,故题名曰辕议.  相似文献   

4.
<正>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论篇》中说:“《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这虽是评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而言,但我认为对纂修二十四卷,几十万字的《黔阳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来说,“兹事体大”,为能做到“体大虑周”,“思深意远”,也是难能可贵的。《县志》在这方面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现就个人阅读所得,略陈一隅之见,以就正于领导、方家。  相似文献   

5.
清人章学诚语:“《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①既然,《诗品》为论诗之“初祖”,那么它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诗之工拙与优劣呢?有的学者认为“钟嵘以‘滋味’为诗歌批评的最高标尺”,②“显然,这‘味之无极’的滋味,就是钟嵘衡量诗歌作品艺术水平高低的最高标尺。事实上,钟嵘在诗歌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的本体性质(也就是《文心》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的问题对于挖掘《文心》的真正价值,探讨刘勰撰写《文心》的初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辨析,认为《文心》是一部"写作指导"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文学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之所以要"依经立义",有历史、现实、自身三方面的考虑,而"依经立义"也给《文心文心雕龙》带来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和《诗品》都具有宗经色彩,其共同之处在于都以经典为文体或创作渊源,都崇尚雅正文风,都重视“比兴”,而且更赞赏“兴”。其不同之处在于《文心雕龙》侧重在宗经之义,《诗品》倾向于宗经之法,在对“比兴”的诠释上和对待四言诗体的态度上,《文心雕龙》比《诗品》要褊狭、保守得多,因而二者的宗经程度也就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平等著《(文心雕龙)研究史论》2009年10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成果。书中研究的明清及20世纪“龙学”家及其成果,均在《文心雕龙》(简称《文心》)研究史上做出贡献。杨慎、曹学俭、钟惺代表了明入《文心》研究的水平;清人纪昀的《文心雕龙》评点,堪称《文心》第一评;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现代“龙学”的奠基作;  相似文献   

10.
司空图所作的《二十四诗品》是继《诗品》《文心雕龙》之后,一部重要的且取得很大成就的诗论作品。而《二十四诗品》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作品本身清新自然的描写外,和贯穿于其中的道家思想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孙俊秀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3):32-35,43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在以前的论文中已经探讨过。该文承接上一篇论文,循刘勰之本意,从正面论述了"术",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文学批评的专著,但是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文心》的具体内容就不难发现,《文心》所概括的文论,不光是文学的,还有实用文章的。《文心》研究专家周振甫先生在他的《〈文心雕龙〉今译》中明确指出:“他是先博通经史子集,再从文学和文章的角度,论文序笔,研究文体论;再从文体论中剖情析采,  相似文献   

13.
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两部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批评专著。过去的学者一般从文学批评角度研究较多,这里拟就修辞角度探讨钟嵘《诗品》的评骘艺术,重点从其修辞的运用,总结其修辞策略,领略其独特的修辞表达效果,从而窥见其文思之深表意之远。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理论批评空前发展的阶段 ,其中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并称为两大名著。近二十多年来 ,《诗品》研究较过去也有很大发展 ,出现了若干功力颇深、很有新见的著作、论文 ,引人瞩目。但比起《文心雕龙》的研究来 ,著作、论文数量都要少得多 ,深度也有逊色 ,没有形成热点。这种现象也有其客观原因。《文心雕龙》全面论述各种文体 ,除诗歌外 ,兼及赋、颂等各种文体 ,其理论的系统性也颇强 ,因而更能引起学人的注意。希望《诗品》研究有更多的力量投入 ,出现繁荣现象。最近收到《许昌师专学报》2 0 0 0年第 6期…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钟嵘《诗品》研究由寂寞冷落开始走向“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文论史上的双璧 ,《诗品》和刘勰《文心雕龙》相继出现在南朝齐梁时代 ,迄今对《诗品》的研究却远不如《文心雕龙》那样广泛、深入。《文心雕龙》研究已形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 ,召开过国际研讨会。《诗品》研究要在钟嵘的家乡 (许昌市长葛 )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会 ,至今尚有种种困难 ,记得《诗品》研究方家谢文学先生曾函嘱我呼吁于南国 ,惜人微言轻 ,有辱使命 ,迄今念念不忘。值得欣慰的 ,伴随着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论《文心雕龙》的体用之道李平《文心雕龙》的思想具有巨大的包融性,它对于各家学说中有利于说明文学问题的观点,都加以采纳。至于贯穿《文心》全书的主导思想,则不外儒道两家,以道为体,以儒为用,体用结合,这就是《文心》之道。儒道互补:体用之道的文化渊源《文心...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诗品》看中国诗学形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汉学家尚德乐对《文心雕龙》中"文"的出现次数及意思作了解说,另外也有学者对"文心"或"文"作过相关阐述。以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为底本进行研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为参考,联系其他文学现象展开具体分析,比如:"文"与自然、"文"与"雕画"等。  相似文献   

20.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到《诗品》的直接影响,特别是诗学形态和诗学方法的发展,都可以在《诗品》中找到它的滥觞。 严格地说,《诗品》以汉代至梁的五言诗及其作者为论述对象,通论这一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并没有十分周密的体系和理论,很像是一部简约的诗歌断代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