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凡是在理智中的,无一不是在感觉中的。——洛克英国的经验论者强调了感觉经验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我们熟知的教育心理学也强调:存在决定意识,从感觉开始认识世界并进而掌握世界,这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哲学教学中,多年来一直流行着认识开始于经验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它是划分认识论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标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说法,始出于《实践论》。我认为,《实践论》的这句话不是对认识论的唯物论作全面的历史的概括,或者给认识论的唯物论下一个定义,或者把它作为划分认识论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标准,而是就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认识开端的特点讲的。换言之,认识论的唯物论都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但是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的,并非都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从哲学史来看,在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的人中,有的是认识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分别对经验和理性作了具体分析,但是却把二者割裂开来,各执一端,从而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经验论片面强调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唯理论却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靠得住。二者在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的标准及方法论上都持对立的观点。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上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所谓“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觉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即感性直观形式。他把人类的直观分为经验的直观和纯粹的直观。直观在康德认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康德的直观学说反映了康德哲学的调和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实质,但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特点。  相似文献   

5.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感觉经验认识论要优于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本文从洛克认识论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洛克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反思洛克认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今后学术界研究洛克经验论思想提供一些简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要求将认识论看作经验心理学的一章,对作为自然物的人类表层神经元之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物理的人类主体如何在其贫乏的输入而产生汹涌的输出,从而使自然理论超出现成证据的。奎因所要摈弃的正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认识论,拒绝在经验认识论过程之外寻求先验预设的帮助,我们只能在这个过程自身不断丰富人类的认识。奎因如此认识论自然遭到一些哲学家的批判,尤其是其自然化认识论隐含着取消规范性的危险。认知规范不是在认识活动开始之先确立,而是在认识活动过程中完善,这是令传统认识论者匪夷所思的。这种相互争论背后的原因一直以来受认识方法论决定的,解决如此难题需要我们重新理解认识论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认为,自近代以来认识论的发展是实证主义的知识学取代认识论。认识论从事于认识的批判,解答认识可能性问题,而实证主义知识学则局限于经验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与科学等同起来,取消了认识的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陷入了唯科学主义和虚假的客观主义。哈贝马斯从认识对自身的反思入手,揭示了认识与兴趣的关系,批判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及其科学观,为奠定社会批判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正第八讲形象思维的手法是比、兴、赋对于形象思维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认识是不一致的,我的看法:形象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一、形象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觉开始的。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总是先用感官来接触客观事物,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一定的感觉。感觉是认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感觉理论,是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反复论述的一个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感觉过程,是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比较深入的领域。本文以列宁的感觉理论为基础,分析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感觉过程的进展情况,试图从哲学上进行一些理论探讨和概括。谬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教学改革江丕权,李越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在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或教育研究中,一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实践-认识-实践”作为指导思想,指导教学改革和探索,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